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部分linux的安装都是图形界面,鸟哥的教程也是图形安装,这里我们来体验一下linux text安装模式与
图形界面的不一样之处。
下面的图和字,图下面的字是图的内容的解释。“【】”表示键盘操作的顺序
初始,启动界面,在经过一小段时间的加载过后,CD上的引导程序会检测三个特性:键盘、显示器和鼠标的型号,通常这个过程没有什么问题
然后就会进入安装时的初始Interface界面:
这个界面可以进行安装前的选项,F1键进入当前界面,F2可以进入安装选项,例如安装前检测系统等,F3是一般性的提示信息,F4可以进入
到一个提示界面,可以提示输入启动选项,F5为维护模式(通常用来恢复系统)。
输入 linux text进入文本安装模式;如果直接按下Enter键则进入GUI安装模式。
这里是询问是否检测CD(安装介质),这里通常如果刻录的CD没问题,直接Skip(跳过)即可。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有几个按键很重要
Tab:在不同的选项间跳动;Space:选择某个选项,F12进入下一步。这里选择【Skip】,可以省时间。
检查显卡,检测显示器、检测鼠标。
如果这个时候,按下Space键就会开始安装,如果按下【Tab——》space 】则会返回。
选择安装过程的语言,这里选择英语,文本模式不支持ZH; 【tab——》space】
选择键盘布局,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这个地方,我曾经和一个德国的工程师一起调试过PLC,他们的键盘和我们的键盘不一样。【space】
因为我们的键盘与美式键盘一致,这里默认即可。
选择要安装的环境,这里有个人桌面、工作站、服务器以及自定义模式,这里选择自定义模式,就是最下面的模式,用上下箭头选择。
选择分区模式的界面。第一项为自动分区,会分成两个分区,swap分区和一个根分区;第二项是利用DiskDruid工具进行手动分区,这里我们
选择第二项手动分区。
分区确认界面,询问是否进行分区,并提示如果重新分区,则原来硬盘上的信息,将全部丢失,这里选择Yes。【space】
这里因为是首次使用硬盘,因此没有分区,需要手动建立分区,可以硬盘的设备文件为/dev/sda,就是SCSI接口硬盘,光驱的接口为IDE接口。
选择New,进入手动分区界面。
这个图有一些需要解释:
Mount Point表示分区的挂载点,需要手动输入,这里我输入的是"/ " 就是根分区。
File System Type: 文件系统类型, 这里我选择的是Ext3;
Allowable Drivers : 表示的是选择设备驱动程序,这里因为是SCSI接口硬盘,所以是sda
size:分区的大小,根据实际输入大小,以MB为单位
Fixed Size: 分区固定大小
Fill .....一项是可以运行的最大的大小,就是说这个分区的大小是动态变化的,这个模式适合分区完后硬盘还有空间未分区的情况
Fill All 选项是利用剩下的所有的空间
Force to be a primary partition:强制为主分区,这里通常适用于要选择引导分区的时候,一般不做选择。
swap分区的划分,这里可以看出,swap是一个虚拟的硬盘分区,因为他没有挂载点。
这是分区后的情况,通常大家的分区情况不可能完全一致。
这里选择是否要在bootloader加载Linux核心的时候,是否要传递参数给内核, 这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通常不需要选择。
这里选择引导加载程序,通常默认选择grub,以前还有一个lilo的程序,两者都是linux上比较流行的加载程序,Redhat的系统大部分
默认是grub, 如果你要在linux之后安装windows,可以不选择,然后在windows的安装后让windows下的引导加载程序来引导系统,如果
是单系统的话,那么除非你用软驱或者光盘引导,否则必须选择。
询问是否需要设置Grub的密码,如果你需要多重安全保护,那么可以设置,这里我没有设置。
这里是boot loader程序加载选项的编辑画面,通常默认即可,如果你要改变引导话的显示内容,或者选择其他要被引导的系统,那么可以
进行编辑。
这里要你选择Boot loader的位置,这里需要注意,安装双系统的要注意这个地方,如果选择MBR那么,以后安装windows可能不能正确引导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推荐先win后linux的原因之一;如果写在硬盘的第一个分区,那么将会从第一个分区进行引导系统,如果要后安装windows话
这个/dev/sda1是个不错的选择,我试过,这样一直没有出现引导不起来的情况。
这里设置网络设备的参数,就不多说了。如果选择DHCP,那么就会进入下个画面,如果不是DHCP,即是手动配置那么还
需要设置DNS和其他参数会进入另外一个画面。
这里设置主机名,这个地方如果链接的网络支持DHCP的话,可以不手动配置,如果你想手动配置,哪么如图配置即可,这个主机
名影响smb服务和其他一些服务。
防火墙设置,这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因为我打算以后手动配置,因此我选择的没有防火墙。建议开始使用的时候开启防火墙服务。
这里询问是否激活SELinux功能,这里我们选择激活。
选择时区,通常大陆选择和我的一样即可,前面还有一个香港的选项,也可以选择。
超级用户的密码,这个密码很重要,通常如果是大型服务应用话应该复杂一点,自己练习的话,简单一点就可以了。
选择要安装的软件包,星号表示选择,上面有一个Total Size:表示的所有选择的软件包的大小,FC1的时候可以如果只安装内核的话
我记得600M不到的样子,FC4大约是700M左右,忘记了,大家自己试验吧。这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确认画面,如果按下Proceed就执行安装过程,如果需要修改配置,选择Back即可。
这里就是安装过程的画面,这里如果细心的话,可以发现安装之前的第一步是对硬盘进行格式化。然后才会是这个画面。
开始安装所选的安装包,
准备安装
安装所选的软件包,画面的意思很直观,不做解释了。
安装完成后会有一个reboot画面,选择重启即可。
重启完成后需要设置时间和增加普通用户,按照提示做即可。
这里有一个小提示:
不选所有的图形功能的话会以级别3启动,启动后画面和下面的图相似,但是不一样。下面这个登录后的画面是安装Text模式的
网络服务后的情况。这里会提示启动的硬盘,以及登陆后的TTy。
但是如果不选Gnome、KDE图形界面,而选择了文字模式的网络软件包的话,会以级别5启动,启动后画面如下所示。会有一个模拟动画的
时钟。大家不要认为下面的模式是text模式,实际上是X11模式。
上面的有几幅图的顺序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每幅图的意思大体就是这样的,安装的时候注意一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