目录
一。Jensen不等式:若f是凸函数
二。最大似然估计
三。二项分布的最大似然估计
四。进一步考察
1.按照MLE的过程分析
2.化简对数似然函数
3.参数估计的结论
4.符合直观想象
五。从直观理解猜测GMM的参数估计
1.问题:随机变量无法直接(完全)观察到
2.从直观理解猜测GMM的参数估计
3.建立目标函数
4.第一步:估算数据来自哪个组份
5.估计每个组份的参数
六。EM算法的提出
1.通过最大似然估计建立目标函数
2.问题的提出编辑
3.Jensen不等式
4.寻找尽量紧的下界
5.进一步分析
七。EM算法整体框架
八。从理论公式推导GMM
1.E-step
2.M-step
3.对均值求偏导
4.高斯分布的均值
5.高斯分布的方差:求偏导,等于0
6.多项分布的参数
7.拉格朗日乘子法
8.求偏导,等于0
9.总结
九。pLSA模型
1.D代表文档,Z代表主题(隐含类别),W代表单词;
2.最大似然估计:wj在di中出现的次数编辑
3.目标函数分析
4.求隐含变量主题zk的后验概率
5.分析似然函数期望
6.关于参数P(zk|di)P(wj|zk) 的似然函数期望
7.完成目标函数的建立
8.目标函数的求解
9.分析第一个等式
10.同理分析第二个等式
11.pLSA的总结
12. pLSA进一步思考
一。Jensen不等式:若f是凸函数
经典的K-means聚类方法,能够非常方便的将未标记的样本分成若干簇;
但无法给出某个样本属于该簇的后验概率。
其他方法可否处理未标记样本呢?
二。最大似然估计
找出与样本的分布最接近的概率分布模型。简单的例子
10次抛硬币的结果是:正正反正正正反反正正
假设p是每次抛硬币结果为正的概率。则:得到这样的实验结果的概率是:
最优解是:p=0.7
三。二项分布的最大似然估计
投硬币试验中,进行N次独立试验,n次朝上,N-n次朝下。
假定朝上的概率为p,使用对数似然函数作为目标函数:
四。进一步考察
若给定一组样本x1,x2…xn,已知它们来自于高斯分布N(μ,σ),试估计参数μ,σ。
1.按照MLE的过程分析
高斯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
将Xi的样本值xi带入,得到:
2.化简对数似然函数
3.参数估计的结论
4.符合直观想象
上述结论和矩估计的结果是一致的,并且意义非常直观:样本的均值即高斯分布的均值,样本的伪方差即高斯分布的方差。
五。从直观理解猜测GMM的参数估计
1.问题:随机变量无法直接(完全)观察到
随机挑选10000位志愿者,测量他们的身高:若样本中存在男性和女性,身高分别服从N(μ1,σ1)和N(μ2,σ2)2)的分布,试估计μ1,σ1,1,μ2,σ2 。
给定一幅图像,将图像的前景背景分开
无监督分类:聚类/EM
2.从直观理解猜测GMM的参数估计
随机变量X是有K个高斯分布混合而成,取各个高斯分布的概率为π1π2... πK,第i个高斯分布的均值为μi,方差为Σi。若观测到随机变量X的一系列样本x1,x2,...,xn,试估计参数π,μ,Σ。
3.建立目标函数
由于在对数函数里面又有加和,无法直接用求导解方程的办法直接求得最大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分成两步。
4.第一步:估算数据来自哪个组份
估计数据由每个组份生成的概率:对于每个样本xi,它由第k个组份生成的概率为
上式中的μ和Σ也是待估计的值,因此采样迭代法:在计算γ(i,k)时假定μ和Σ已知;
需要先验给定μ和Σ。
γ(i,k) 亦可看成组份k在生成数据xi时所做的贡献。
5.估计每个组份的参数
对于所有的样本点,对于组份k而言,可看做生成了
这些点。组份k是一个标准的高斯分布,利用上面的结论:
六。EM算法的提出
假定有训练集
包含m个独立样本,希望从中找到该组数据的模型p(x,z)的参数。
1.通过最大似然估计建立目标函数
取对数似然函数
2.问题的提出
z是隐随机变量,不方便直接找到参数估计。策略:计算l(θ)下界,求该下界的最大值;重复该过程,直到收敛到局部最大值。
3.Jensen不等式
4.寻找尽量紧的下界
为了使等号成立
5.进一步分析
七。EM算法整体框架
八。从理论公式推导GMM
随机变量X是有K个高斯分布混合而成,取各个高斯分布的概率为φ1φ2... φK,第i个高斯分布的均值为μi,方差为Σi。若观测到随机变量X的一系列样本x1,x2,...,xn,试估计参数φ,μ,Σ。
1.E-step
2.M-step
将多项分布和高斯分布的参数带入:
3.对均值求偏导
4.高斯分布的均值
令上式等于0,解的均值:
5.高斯分布的方差:求偏导,等于0
6.多项分布的参数
考察M-step的目标函数,对于φ,删除常数项
得到
7.拉格朗日乘子法
由于多项分布的概率和为1,建立拉格朗日方程
求解的φi一定非负,不用考虑φi≥0这个条件
8.求偏导,等于0
9.总结
对于所有的数据点,可以看作组份k生成了这些点。组份k是一个标准的高斯分布,利用上面的结论:
九。pLSA模型
基于概率统计的pLSA模型(probabilistic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概率隐语义分析),增加了主题模型,形成简单的贝叶斯网络,可以使用EM算法学习模型参数。
1.D代表文档,Z代表主题(隐含类别),W代表单词;
P(di)表示文档di的出现概率
P(zk|di)表示文档di中主题zk的出现概率
P(wj|zk)表示给定主题zk出现单词wj的概率
每个主题在所有词项上服从多项分布,每个文档在所有主题上服从多项分布。
整个文档的生成过程是这样的:
以P(di)的概率选中文档di
以P(zk|k|di)的概率选中主题zk
以P(wj|zk)的概率产生一个单词wj
观察数据为(di,i,wj)对,主题zk是隐含变量。
(di,wj)的联合分布为
而
对应了两组多项分布,而计算每个文档的主题分布,就是该模型的任务目标。
2.最大似然估计:wj在di中出现的次数
3.目标函数分析
4.求隐含变量主题zk的后验概率
5.分析似然函数期望
在(di,wj ,zk)已知的前提下,求关于参数P(zk|di)、P(wj|zk) 的似然函数期望的最大值,得到最优解P(zk|di)、P(wj|zk) ,带入上一步,从而循环迭代;
6.关于参数P(zk|di)P(wj|zk) 的似然函数期望
7.完成目标函数的建立
显然,这是只有等式约束的求极值问题,使用Lagrange乘子法解决。
8.目标函数的求解
9.分析第一个等式
10.同理分析第二个等式
11.pLSA的总结
pLSA应用于信息检索、过滤、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pLSA考虑到词分布和主题分布,使用EM算法来学习参数。
虽然推导略显复杂,但最终公式简洁清晰,很符合直观理解,需用心琢磨;此外,推导过程使用了EM算法,也是学习EM算法的重要素材。
12. pLSA进一步思考
pLSA不需要先验信息即可完成自学习——这是它的优势。如果在特定的要求下,需要有先验知识的影响呢?
答:LDA模型;
三层结构的贝叶斯模型
需要超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