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微星b650 bios


年末给PC升级配置,正巧赶上20系显卡降价,3799拿到了一块微星的2070 OC,十分激动,结果到手才发现自己的电源拖不动8+6pin的2070,于是又购买了安钛克的650w金牌全模组电源。结果电源到手后,我惊喜的发现原本的X河田 N17装不下……正巧看见安钛克DP501在京东做预售,看了下参数规格果断下单。

以上就是我PC局部升级带动整体全部升级的悲伤故事。不过还好,新设备的到来很快冲淡了钱包亏空的感伤。也正好趁这个机会来分享一下这次装机的经验以及RGB的使用体验。

首先先把自己的装机清单列上来吧

CPU

I5-8500

主板

微星B360M MORTAR

显卡

微星RTX2070 DUKE OC

电源

安钛克EAG650

机箱

安钛克DP501

硬盘

西数1T蓝盘

散热

乔斯伯CR201 RGB版本

内存

金士顿骇客神条 8G*2

比较主流的配置,足够满足我平时的日用需求,这次主要是想要分享一下这个机箱的具体使用体验,因为我觉得上一个机箱就是吃了光看参数的亏,到手之后发现设计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这次的DP501不要让我失望。

先看看原本的机箱,亚克力的前板和侧板,风扇是买机箱送的,嗯……看起来有点廉价,最大支持ATX,显卡长度最大容纳长度360MM,支持240的冷排,下置电源。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SYS_02


从使用角度来看,亚克力板除了重量轻,在其他方面都不如玻璃侧板,尤其是在透光性和耐刮程度上,在清洁时亚克力很容易就被挂花,影响视觉效果。

然后我的DP501到了,京东还是一如既往的快,包装也很厚实。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设计语言_03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微星b650 bios_04


单从重量上来说就差不多有我原来机箱的两个重了,不过毕竟价格差距在纸面上摆着X河田179送四个风扇,DP501定价为299。价格上的差异仅从材料重量上就可以体现出来。

打开包装,可以看到机箱整体高度要比我的旧机箱高出不少。而机箱的整体设计总体来说比较强调线条和切面带来的美感,即使是搭配全无RGB配件,仅仅使用机身灯光也非常好看.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ci_05


(侧板使用钢化玻璃,正反两面都有保护膜,使用时撕掉就OK)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rgb fusion检测不到显卡_06


在机箱的侧面和正面各有一条灯条,连接到机箱背部自带的主控PCB上,主控需要一个单独SATA供电,以及把主控接到主板5V 3PIN的灯光控制口上,这样就可以和主板完成灯光同步,各家主板厂商的灯光同步软件不同,不过只要接口是5V 3PIN都是可以通用的,如果主板是12V 4PIN的,就只能供电,不能使用灯光同步了。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ci_07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ci_08


机箱内部空间,宣传广告里说是紧凑型ATX机箱,电源和硬盘架都设计为下置,打开另一面的金属背板之后就能看到电源仓和机械硬盘柜。这次的DP501没有设计和赠送专门的抽拉式硬盘架,而是直接在硬盘柜上预留了固定槽和螺孔,直接把硬盘推进去然后上螺丝固定就行,不过这一步一定要放在装电源之前,不然机械硬盘螺丝就没办法安装了。固态硬盘的安装位则是在机箱背部,预留了两个2.5寸的卡槽.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微星b650 bios_09


DP501把经常需要拆装的如硬盘架,侧盖,背板,pcie盖板部分的螺丝都增加了螺丝帽,拆卸只需要手拧,利于平时机箱的清洁或者设备更换.

机箱附赠了一只安钛克的风扇,装机的时候被我当后置抽风扇用了,在其他位置单独购买了RGB风扇。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设计语言_10


DP501在顶部预留了风扇位,搭配磁吸式的防尘网,在个位置可以安装2只120或者140的风扇。当然也可以把冷排安装在这里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设计语言_11


扣开前面板之后可以发现这里也预留了风扇位,可以安装3个120风扇或者2个140风扇。同时在前面板的正面和下部都预留了金属进气网。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设计语言_12


打开背板,预留了20MM高度的背线空间,也预留了不少线扣缠绕口。在主板上开了很多口,可以让背线走的更加自由。这点在后面装机的过程里会有实际体现。

然后在机箱的前面板上预留了两个USB3.0接口,和一组音频I/O,可以通过线材接驳到主板上。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微星b650 bios_13


那么就开始装机啦,首先把CPU和主板合体,我一般习惯在这一步之后直接把主板装在机箱上,然后再慢慢上硅脂装散热和其他部件,这样会让我对走线的思路比较清晰。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rgb fusion检测不到显卡_14


(信越7921真的难涂…不过满载55度效果还是很好)

打开机箱的前面板,把风扇装上去,我一共买了5只,加上赠送的一只风扇,6只风扇计划做3个进气三个抽气。进气由机箱前部的3只风扇完成,抽气由顶部的两风扇加后部一个原装风扇完成。

由于我的主板只有三个SYS风扇接口,所以只接了三个抽气,进气扇用电源单独供电。不过由于机箱的风道设计,进出风口有多个,五个风扇全速运行的声音还是会有点吵.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rgb fusion检测不到显卡_15


然后装上电源和线材,以及硬盘,同时把线规划好,这里遇到了个小问题,安钛克电源送的模组线都有点长,如果按之前机箱的走线方法肯定会让背线留出很多余量,影响线材整洁,同时我也怕机箱预留的背线空间没有这么多,放不下。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ci_16


这时候机箱上多预留的孔位就排上用场了,把线材统一走比较远的孔位,然后“秦王绕柱”,这样就把多余的线材长度消耗掉了,并且风扇和RGB的线材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这样一来机箱里基本不会出现多余的线材,比之前的机箱要整洁不少,也可以避免线材被卷入风扇的尴尬.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设计语言_17


DP501提供了7个pcie栏位,并且附赠了3个保护盖,对于空槽位可以用它盖上.

在安装时,RTX2070占两个槽位,额外购买的RGB灯板占3个,剩下的空间依旧可以安装pcie无线网卡或者蓝牙等设备。不过我后来发现显卡有点沉,就把原装的显卡支架也装上了,槽位就满了……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ci_18


最后把线材按之前预想的方法接好,这里我并不是所有线材一次性接好的,大多是装一点接一点,思路清晰的同时也能避免部分接口被散热或者显卡挡住的问题。

合上两边的侧板,完美搞定,下载微星主板的灯控软件。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rgb fusion检测不到显卡_19


开始启动RGB性能加成。把所有RBG都换成粉色。以下是整体点亮的效果,我比较喜欢单色RGB而不是跑马灯,所以就把颜色统一了一下。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微星b650 bios_20


(从前面的进气网里可以隐隐看见RGB风扇)


微星b650 bios 微星b650bios gfx curve_ci_21


到这里,这次的重新装机就全部结束了.做个小小总结吧,DP501整体做工,分量都十分对得起价格.这些也不用再多废话.纸面上能查到的参数全部符合,没有偷工减料,而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支持各大主板厂商的RGB光同步技术,结合机箱自带的两个灯条,增强了RGB对PC的”性能加成”.机箱自身的设计语言也非常新潮前卫,颜值算得上同价位产品中相当能打得了.这次购买的一个小遗憾就是电源仓放下160mm的电源前部空间还是略微吃紧,装电源线的时候会略微不方便.

综上,这次的机箱盲狙体验还是十分成功的,安钛克机箱和自家的电源产品兼容性很高,也达到了我更换机箱的目的,虽然让我又超预算购买了一套兼容的RGB设备,但正如开头提到的,新设备总是能抵消花钱带来的罪恶感.快乐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