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make directory
mkdir -p [] #-p,递归创建目录
change directory
cd - #上次目录
cd .. #上级目录
print working directory
pwd #答应当前工作目录(完整路径)
remove directory
rmdir #一般不用(只能删除空文件夹)
rm -rf #(rm本身是删除文件 -r 可以删除目
#录-f强制)递归删除整个文件夹
#(将文件夹里的文件完全删除)
copy
cp [选项] source target #这里的选项有-p(把文件属性也复制进来)
#-d(复制链接属性) -r(复制目录) -a(相
#当于-pdr)
move
mv source target #也可用来改名;剪切目录时不加-r
搜索
locate #快速搜索(只能按文件名搜索)(搜索/var/b
#in/mlocate数据库)新建的文件不会被搜索
#到,因为该数据库一天一更新,
#可强制更新:updatedb(遵循独特的筛选规
#则:/etc/updatedb.conf)
whereis -b -m #搜索命令的命令(-b只查找可执行文件 -m只查找帮助文件)
which #搜索命令的命令(命令所在位置及命令别名
#(如果有别名的话))
find[范围][条件] #完全匹配(速度较慢)(也可通过通配符来模糊查询)
-name #按文件名搜索
-iname #不区分大小写
/root -nouser #搜索垃圾文件(没有所有者的文件)(两种情况
#除外:内核直接产生文件proc,sys;外部文件
#: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
-mtime +days #在days天数前修改的文件
-atime -days #在days天数内访问的文件
-ctime days #在days天数时改变的文件
. -size +sM #在当前目录搜索文件大小大于sM的文件
-inum node #查找相应i节点的文件
-a/-o #and or (复合条件搜索)
-exec ls -lh {} \ #find的结果交给exec后的命令处理
grep -v/-i #包含匹配,搜索文件中符合条件字符串(-v取反)
帮助
man ls #查看相应的帮助文档(包括命令)
man -f ls #相当于whatis ls
man -k ls #查看和命令相关的所有帮助(相当于apropos ls)
ls --help #选项帮助
help cd #获取shell内部命令的帮助(如何判断一条
#命令是否属于shell,可通过whereis cd查询
#若查询不到该命令相应的/bin,那么就是shell命令)
info #极其详细的文档
-enter #进入子帮助页面(with*)
-u #进入上层页面
-n #进入下一个帮助小节
-p #进入上一个帮助小节
-q #quit
压缩
.zip
zip zipName.zip sourceName #不一定是.zip,只是为了方便区分
zip -r zipName.zip sourceName #压缩目录
unzip zipName.zip
.gz
gzip sourceName #源文件消失
gzip -c sourceName > gzName.gz #可保留源文件
gzip -r sourceName #压缩目录(递归地将目录中的文件逐个压
#缩,并不会打包目录)
gzip -d gzName.gz #解压
gunzip gzName.gz
gunzip -r gzName #解压文件夹
.b2
#(不可压缩目录)
bzip2 sourceName #不保留源文件
bzip2 -k sourceName #保留源文件
bzip2 -d bzipName.bz2 #解压
bzip2 -k bzipName.bz2 #解压(保留源文件)
bunzip bzipName.bz2
#tar -cvf tarName.tar sourceName
#-c:打包 -v:显示过程 -f:指定打包后的文件名
.tar.gz
tar -zcvf tarZipName.tar.gz sourceName #打包并压缩
tar -zxvf tarZipName.tar.gzName.gz #解压
.tar.bz2
tar -jcvf tarZipName.tar.bz2 sourceName #打包并压缩
tar -jcvf /target/tarZipName.tar.bz2 sourceName #打包并压缩到指定目录
tar -jxvf tarZipName.tar.bzb2#解压
tar -jxvf tarZipName.tar.bzb2 -C /target/ #解压到指定目录
tar -jtvf tarZipName.tar.bzb2 #只查看不解压
关机&重启
shutdown [-c/h/r] time #比较安全(保存数据)
#time可以选now、以及未来的一个时间(实现定时)
#-c:取消上一个命令 -h:关机 -r:重启
其他关机
halt
poweroff
init 0
其他重启
reboot
init 6
退出登录
logout
挂载命令
#用户登录查看和用户交互命令
mount #查看已经挂载好的挂载设备
#对于系统自身的挂载点尽量避免去动
mount -a #将配置文件/etc/fstab的内容全部自动挂载
mount [-t][-o] 设备文件名 挂载点
#-t 文件系统:ext3、ext4、iso9660
#-o 特殊选项(default就够了)
--挂载光盘
mkdir /mnt/cdrom/ #建立挂载点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mount /dev/sr0 /mnt/cdrom/ #这两句都是一样的
#挂载完成后可能会提示光盘是只读权限的,这是正常的
#完成后即可到对应的挂载点去操作数据了
--卸载光盘
umount 设备文件名或者挂载点 #不可或缺
--挂载U盘
fdisk -l #查看U盘设备文件名
mount -t vfat /dev/sdb1 /mnt/usb/
#linux 不支持NTFS文件系统(动银盘无法直接挂载)(过安装ntfs_3g软件来达到目的read-only)
输入账号root 再输入安装过程中设置的密码,登录到系统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编辑配置文件,
添加修改以下内容
BOOTPROTO=static #启用静态IP地址
ONBOOT=yes #开启自动启用网络连接
IPADDR=192.168.1.188 #设置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设置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1.1 #设置网关
DNS1=8.8.8.8 #设置主DNS
DNS2=192.168.1.1 #设置备DNS
IPV6INIT=no #禁止IPV6
:wq! #保存退出
输入账号root 再输入安装过程中设置的密码,登录到系统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编辑配置文件,
添加修改以下内容
BOOTPROTO=static #启用静态IP地址
ONBOOT=yes #开启自动启用网络连接
IPADDR=192.168.1.188 #设置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设置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1.1 #设置网关
DNS1=8.8.8.8 #设置主DNS
DNS2=192.168.1.1 #设置备DNS
IPV6INIT=no #禁止IPV6
:wq! #保存退出
service ip6tables stop #停止IPV6服务
chkconfig ip6tables off #禁止IPV6开机启动
service yum-updatesd stop #关闭系统自动更新
chkconfig yum-updatesd off #禁止开启启动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网络连接
ifconfig #查看IP地址
设置主机名 约定: 主机名命名规范:业务.机房.主备.域名 这里设置主机名为:drmeng-web-srvcom
1、hostname “drmeng-web-srv” #设置主机名为drmeng-web-srvcom
2、vi /etc/sysconfig/network #编辑配置文件
输入账号root 再输入安装过程中设置的密码,登录到系统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编辑配置文件,
添加修改以下内容
BOOTPROTO=static #启用静态IP地址
ONBOOT=yes #开启自动启用网络连接
IPADDR=192.168.1.188 #设置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设置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1.1 #设置网关
DNS1=8.8.8.8 #设置主DNS
DNS2=192.168.1.1 #设置备DNS
IPV6INIT=no #禁止IPV6
:wq! #保存退出
HOSTNAME= drmeng-web-srvcom #修改localhost.localdomain为drmeng-web-srvcom
:wq! #保存退出
3、vi /etc/hosts #编辑配置文件 127.0.0.1 drmeng-web-srvcom localhost #修改localhost.localdomain为drmeng-web-srvcom
:wq! #保存退出
shutdown -r now #重启系统
增加swap分区 在确定了服务器所需要使用的内存后,需要增加1024M的swap空间 具体操作:
1、dd if=/dev/zero of=/tmp/swap bs=1M count=1024M #创建1024M的文件块
2、mkswap /tmp/swap #创建swap文件
3、swapon /tmp/swap #激活swap文件
输入账号root 再输入安装过程中设置的密码,登录到系统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编辑配置文件,
添加修改以下内容
BOOTPROTO=static #启用静态IP地址
ONBOOT=yes #开启自动启用网络连接
IPADDR=192.168.1.188 #设置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设置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1.1 #设置网关
DNS1=8.8.8.8 #设置主DNS
DNS2=192.168.1.1 #设置备DNS
IPV6INIT=no #禁止IPV6
:wq! #保存退出
4、swapon -s #查看swap
5、修改/etc/fstab文件,增加以下内容,让系统引导时自动启动 vi /etc/fstab #在最后添加下面代码 /tmp/swap swap swap default 0 0
:wq! #保存退出
输入账号root 再输入安装过程中设置的密码,登录到系统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编辑配置文件,
添加修改以下内容
BOOTPROTO=static #启用静态IP地址
ONBOOT=yes #开启自动启用网络连接
IPADDR=192.168.1.188 #设置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设置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1.1 #设置网关
DNS1=8.8.8.8 #设置主DNS
DNS2=192.168.1.1 #设置备DNS
IPV6INIT=no #禁止IPV6
:wq! #保存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