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C标准,编译环境和执行程序不一定是同一台机器,所以我们在一台机器上编译好程序后需要烧录到目标机器的flash上待其运行。
一个程序在编译时,首先会进行预处理,比如宏替换,头文件展开等工作,然后编译,生成汇编代码,被汇编器汇编后,生成机器代码,最后把系统库或用户自定义库与用户代码一起经过连接器链接成可执行程序。
注意:
1. 这个过程中会涉及符号表,它会把程序源代码中的每个标识符都和它的声明或使用信息绑定在一起,比如其数据类型、作用域以及内存地址。
2. 链接时的链接地址可以理解为执行地址,CPU从flash读出一条指令后,把链接地址赋值给PC指针。
3.对于ARM处理器有两种指令,一种是32位的ARM指令集和16位的Thumb指令集,他们区别就是对一条可执行指令被编译成目标二进制后用16位表示还是32位表示。
4. 对于有初始值的全局变量或静态变量在链接时,会把这些变量的值链接到数据段。
5. 对于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或静态变量或初始值为0的静态变量全局变量,程序在运行Main函数之前,系统会把他们统一赋值为0.
CPU是从Flash取指执行程序的,数据会暂时存储在内存中,下面参考韦东山老师的两张图,能形象地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调用main函数之前,处理器系统会把flash中执行文件数据段(有初始值的全局变量或静态变量)的值重定位到内存某片地址,实现这些变量的初始化,也会把bss或ZI段初始化为0,这些就是C代码前面的那段汇编代码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