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应用程序被用户打开时,在程序启动过程中被用户所看到的过渡页面(或动画)都被我们统称为启动页。
为了增强应用程序启动时的用户体验,您应该提供一个启动图像。启动图像与应用程序的首屏幕看起来非常相似。当用户在主屏幕上点击您的应用程序图标时,iPhone OS会立即显示这个启动图像。一旦准备就绪,您的应用程序就会显示它的首屏幕,来替换掉这个启动占位图像。
——摘自苹果官方对于iOS启动页的设计说明
下面所写启动页内容,包含启动页、开屏广告、引导页、品牌展示等。
一、启动页设计细节
跳过按钮位置
若启动页存在跳过按钮,那显示的位置在右上角还是右下角更符合用户操作习惯?
启动页滞留时间
多数APP启动页滞留时间均在2-3秒之内,这个时间是用户浏览当前页的时间亦或是在这个时间内APP首页能完全加载完成?
启动页更新频率
启动页更新频率应该如何设置,是按照时间周期还是打开APP次数来统计更新?
新颖的启动页
是否可以考虑启动页上动态显示每个用户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行为?比如已登录多少次?上周完成什么内容等?
二、启动页形式:
带有logo的静态图片
一定时间内的动态图片
简短的动画等
静态图片
1)按能否跳过启动页分类:
不可跳过:打开APP出现2-3秒的启动页图片,此时用户点击操作均无效,强制用户浏览结束启动页。
可跳过:启动页右上角或右下角存在跳过、关闭等按钮,用户可自行选择是否关闭启动页,便于快速进入首页。
2)按启动页页数分类:
一张启动页:以2-3秒的图片启动页为主,启动页展示的信息多种多样。
多张启动页:常见的以2张启动页为主,第一张是带有企业logo和slogan的启动页,随之第二张是带有广告宣传色彩的图片页。
3)按启动页更新频率分类:
低频率:该APP启动页基本上不更新或每次版本迭代时进行更换或每次更换活动内容时更新,基本上更新频率是大于1天。
高频率:每次打开APP启动页展示内容均不同,或者是按照一天的维度进行更换启动页,都可理解成高频率的更换APP启动页。
4)按照是否跳出启动页分类:
不可跳出:简单理解就是该启动页不可点击跳转到其他页面,多数APP启动页都不可以跳转,原因是增加首页跳出率。
可跳出:基本上广告类启动页可以点击,一种是跳转自身APP活动详情页,另外是跳转商业合作提供的广告详情页。多见于工具类APP,例如有道词典。
动态图片
动态图片类型的APP启动页,多见是企业logo或slogan动态加载,例如滴滴出行、优步。
短视频
短视频形式的启动页,时间基本上已经超过2-3秒,故很少有APP启动页是采用短视频的。
三、启动页目的
充当首页加载完成前的过渡页,视觉上进行平滑的过度,来提高用户体验。(例如用户在知道app启动需要等待时间的情况下,启动页可以减少用户因为等待启动时间而产生的无聊的情绪;用户也极有可能不知道app启动需要等待时间,如果没有启动页这样一个模块,会让用户产生很大的困惑,我的手机卡死了吗?还是这个app有问题?等等…)
另一方面能利用它给企业带来额外的价值(例如做广告、活动引导、品牌展示,提高品牌到识别度等)。
最好的启动页是没有启动页。
四、启动页配置方式
引导页建议由前端加载显示,不需要在后台上传推送给前端
优势:若采用后台推送的方式,用户打开APP前端请求加载会比较慢,对用户体验不友好(用户是没有耐心等待的)
劣势:因是前端加载显示,每次更新引导页面需要前端换页面,重新打包上传送审,流程比较繁琐不建义引导页频繁更新。
PS: 展示频率规则参考
用户第一次打开当前版本展示,后续打开不再展示,当检测到有新版本更新时再展示(根据业务需求调整展示频率),引导面一般采用3-4个页面为佳,因每个页面需要手动滑动所以用户每次启动都展示会造成用户的反感,增加进入首页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