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课,开始分享平台的系统能力:平台建设,就是建设一整套的系统能力。
以下是数字化转型的分享线路图,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为序号的分享:生态圈建设中,最关键的一部分,载体之平台建设。
以下是正文:
分享平台的系统能力:平台建设,就是建设一整套的系统能力。
无论我们前面分享的系统化的用户体验体系,前中后台的保障体系,都是完善系统能力的一部分。同时,系统能力是一整套非常庞大的能力结构,根据前面用户体验五个要素分享的,能力圈层是在第四层,附着在战略定位层的上面,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产品目标决定了产品有什么样的能力。
系统能力是保证确定性的关键能力(图片来自网络)
产品的系统能力是一种内化的能力,基于产品战略形成的整套能力,我们通常说做一个产品,其实是建设一套系统能力,然后为用户提供确定性。能力是内化的不是显性的,但显性的情况下,说一个系统运行速度很快,其实是后台强大技术架构提供的支撑,数以10亿的用户每天在微信上聊天、浏览资讯、支付等等,微信能及时响应,不丢数据,那是因为后台有强大的算法、算力和系统支撑能力。
平台的系统能力建设,主要包括给具备系统思维、系统效率、系统建设等几个方面。
01
具备系统思维
1、系统能力
什么是系统能力?给你一堆化学元素你能构建出一个活人吗?给你一堆原料你能产出一部iPhone吗?给你泥土和水,你能生产出香蕉吗?用化学元素制造了活生生的人就是大自然的系统能力;用各种原材料生产出iPhone这就是苹果公司协同供应链的系统能力;用泥土和水制造出香蕉,就是香蕉树的系统能力。
2、系统能力基本要求
梁宁老师在她的得到课程上用了5节课的内容介绍了平台产品的系统能力。作为连接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产品、人与机器...的产品,我们看到的前端的App只是我们服务显性化的一个载体。要想提供稳定可持续的服务,至少要构建一整套完整、高效、反馈、闭环的系统能力,如果能保证系统的持续、稳定输出,那么构建了稳定系统能力的任何企业,可以在系统的任意环节,进行商业化尝试。
也就是说,前台服务于用户的场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音箱、手表、戒指、冰箱、汽车等等任意的IoT设备。而后台的整体性、稳定输出能力才是保证前台这些铁盒子上运行App可以持续交互的基础,保证稳定性至少要满足:
(1)架构能力。前台产品架构,后台技术架构的能力。
(2)运营能力。持续的围绕平台定位进行高质量运营的能力。
(3)治理能力。制定规则、规则执行从而过滤平台噪音保证平台健康发展的能力。
(4)数据化的能力。即数据的存储、清洗加工的能力。
(5)模型化的能力。平台建模的能力,特别是将用户在特定场景下决策过程模型化的能力。
(6)算法化能力。平台收集、处理的数据,通过模型和算法,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
(7)程序化能力。将数据、模型、算法用计算机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
(8)产品化能力。通过计算的结果为用户匹配服务或者产品,并且通过平台App展现给用户的能力。
3、系统化思维
能够从以上八个能力出发,闭环的思考,就初步建立了系统化思维。美国计算机名人堂代表人物杰拉尔德·温伯格有一本书叫《系统化思维导论》,大致阐述了这样一种思想:我们周围充满各种各样像大象一样的系统:物理学系统、生物学系统、社会学系统、经济学系统...这些系统有各种各样的部件组成,整体超出了人们的观察能力,也超出了大脑的想象力和计算能力。我们没有任何先验的认知,无法从整体上认知系统。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成群结队、前赴后继的去感知这些系统部件,然后再进行简化。
在全知全能的观察者来看,这种简化近似非常可笑。所有的学科看到的不同系统,其实只是真实系统的投影,它们是一个整体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这些系统是开放的,相互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并且会互相影响。部件脱离了系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系统脱离了环境,将无法存续。
在系统内部,一切都有很强的联系。地球系统中,蝴蝶煽动翅膀,可能会引起暴风雨,依次类推,是否可以问问:杀死老鼠、蚂蚁这类人类所谓的害虫会对系统以及系统的部件有什么影响?
我们自己是一个系统,又生活在复杂系统组成的环境当中,如何看待这些系统,这些系统将如何改变,是每一个智能生物一直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就是系统化思维。
乔布斯说人人都要学习编程,通过编程来锻炼人的逻辑能力与系统化思维的能力。人天生是线性思维动物,但人所处的世界和人类社会是极其复杂的,没有经过长期大量训练积累的思绪都是断点的,是无法对整个世界、人类社会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的。
当你具备系统化的思维以后,再回头来看待万事万物,你会发现,科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就是简化,理解就是改变,就是超越自己。
02
系统的关键是连接
系统能力关键是连接,通过连接各部件,连接服务于人,最后通过连接给用户提供确定性,最终形成用户对产品的长期依赖。
1、连接
什么是连接?你将两个断开的绳子绑在一起,绳结就构建了这两根绳子之间的连接;打电话给家人,电话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通过微信聊天,微信构建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同样的,我们通过平台销售保险,就在保险和人之间建立了连接...微信在介绍自己定位时用了“连接一切”,也充分说明了连接的重要性。
当企业用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时,其实这里面已经形成了无数个连接:系统是由多个部件连接而成的,企业和用户通过平台连接,服务和用户也是通过平台连接...至于连接的媒介,可能是货币、可能是代码、可能是数据、也可能是账户,通过改变媒介就会导致连接的重新分配。
由于系统的复杂性,改变媒介,例如降价,很可能这一举动所处环境复杂从而导致系统整体的改变,作为价格媒介主导的平台,很多实体被牵涉其中,而且所牵涉的环境很可能没有边界,它以波纹效应的形式在近乎无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传播。当然,改变有些连接的媒介,也可能对平台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例如平台页脚的高度小了一个像素。
2、通过连接提供确定性
系统强在连接,利用系统能力给用户提供确定性,也就是通过连接给用户提供确定性。(关于确定性,请阅读这一篇:为用户提供确定性 | 保险公司互联网平台建设系列(十八))本质上,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在寻求某种确定性,确定的住所、确定的温饱、确定工作和收入、确定的刺激、确定的健康状况等,得到确定性的满足,人才会愉悦。所以,在平台设计中,任何交互行为,都要满足确定性需求。
例如,用户登录注册,可以确定的成功,不成功有确定的提示;用户购买保险,能顺利的投保支付,并受到确认投保成功的信息;用户在线问诊,一定要确定有医生解决他当下的问题等等。
人为什么如此追逐确定性呢?因为确定性能让人产生持续的依赖、可以带给人愉悦以及它可以帮人抵制恐惧。
03
效率是系统能力的核心指标
关于效率的话题,几乎每一章节都在讨论,在用户体验要素一节中,效率是串联用户体验五个层面的一条线;一个企业的系统能力,就要同时平衡好成本、质量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对平台的系统能力而言,效率是其核心指标。
雷军说过:“互联网思维里最关键的是两个点:第一是用户体验,第二是效率。”他还说过:“小米真正的护城河就是效率,而小米真正要做的就是效率革命。”
因此,如何判断系统能力高下,主要就是要看系统的效率高低。
京东2012年到2018年六年发展迅猛,关键就是建造起了物流这个核心能力,将物资速度缩短到极致,让用户产生了即时满足的快感,上午下单,下午配送小哥就到了,最近还在大力发展无人机配送,都是为了解决物流配送效率到问题。同时,京东有逐步将自己的物流业开放给平台商家和个人用户,极大的促进了销售人员的效率,上门送货的时候,也可以就近取货。同时,中国整个物流系统建设、完善,物流效率大大提升,物流成本也大大降低,这也让外卖能够快速在中国发展起来。网络上笑谈的中国新四大发明,网络购物、高速铁路、移动支付、外卖小哥,关键就是这个外卖小哥,在国外要想定个外卖,要提前几个小时,而且配送费太高,比你定的披萨还贵,这们怎么能发展的起来?中国就不一样了,定个外卖,半小时就送达,而且配送费就几块钱,赶上有活动还能有红包,当然大家都愿意用。
04
怎样建设系统能力
好产品不是一蹴而就的,平台也不是不可能是规划出来的,平台是演化出来的,因此系统能力的建设过程,就是一个系统能力演化史。
前面的章节,我们分别介绍了保险公司互联网平台建设的三种思路、一核三环规划的提出、服务核心所需的能力等,完成这一切就是平台建设、迭代与演化的过程。
PS:点击蓝色字体直达,具体请参考详细章节。
无论是人,组织还是平台,要构建系统化思考、系统知识和系统能力,关键在于每个人都身处复杂系统中,每天都和复杂系统产生无数的交互。之所以恐惧而追求确定性,也是因为物质因为不能建立对所处系统或者所处环境的有益认知。
最后,系统能力,除了在平台建设中使用,它是否可以在其它领域使用?例如一个人专业化的能力,是否是聚焦某个行业的一整套系统化的能力;人对世界的认知,是否可以用系统化的认知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