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分享了全国DEM数据,还是有小伙伴想了解快速的做法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下,使用 镶嵌数据集 来管理DEM数据。
什么是镶嵌数据集?
是一种数据模型,用来管理海量影像的。影像数据可以存储在本地磁盘、服务器或是云上,镶嵌数据集可以读取这些影像数据,把他们动态的拼在一起,还可以运用函数做一些运算,比如裁剪,计算植被指数NDVI等。这里的读取,不是把影像拷贝到镶嵌数据集中,只是引用影像的路径。当影像到其他服务器了,可能就读不到数据了,可以修复下镶嵌数据集引用影像的路径。
镶嵌数据集可以管理连续的数据范围、也可以管理不连续的。
注意:以下流程仅适用于管理DEM的流程。镶嵌数据集还可以管理遥感影像、科学数据集NetCDF、无人机影像等等,但是流程上会有不同,也稍有复杂。不要觉得镶嵌数据集很简单,照着这个流程做一下就了解了,还是有很多坑的。我会逐步将整理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解压数据
数据是.7z压缩方式,数据量大概是9个G,需要先对数据解压。数据是分幅存储在不同的文件夹中的,我直接搜索了.7z,选中所有数据,将数据批量解压到一个新建的名为DEM处理的文件夹中。
构建金字塔和统计数据
构建金字塔是为了提升显示效率,计算统计数据是为了提升渲染效果。DEM之后还要用于计算,所以压缩方法采用无损压缩LZ77格式,也就是压缩后栅格值不会发生变化。
创建镶嵌数据集
DEM是WGS1984坐标系的,所以新建镶嵌数据集时,采用WGS1984坐标系。不使用动态投影,数据显示时速度也快。
在【分析】选项卡,红箱子工具中,搜索【创建镶嵌数据集】,即可找到这个工具。
添加数据到镶嵌数据集
输入数据选择文件夹,添加解压后数据所在的文件夹DEM处理。这里也支持添加多个文件夹。其他都默认,这里不需要计算统计值、金字塔、概视图。
运行完成后,结果如下:
小比例尺下看不到DEM,这是正常现象。大比例下查看是灰色的,原因是整个镶嵌数据集的统计数据不正确。
(可选)计算镶嵌数据集的统计数据
为整个镶嵌数据集计算统计数据。
之所以说这步可选,是因为:若是需要构建概视图,则不需要先计算统计数据。因为构建概视图时,会自动计算镶嵌数据集的统计数据。
概视图类似金字塔,也是为了提高显示效率。金字塔是针对单幅数据的,概视图可以针对多幅数据的。以下是官方文档中的图示:
构建后,结果如下:
构建概视图
DEM数据在小比例尺下不显示,是正常现象,也是为了提高显示效率而设计的。可以通过构建概视图解决这个问题。
结果如下:
(可选)导出数据
我们直接使用相关函数计算坡度、坡向等。计算的结果是存储在内存中,要保存,可以右键,导出。
要导出DEM,可以使用工具【复制栅格】。注意Nodata值的设置。
最后说下大致的时间。我的笔记本是T440P,i7,16G内存。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