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commit 和docker build (实战使用以及区别)
还是需要从docker 三要素说起,docker的镜像和容器是指的一种实例状态,镜像运行后成为容器,也就是docker run 镜像后的状态叫容器。
1.容器保持运行状态至少需要一个工作在前台的进程。Docker容器中必须有一个前台进程,否则认为容器已经挂掉
2.镜像 docker run——>容器 这是镜像向容器转化。
3.正在运行的容器 docker commit 或者dockerfile build--->镜像,这是容器-->镜像转化和镜像-->镜像。
那么,今天要讨论的是镜像向容器转化的两种方式的实现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
首先,来观察一下几个启动的容器的状态,以更好理解上面所说的第一条。
我现在有一个容器,这个容器名称为hub.c.163.com/library/centos:7.3.1611,执行docker run命令后,生成了两个容器实例,分别名称为centos1和centos2,status栏表明是up状态,也就是运行状态,此时执行docker exec 命令进入任意一个容器,观察ps -ef 可以发现,有一个pid 为1的进程。
那么,如果在容器内没有这个pid 为1的进程,docker会认为这个容器不是在运行的,容器就会停止运行,为什么会有这个/bin/bash pid 为1的进程呢?请看下面的代码:
可以看到这个基础镜像是在另一个基础镜像的基础上 docker build 制作而成的,CMD命令会在镜像启动为容器时执行,执行的命令就是 /bin/bash、而这个命令是工作在容器的前台的哦。(前台运行就是没有&,没有nohup)。
docker commit:
在前面启动的容器centos2 这个容器,我们进入后,可以发现这个容器是没有vim命令的,那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十分的不方便,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 docker commit 先给这个容器安装vim,然后将这个容器转化为镜像,以后再使用这个新的镜像就可以直接使用vim命令 了。
1,容器必须是up状态,也就是运行状态,docker ps -a 查询即可
2,docker exec 进入这个容器,yum安装vim
3,退出容器,执行docker commit命令,具体如下:
docker commit 容器名称 新镜像名称
4, 查看是否生成新镜像
可以看到,新镜像已经生成,大小变为了332M
5,docker run 新镜像,并进入新容器,查看是否vim保留在了新镜像 centos-vim:v1.0
可以看到,新的镜像 centos-vim 确实有了vim命令,可以使用新镜像愉快的玩耍了。
6.查看新镜像的生成历史
可以看到,新镜像在原有基础镜像上增加了一层140M大小,但并不清楚具体的增加的内容。这就造成了 黑箱操作。(除非我告诉你,否则你根本不会知道这个新镜像有了什么改变)。
docker commit 的弊端:
如果是安装软件包、编译构建,那会有大量的无关内容被添加进来,如果不小心清理,将会导致镜像极为臃肿。
此外,使用 docker commit
意味着所有对镜像的操作都是黑箱操作,生成的镜像也被称为 黑箱镜像,换句话说,就是除了制作镜像的人知道执行过什么命令、怎么生成的镜像,别人根本无从得知。而且,即使是这个制作镜像的人,过一段时间后也无法记清具体在操作的。虽然 docker diff
或许可以告诉得到一些线索,但是远远不到可以确保生成一致镜像的地步。这种黑箱镜像的后期维护工作是非常痛苦的。
而且,镜像所使用的分层存储,除当前层外,之前的每一层都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换句话说,任何修改的结果仅仅是在当前层进行标记、添加、修改,而不会改动上一层。如果使用 docker commit
制作镜像,以及后期修改的话,每一次修改都会让镜像更加臃肿一次,所删除的上一层的东西并不会丢失,会一直如影随形的跟着这个镜像,即使根本无法访问到。这会让镜像更加臃肿。
docker commit的优点:
操作简单,易上手,
docker build 方式镜像生成新的镜像:
docker build的方式生成新镜像的前提条件是有一个旧的基础镜像,在此基础上通过docker build 命令执行dockerfile 文件从而生成一个新的镜像,不同于docker commit,是镜像--> 镜像的转化。当然,是否转化正确是需要将镜像 docker run起来的哦。
现在,假设需求是将之前的镜像hub.c.163.com/library/centos:7.3.1611 作为基础镜像,通过dockerfile 文件的编写,执行,生成一个新的镜像,镜像名称为centos-vim:v2.0,。
1,新建一个空文件夹,名称任意,只需要为空就好。假设名称为 make_vim 这个文件夹,进入这个文件夹,编写文件,文件名称为 centos-vimv2.0
2.centos-vim2.0 的内容如下:
3,运行build 命令,生成新镜像centos-vim:v2.0
docker build -f ./centos-vimv2.0 -t centos-vim:v2.0 .
注意,是在 make_vim 这个文件夹下执行此命令,命令最后是有一个点的哦,千万别忘了。
4 , 验证新镜像centos-vim:v2.0 是否带有vim命令
docker run -itd --name centos5 centos-vim:v2.0
[root@centos7 make_vim]# docker exec -it centos5 /bin/bash
[root@1eb659612a86 /]# whereis vim
vim: /usr/bin/vim /usr/share/vim
5,当然了,在dockerfile里,我加入了清理yum安装痕迹命令,因此,镜像要比commit 方式小一些。仅仅做一个小示例,因此dockerfile的很多功能没有演示,比如:复制宿主机的文件和文件夹到镜像内部,cmd ,entrypoint ,add,copy,export,workdir等等并没有使用。docker build -t 后面接的是新镜像的tag,-f 后面接的是dockerfile文件的名称,如果dockerfile的名称是Dockerfile,那么,可以省略-f以及其以后的内容,也就是不指定,docker会自动优先使用名称叫Dockerfile的文件构建新镜像。
Dockerfile的优点:
能够自由灵活的与宿主机联系,比如,某些配置文件在宿主机验证并使用过后很好用,那么,可以将文件copy到镜像中,(这个动作是写在dockerfile里),add 远程主机的配置文件到镜像中,定义onbuild动作等等各种灵活的功能。docker commit不能做到这些事情,因为是在一个封闭的在运行中的容器中,无法做复制拷贝宿主机文件的事情。
dockerfile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详细的构建文档,有这个文档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新构建的镜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没有黑箱操作的困扰了,后期的维护更为方便了。
后期可扩展性强,一个文件就可以在哪都可以运行镜像了。(前提有网,有安装docker环境)
Dockerfile的缺点:
编写不容易,因为需要对脚本这些比较了解,有Linux基础的人才可以编写出好用的dockerfile,上手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