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被谷歌收购的安卓,联合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营运商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共同研发改良安卓系统。2010年全球安卓开发者数量达68.9万名,同比增长241%,到2011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100.1万名,到2012年开发者数量将飙升至220.8万名。2012年,苹果全球开发者约100万名。而Linux,1993年,大约有100余名程序员参与了其内核代码编写/修改工作,其中核心组由5人组成,此时Linux 0.99的代码大约有十万行,用户大约有10万左右。到2019年,Linux 最新版本发布,有大约2500万行代码。微软的Windows Vista 大约5000万行代码, 国产的金山WPS的代码量约150万行。
反观国内其它行业,百度飞桨有535全球开发者,开源贡献者超过了15000人,整体来看,目前飞桨社区生态仅次于PyTorch,位居全球市场次席。目前,阿里云正和11000生态伙伴,服务全球28个区域的400多万商业客户和12亿用户。百度阿波罗已经汇聚了全球210家生态合作伙伴,135个国家超过80000名开发者使用阿波罗开源代码,开源代码数量超过70万。GitHub 2021年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在GitHub的贡献者数量增长迅速,贡献者人数达到755万人,仅次于美国。2020年,Gitee平台上参与开源的贡献者数量增长了50%,达到了600万,增长率达157%。Gitee平台开源代码库,达到1500万,是2013年至2018年Gitee平台开源项目的总和。因而,从全球来看,联合开源或开发者共建生态是中外科技巨头标准实践。
类似于人工智能早期的图灵测试,十年前的新能源车和无人机,几年前的无人驾驶和机器人阶段。创新者关注核心产品而非整体产品和解决方案,摒弃花里胡哨的概念和包装,聚焦品牌的方便快捷。科技品牌通过技术开创品类品牌,创造需求,引导和满足用户。智能手机和新能源车问世之前,用户并不明确自己是否有此需要,可并不影响品牌上市后的排队抢购,这恰好证明了乔布斯所说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名言。而传统行业以终端需求为驱动,先确定品类范围,然后通过终端调研,验证终端需求后完善功能,确立品牌。技术和需求的底层驱动逻辑,使科技行业和传统行业品牌运营截然不同。
类似于游戏内测的玩家,科技类企业通过点对点和特定圈层的公关推广,收集创新者的反馈意见,完成产品升级迭代和定制开发。因为是免费使用,创新者对品牌的财务价值贡献不大,但作为测试的急先锋,他们是产品完善成熟和走向更广阔市场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
科技品牌从问世到升级迭代的每一个过程,都离不开外部技术力量和生态渠道的研发共建,而传统品牌整个研发升级过程极少有外部力量的自愿免费参与。秉持共创共建精神、建设开放生态、打造共享平台,是生态发展的必经之路。面临技术的快速迭代和需求的日新月异,共同努力、共享信息的紧迫性显而易见,搭建和使用开放生态是一种加速专业知识价值化创造,避免基础错误发生的高效方式。开放生态平台将行业专家、各行业专业人员、开发者和科学家等聚集在一起的力量和潜力无限,通过各方能力和资源进行共享与优化配置,在机制的保障之下形成生态命运共同体,进行有机高效协作、发挥优势,实现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实现生态系统整体价值提升,并有效防范风险,实现共荣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