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方法和类方法
先看下面的代码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class Foo(object): #Python 3: class Foo:
one = 0
def __init__(self):
Foo.one = Foo.one + 1
def get_class_attr(cls):
return cls.one
if __name__ == "__main__":
f1 = Foo()
print "f1:",Foo.one #Python 3: print("f1:"+str(Foo.one)),下同,从略
f2 = Foo()
print "f2:",Foo.one
print get_class_attr(Foo)
在上述代码中,有一个函数get_class_attr()
,这个函数的参数我用cls
,从函数体的代码中看,要求它引用的对象应该具有属性one
,这就说明,不是随便一个对象就可以的。恰好,就是这么巧,我在前面定义的类Foo
中,就有one
这个属性。于是乎,我在调用这个函数的时候,就直接将该类对象传给了它get_class_attr(Foo)
。
其运行结果如下:
f1: 1
f2: 2
2
在这个程序中,函数get_class_attr()
写在了类的外面,但事实上,函数只能调用前面写的那个类对象,因为不是所有对象都有那个特别的属性的。所以,这种写法,使得类和函数的耦合性太强了,不便于以后维护。这种写法是应该避免的。避免的方法就是把函数与类融为一体。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写法。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class Foo(object): #Python 3: class Foo:
one = 0
def __init__(self):
Foo.one = Foo.one + 1
@classmethod
def get_class_attr(cls):
return cls.one
if __name__ == "__main__":
f1 = Foo()
print "f1:",Foo.one
f2 = Foo()
print "f2:",Foo.one
print f1.get_class_attr()
print "f1.one",f1.one
print Foo.get_class_attr()
print "*"* 10
f1.one = 8
Foo.one = 9
print f1.one
print f1.get_class_attr()
print Foo.get_class_attr()
在这个程序中,出现了@classmethod
——装饰器——在函数那部分遇到过了。需要注意的是@classmethod
所装饰的方法的参数中,第一个参数不是self
,这是和我们以前看到的类中的方法是有区别的。这里我使用了参数cls
,你用别的也可以,只不过习惯用cls
。
再看对类的使用过程。先贴出上述程序的执行结果:
f1: 1
f2: 2
2
f1.one 2
2
**********
8
9
9
分别建立两个实例,此后类属性Foo.one
的值是2,然后分别通过实例和类来调用get_class_attr()
方法(没有显示写cls
参数),结果都相同。
当修改类属性和实例属性,再次通过实例和类调用get_class_attr()
方法,得到的依然是类属性的结果。这说明,装饰器@classmethod
所装饰的方法,其参数cls
引用的对象是类对象Foo
。
至此,可以下一个定义了。
所谓类方法,就是在类里面定义的方法,该方法由装饰器@classmethod
所装饰,其第一个参数cls
所引用的是这个类对象,即将类本身作为引用对象传入到此方法中。
理解了类方法之后,用同样的套路理解另外一个方法——静态方法。还是先看代码——一个有待优化的代码。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T = 1
def check_t():
T = 3
return T
class Foo(object): #Python 3: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def get_name(self):
if check_t():
return self.name
else:
return "no person"
if __name__ == "__main__":
f = Foo("canglaoshi")
name = f.get_name()
print name #Python 3: print(name)
先观察上面的程序,发现在类Foo
里面使用了外面定义的函数check_t()
。这种类和函数的关系,也是由于有密切关系,从而导致程序维护有困难,于是在和前面同样的理由之下,就出现了下面比较便于维护的程序。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T = 1
class Foo(object): #Python 3: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staticmethod
def check_t():
T = 1
return T
def get_name(self):
if self.check_t():
return self.name
else:
return "no person"
if __name__ == "__main__":
f = Foo("canglaoshi")
name = f.get_name()
print name #Python 3: print(name)
经过优化,将原来放在类外面的函数,移动到了类里面,也就是函数check_t()
现在位于类Foo
的命名空间之内了。但是,不是简单的移动,还要在这个函数的前面加上@staticmethod
装饰器,并且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函数位于类的里面,跟其它的方法不同,它不以self
为第一个参数。当使用它的时候,可以通过实例调用,比如self.check_t()
;也可以通过类调用这个方法,比如Foo.check_t()
。
从上面的程序可以看出,尽管check_t()
位于类的命名空间之内,它却是一个独立的方法,跟类没有什么关系,仅仅是为了免除前面所说的维护上的困难,写在类的作用域内的普通函数罢了。但,它的存在也是有道理的,以上的例子就是典型说明。当然,在类的作用域里面的时候,前面必须要加上一个装饰器@staticmethod
。我们将这种方法也给予命名,称之为静态方法。
方法,是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专门讲述了方法中的几种特殊方法,它们为我们使用类的方法提供了更多便利的工具。但是,类的重要特征之一——继承,还没有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