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
之前讲过linux系统如何识别新增的硬盘,在实际的运维工作中,经常需要对运行并承载着业务的linux系统增加一块新的硬盘,目的是扩大系统的磁盘容量,一般来说增加了新的硬盘之后重启服务器即可识别,但是很多时候为了不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是不允许将系统关机的。所以就有了我下面要讲的知识点,如何在系统运行的情况下为系统新增硬盘并识别到它。
先说一个简单的方法,增加完新硬盘之后只需执行“partprobe”命令即可,但是很奇怪的是我的这个环境执行这个命令不生效,我在网上看了很多网友的评论,也有我这种情况的,原来是版本所致,所以我使用了下面的这种方法。
方法见《Linux之如何识别系统新增的硬盘》,今天要继续讲Linux的面试题批注,如果大家对这份面试题有兴趣,大家可以看看《Linux运维常见面试题汇总》和 《Linux之常见面试题知识点批注(二)》,前者是纯粹的面试题(转载内容,记得给原作者点赞哦),后者是我对这份面试题做的批注,主要是相关的知识点拓展,可以把后者当成一份答题资料来看。
知新:
今天继续讲面试题填空题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41. 在Linux 系统下,第二个IDE 通道的硬盘(从盘)被标识为sdb 。
批注:
我们知道个人计算机的常见磁盘接口有两种:SATA和SAS。目前主流的是SATA.为什莫要提到这个???因为大部分的时候,大家用的都是虚拟机,这些虚拟机使用的虚拟磁盘接口并不是正规的磁盘接口,这时也就有了虚拟机中的磁盘命名规则。举个例子,物理环境中大概使用的都是/dev/sd[a-p]这种磁盘文件名,但是在虚拟环境中可能会使用/dev/vd[a-p],这就是区别。
我们看一道题,做完之后你就明白了!!!
假设你的PC上有两个SATA和一个USB磁盘,而主板上有六个SATA插槽,这两个SATA磁盘分别安插在SATA1和SATA5的插槽上,请问这三个磁盘在Linux中的文件名是什么?
答案:1、SATA1插槽上的文件名:/dev/sda 2、SATA5插槽上的文件名:/dev/sdb 3、USB磁盘(系统启动完成后才被系统识别):/dev/sdc
有没有感觉很简单,很有意思。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为什SATA5的文件名不是/dev/sde,它不是插在第五个插槽上吗??我来为大家解释。因为命名的规则是根据系统检测到的顺序来决定设备文件名 ,并不是根据实际的插槽顺序来决定的。
42. 当系统管理员需升级内核版本和改变系统硬件配置时,应重新编译内核 。
批注:
为什么重新编译内核?编译的原因:
1.支持新安装的硬件设备:比如您刚买了一块新的声卡,但是当前的内核没有提供其驱动,而新版本内核可以驱动该声卡。
2.运行一个程序,但是操作系统不支持该程序需要的功能。
3.某个用户需要的内核功能。用户希望对内核进行优化,自己定制编译的内核运行更快(具有更少的代码)。
4.内核升级(驱动、BUG、意愿、功能、安全、有时间进行升级)。
但是如果只是想给内核加上很少数量的功能的话,建议没有必要进行编译
43. 当LAN 内没有条件建立DNS 服务器,但又想让局域网内的用户可以使用计算机名互相访问时,应配置/etc/hosts 文件。
批注:
44. 在vi 编辑环境下,使用Esc 键 进行模式转换。
45. 将/home/stud1/wang 目录做归档压缩,压缩后生成wang.tar.gz 文件,并将此文件保存到/home目录下,实现此任务的tar 命令格式tar -zcvf /home/wang.tar.gz /home/stud1/wang 。
批注:
tar命令常用于打包,只有加上-c参数时才具备压缩效果,常用的命令组合方式为 “tar -cvf 压缩后文件名 原文件1 原文件2 ”,比如:tar -cvf yasuo.jar wenjian1 wenjian2 . linux主要有三种压缩方式:1.gzip(tar命令后加上 -z参数):是公认的压缩速度最快,压缩大文件的时候与其他的压缩方式相比更加明显,历史最久,应用最广泛的压缩方式2.bzip(tar命令后加上 -j参数):压缩形成的文件小,但是可用性不如gzip 3.xz(tar命令后加上 -J参数):是最新的压缩方式,可以自动提供最佳的压缩率.所以如果想要使用某一种压缩方式,只需要加上相应的参数即可,如压缩成gzip格式,使用命令 tar -zcvf yasuo.jar wenjian1 wenjian2 即可。
46. 在使用手工的方法配置网络时,可通过修改/etc/HOSTNAME 文件来改变主机名,若要配置该计算机的域名解析客户端,需配置/etc/resolv.conf 文件。
批注:
/etc/resolv.conf是DNS客户机配置文件,用于设置DNS服务器的IP地址及DNS域名,还包含了主机的域名搜索顺序。,该文件是由域名解析 器(resolver,一个根据主机名解析IP地址的库)使用的配置文件。它的格式很简单,每行以一个关键字开头,后接一个或多个由空格隔开的参数。
以下是我打开/etc/resolv.conf所得的内容:
解析:
nameserver //定义DNS服务器的IP地址
domain //定义本地域名
search //定义域名的搜索列表
sortlist //对返回的域名进行排序
最主要是nameserver关键字,如果没指定nameserver就找不到DNS服务器,其它关键字是可选的。nameserver表示解析域名时使用该地址指定的主机为域名服务器。其中域名服务器是按照文件中出现的顺序来查询的,且只有当第一个nameserver没有反应时才查询下面的nameserver,一般不要指定超过3个服务器。
47. 启动进程有手动启动和调度启动两种,其中调度启动常用的命令为 at 、 batch和 crontab
批注:
其实这个调度启动就是计划任务。关于linux的crontab任务我在《Linux的crontab任务》中有讲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48. test.bns.com.cn 的域名是bns.com.cn ,如果要配置一域名服务器,应在named.conf
批注:
在Linux系统下DNS客户端会用到/etc/resolv.conf文件,控制转换程序使用DNS解析主机名使用的方式,它可以明确地定义系统的配置;在Linux系统下DNS服务器的配置文件是/etc/named.conf。
49. Sendmail 邮件系统使用的两个主要协议是:SMTP 和 POP ,前者用来发送邮件,后者用来接收邮件。
批注:
SMTP 的全称是“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输邮件的规范,通过它来控制邮件的中转方式。而POP用于接收邮件。
50. DHCP 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简称,其作用是:为网络中的主机分配IP 地址 。
批注: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通常被应用在大型的局域网络环境中,主要作用是集中的管理、分配IP地址,使网络环境中的主机动态的获得IP地址、Gateway地址、DNS服务器地址等信息,并能够提升地址的使用率。
DHCP有三种机制分配IP地址:
1) 自动分配方式(Automatic Allocation),DHCP服务器为主机指定一个永久性的IP地址,一旦DHCP客户端第一次成功从DHCP服务器端租用到IP地址后,就可以永久性的使用该地址。
2) 动态分配方式(Dynamic Allocation),DHCP服务器给主机指定一个具有时间限制的IP地址,时间到期或主机明确表示放弃该地址时,该地址可以被其他主机使用。
3) 手工分配方式(Manual Allocation),客户端的IP地址是由网络管理员指定的,DHCP服务器只是将指定的IP地址告诉客户端主机。
三种地址分配方式中,只有动态分配可以重复使用客户端不再需要的地址。
51. rm 命令可删除文件或目录,其主要差别就是是否使用递归开关-r。
52. mv
批注:
53.路由选择 协议(RIP)的跳数表示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通过的网关 数,RIP 接受的最长距离是15
54. ping 命令用于测试网络的连通性,ping 命令通过ICMP 协议(internet 控制信息协议)来实现。
55. 用>>
批注:
已经将ls的输出结果重定向到“shishi”这个文件中了
56. 增加一个用户的命令是:useradd 。
57.进行字符串查找,使用grep 命令。
58. 使用* 每次匹配若干个字符。
59./sbin 目录用来存放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
关于这套面试题的填空题部分就暂且讲到这里,接下来会给大家讲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请看《Linux之常见面试题知识点批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