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商业格局
文/王易见
经济危机已经渗透到了商业的各个角落,在全球大环境趋于不振的今天,很少有行业能独善其身。而不同的行业在金融危机下会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在此,我们不妨列出一些来做简要分析。
一, 房地产业
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正是因美国经济下滑而导致房地产业不景气,致使房产价值不断缩水,甚至成为负资产,很多人因此无法偿还按揭贷款,从而破坏了金融食物链中的第一环,危机就像多米诺骨牌那样爆发出来,无论是两房还是雷曼,都成为这场危机的牺牲品,只是他们处于不同的链条而已。
深圳一带的断供事件同样引人关注,不过我们不用担心房产的低迷会带来像次贷危机那样的金融风暴,尽管银行和地产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房产的低迷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不过中国的金融创新并非美国那样发达,波及范围有限,同时银行之前几次提高准备金率已经极大规避了风险。
拐点论证明房价不可能一直呈高速增长的态势,尽管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消费力量完全赶不上房价增长的速度,所以房价会有所回落,而一旦房价回落,必将加大购房者的观望情绪,从而使房地产行业雪上加霜,而一批无法支撑的房地产商,必然会在寒冬中倒下。
二, 金融领域
全世界主要股指都因金融危机而遭受重创,股指的高低反应的是资本市场信心的大小,金融危机尚未见底,重塑信心就成了一句空话。美国的金融危机印证了一个客观事实,所谓的金融创新不过是一场带有欺骗性质的游戏而已,拿美国的某些金融产品来说,其收益是有限的然而风险却无限的(比如看涨期权),只不过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欣欣向荣”并未把这种风险暴露出来而已。
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已经让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相继倒下或是被并购,另外两家高盛和摩根也谋求向商业银行转型。这说明美国如此发达的金融体系在金融风暴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不过挑战总是和机遇并存,日本金融巨头抄底华尔街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无论成败,其经验教训都值得中国学习。因为,无论从招行收购永隆银行,还是平安收购富通,都暴露了一点,中国的金融巨头走出海外仍需时日,也许此次金融风暴是个比较好的学习机会。
在全球股市普遍下跌的情况下,国内股市却独善其身,相继收复1800点1900点2000点三个关口,不过这只是短期的政策刺激作用,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之下的表现才是决定股市走势的根本因素。
三,风险投资
金融危机到底是风险投资的春天还是冬天?这个问题似乎有了比较清晰的答案,眼下的VC面临两重困难,一是募集资金的困难;二是套现的困难。所以,一向风光的VC在金融危机之下日子也不会好过。
现在的创业项目很难从VC那儿拿到资金,同时VC也承认为了尽量规避风险,无论项目的要求、估值都会与以往有所不同。事实上,金融危机有助于为风险投资筛选出高质量的项目,这对VC也不全是坏消息。
这对中小企业固然不是一个好消息,而且除了风险投资,银行等机构也紧缩银根,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家都非常注重风险的规避。
四, 互联网(请参考以前的系列文章)
互联网方面,电子商务受到的影响最大。马云提到的过冬论不无道理,在金融危机、美元贬值等一系列负面因素的影响下,一大批中小企业相继倒下,以中小企业为本的电子商务固然会受到很大影响。
唯一的办法是将市场转向国内,利用内需拉动中小企业的盈利,这也阿里巴巴出台过冬策略以及大淘宝策略的原因了,目的就是为了把市场引向国内,通过国内需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品牌广告方面应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搜索广告的影响会大一些,因为前者主要针对大客户,而后者主要针对中小客户。另外,网游方面几乎不会受到影响。
视频网站会不会倒下?很难说,这主要看各家对成本的控制以及市场开拓的能力。
我的博友群:74557790
本文作者王易见,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