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abstract
  • 一元二次方程
  • 求根公式
  • 一元二次函数
  • 最简单类型一元二次函数
  • 抛物线形状
  • 函数平移规律
  • 一元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
  • 形式转换
  • 配方👺
  •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
  • 判别式
  • 一元二次式或函数的配方
  • 顶点(对称轴和最值)
  • 根和零点
  • 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 推导1
  • 推导2
  • 公式中的分母
  • 应用
  • refs


abstract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性质,其核心公式如下,便于查阅
  1. 配方公式: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02=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03👺
  • 对于具体的一元二次多项式,最常用的情形是:当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04时,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05=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06
  • 在某些类型的积分中,将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式配方,能够使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07类型的积分容易进行
  • 也可以用来证明柯西不等式
  1. 顶点: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08,对称轴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09,最大值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0
  •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需要记住主要是判别式和求根公式,以及韦达定理,方程的配方法不常用
  1. 判别式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1
  2. 求根公式: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2=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3
  3. 根与系数关系(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4;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5
  • 特别的,当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6,则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7,这个唯一实根恰好就是对称轴坐标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8
  • 一元二次方程性质
  • 一元二次多项式配方

一元二次方程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quadratic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9

其中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0 是二次项,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1 是二次项系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2 是一次项,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3 是一次项系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4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root)。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主要有3类: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 配方法是最基础的方法,主要用于证明和推导
  • 其中公式法最适合程序设计,实际解一元二次方程也很常用;
  • 因式分解法主要针对一些特殊类型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比较快(虽然通用性不足,但是实际遇到的一元二次问题却很有效,特别方程被设计为整数解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利用此方法构造一些具有指定解的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要先配方,再降次;通过配方法可以推出求根公式,公式法直接利用求根公式解方程;因式分解法要先将方程一边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相乘,另一边为0,再分别使各一次因式等于0.

配方法、公式法适用于所有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在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时比较简便.

总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二次方程化为一次方程,即降次.

求根公式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在实数和复数范围内的解集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1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3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4都是实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8时,关于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9的方程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30称为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实数范围内的解集: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31,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32(1),当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33时无实数解

方程在复数范围内总是有解的,而且:

  1.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34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35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36时,方程有两个互为共轭虚数根

对于求根公式(1),当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33时可以将解进一步变形,其中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38=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39,从而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40=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41

一元二次函数

  • 二次函数(英语:quadratic function)表示形为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42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43,且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44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45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46是常数)的多项式函数
  • 其中,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47为自变量,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48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49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50分别是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 二次函数的图形是一条主轴平行于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51轴的抛物线。
  • 二次函数表达式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52的定义是一个二次多项式,因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53的最高幂次是2。

最简单类型一元二次函数

顶点是原点的一元二次函数是最简单类型的二次函数形如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54,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55;

其他类型的二次函数可以通过对应的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54进行平移得到

抛物线形状

  • 一般地,抛物线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57 的对称轴是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58 轴,顶点是原点。当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59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当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60
  • 对于抛物线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57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62
  • 对于更一般的抛物线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63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64,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65,其形状和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66一样,只是位置不一样,通过平移两个函数图像可以重合
  • 总之二次函数抛物线的形状取决于二次项系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44(包括开口形状和朝向方向)

函数平移规律

  • 函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68平移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69个单位后得到的新函数的表达式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70可以归纳为: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1. 向左平移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1=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2
  2. 向右平移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1=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74
  3. 向上平移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1=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76
  4. 向下平移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1=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78
  • 推导
  • 向左移动公式:设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9上的任意一点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80,则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9平移后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82点被移动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83,新函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1满足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85=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9;用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87代替其中的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47,得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89
  • 类似地可以推出其他函数平移公式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90时,向左移动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48个单位相当于向右移动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92个单位,套用第2个公式,即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1=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94=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95=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2
  • 所以无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48取何值,向左移动的公式总是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1=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2,其余公式类似地在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48取任何值时成立
  • 现在,以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68=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02为例(其顶点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03),若我们要将函数移动到以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04为顶点的新函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70,则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70的解析式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07,则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1=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09=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10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11,则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1=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13=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10
  • 由此可见,无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15取何值,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1=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10
  • 反之,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18这函数表达式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以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04为顶点的抛物线

一元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

任何一个一元二次函数都可以表示为一般式和顶点式,一般式最为常见,而顶点式最容易看出顶点,因此容易绘制草图(开口朝向,顶点,对称轴);而两点式容易看出函数和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9轴的交点

  • 一般式: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21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44,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45,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46 为常数,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25)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50是抛物线和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51轴的交点纵坐标
  • 对一般式进行配方可以得到顶点式: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03=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29
  • 顶点式: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64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44,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32,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33 为常数,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25)
  • 其中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35 是抛物线的顶点,且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36对称轴,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37是函数的极值
  • 只要知道函数的顶点,就可以确定顶点式中的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38,再知道其余任意一点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39就可以确定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40
  • 对于一般式转换为顶点式后,顶点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41
  • 两点式: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42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43,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44 是二次函数与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47 轴交点的横坐标,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46)
  • 复数域内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47的两个复数根设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48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49,我们可以把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50因式分解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51
形式转换
  • 把一般形式转换成因子形式时,我们需要用求根公式来算出两个根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52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53,或是利用十字交乘法(适用于有理数)。
  • 把一般形式转换成标准形式时,我们需要用顶点公式或者配方公式。
  • 把因子形式(交点式)转换成一般形式时,我们需要把两个因式相乘并展开。
  • 根据交点式直接得出一般式,关键在于求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54的表达式
  • 先考虑一般式的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55和函数的两个零点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56的关系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9=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02=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59
  • 考虑到韦达定理:分别可以推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55关于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56的表示式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62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63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64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65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63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67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9=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69=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70(1)
  • 直接展开顶点式整理可得到一般式的各个系数
  • 或者根据乘法因式展开以及组合数直接确定展开后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71的系数和常数项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72=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73=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74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75=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76=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77
  • 上述两个式子揭示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分别变形可得: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78=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79;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80
  • 例如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81=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82=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83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84=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85(2)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86;用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87也可以推得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88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89;用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90以及上一步中的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91也可以推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92
  • 由两个根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93求顶点坐标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04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79=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69=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97(3)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15:代表了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因此两根的平均数即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199,对式(1)套用对称轴公式得出同样结论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37:推导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37的表达式有多种方法
  1. 比较顶点式和交点式的常数项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02后可得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03=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04=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05=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06=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07=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08
  2. 或者根据式(1)的结论套用顶点公式可以分别得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09关于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10的式子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11,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12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13,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14
  • 可得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15,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16
  1. 还有更直接的方法:将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17带入到一元二次函数中计算得到的结果就是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18,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18=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20=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08

配方👺

一元二次式配方的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22,或者说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23=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24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

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可以看出,配方是为了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写成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9

移项,得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26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27

配方,得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28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29(1-1) 这个式子就是配方结果,未知数出现的位置被集中起来

因为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8,所以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31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不常用,它的进一步推导得出的公式法才是比较常用的,配方法主要用来推出公式法,但是不直接使用,解方程的速度上是慢于公式法的

然而一元二次式的配方是比较重要的,和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类似,但是有所区别,一元二次是配方可以推出一元二次函数顶点公式,又比用于如证明柯西不等式等

判别式

一般地,式子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32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30 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34示它,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35

式子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35

(1)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37

这时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38,由式(1-1)得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39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40

合并来写就是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41=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42

(2)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43

这时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44,由式(1-1)可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45

(3)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46

这时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47,由式(1-1)可知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48,而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9 取任何实数都不能使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48,因此方程无实数根。

总之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34和0比较的结果决定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数目(对于复数域,无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34取何值,总有2个根(复数根))

一元二次式或函数的配方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53化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54的形式(顶点式) 就是配方的目的

  • 这种形式的式子容易看出该函数的对称轴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55,顶点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56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57=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58=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59=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60=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61
  • 因此配方公式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62=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61,(3)且对于顶点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56,有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65,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66
顶点(对称轴和最值)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21
  • 可见,二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58的对称轴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69,最值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70,顶点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71=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72

例: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73,套用配方公式: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74=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75,顶点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76

根和零点

  • 如果令二次函数的值等于,则可得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式、二次方程式: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77。该方程的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或对应的一元二次函数的零点

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是韦达定理的特殊情形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78的根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79,则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4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15
  • 该关系在复数域内都成立,详见多元多项式和韦达定理
推导1

根据求根公式可知,
$x_1=\frac{-b+\sqrt{b^2-4ac}}{2a}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82x_2=\frac{-b-\sqrt{b^2-4ac}}{2a}$
由此可得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83
因此,方程的两个根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84和系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85有如下关系: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86

推导2

推导1是中学中的方法,虽然容易理解,但是局限性比较大,不容易做推广,求根公式不是证明韦达定理的必须品(特别是5次以上的一元方程没有求根公式)

高等代数中介绍了更一般的韦达定理(描述了一元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87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已经超过中学数学的一般要求

对于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88次的情况的证明前面的章节已给出.

公式中的分母

  • 一元二次方程或函数的相关公式有2个分母: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89:求根公式的分母;对称轴公式分母;两个之和公式的分母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90:顶点的纵坐标公式

应用

  • 已知抛物线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91,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92,经过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93,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94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95分别位于抛物线对称轴的两侧,且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96,则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97的取值范围是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98
  • 分析:含有多个参数,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考察了如下内容
  • 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对称轴);
  • 不等式的基础性质;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
  • 分类讨论的思想和计算能力
  • 解:容易得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99=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300
  • 考虑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95位于对称轴两侧,从而讨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95一左一右和一右一左的情形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303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304,结果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305,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306无解,此种情形被排除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307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308;结果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309(1)
  • 再考虑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296,将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295代入到抛物线: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312=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多项式_313;而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314=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315,化简为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316,即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317(2)
  • 由(1,2),解不等式组得答案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_一元二次方程_318

re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