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搜索到了通用的解决方案:1、倒序循环遍历;2、遍历拷贝的list,操作原始的list。

1、倒序循环:

python list 排序倒叙 python list 倒序遍历_搜索

num_list = [1, 2, 3, 4, 5]
print(num_list)

for i in range(len(num_list)-1, -1, -1):
    if num_list[i] == 2:
        num_list.pop(i)
    else:
        print(num_list[i])

print(num_list)

python list 排序倒叙 python list 倒序遍历_搜索

执行结果完全正确。那么,为何正序循环时删除就有问题,而倒序循环时删除就ok?额。。。。。。言语难表,还是画个丑图出来吧。

1)正序循环时删除:

python list 排序倒叙 python list 倒序遍历_倒序_03

删除元素[2]之后,下一次循环的下标索引为2,但此时,里面存放的是[4],于是就把[3]给漏了。

2)倒序循环时删除

python list 排序倒叙 python list 倒序遍历_搜索_04

删除元素[2]后,[3, 4, 5]往前挤,但是没关系,因为下一次循环的下标索引为0,里面存放的是[1],所以正是我们所期望的正确的元素值。

2、遍历拷贝的list,操作原始的list

python list 排序倒叙 python list 倒序遍历_搜索

num_list = [1, 2, 3, 4, 5]
print(num_list)

for item in num_list[:]:
    if item == 2:
        num_list.remove(item)
    else:
        print(item)

print(num_list)

python list 排序倒叙 python list 倒序遍历_搜索

原始的list是num_list,那么其实,num_list[:]是对原始的num_list的一个拷贝,是一个新的list,所以,我们遍历新的list,而删除原始的list中的元素,则既不会引起索引溢出,最后又能够得到想要的最终结果。此方法的缺点可能是,对于过大的list,拷贝后可能很占内存。那么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用倒序遍历的方法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