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疫情爆发以来,过得挺充实,天天学习,乐此不疲。 可惜就是把实习工作给戳脱了,不然就完美。触了java三年多,大部分知识自学,一直听说...
背景说明: 首先,本个小demo并不是我自己写的,说是小demo,实际也不小,总共的代码量有3兆多
本篇的代码来自于一个Windows下线程池的实现(c++),同时,由于我的开发环境是clion+cmake,不是用
花了一段时间吧nanomsg的源码给编译了一遍,同时对里面的主要的协议进行了调试。 由于该项目是c写的,发现可读性太差了,调试了
本篇,纪录一个在 windows上使用 socket进行通信的例子,代码源自于网上。由于时间过去挺久了,当时我也没有加书签,现在暂时还不好找出处。 文中给出一些关键代码片段,一方面用于巩固我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用于纵向的技术对比,加深理解。完整的地址在这里:地址。 首先看看项目结构:服务端的关键代码:int main(){ //加载Winsock库,初始化so...
本篇文章的源码同样来自网络上,自己稍加整理,并做一下源码方面的分析。本例子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理解http服务器,另一方面,是作为学习流操作的NIO模型层次。地址在这里:地址。 代码结构如下:首先,定义两个结构体,用于存储 接收的socket链表,以及存储 与当前socket绑定的 thread链表://标识客户端的节点 链表typedef struct _NODE...
列个提纲,方便回顾与寻找! 1.时间上的差别; 2.逻辑范围(包含与被保护); 3.强制类型转换不同; 4.标准输入输出不
因为自己没有在实际的场景中用过消息队列,因此长期都比较好奇。这段时间正好有空余时间看一看相关的源码。 在网络上搜索了一圈,加上最近在学习c++,便找到了一个叫做ZeroMQ的项目,听说挺出名的,可惜 没找到地址,不过找到了它的作者用c重构的版本——nanomsg。 于是就开始操作了。 这个项目蛮大,看了时间跨度在两年多,支持windows与unix系统。 由于我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