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接触了线程和进程,今儿个简单总结一下进程和线程的区别与联系。

1.进程

计算机系统层面理解:进程就是一个程序中执行的实例。每一个进程都有它自己的地址空间,包括文本区域、数据区域和堆栈。文本区域存储处理器执行的代码,数据区域存储变量和进程执行期间是使用的动态分配的内存,处理器好像是无间断的执行我们的指令,我们程序中的代码和数据好像是系统内存中唯一的对象。

用户运行自己的程序,系统就创建一个进程,并为它分配资源,包括各种表格、内存空间、磁盘空间、I/O设备等。然后,把该进程放人进程的就绪队列。进程调度程序选中它,为它分配CPU以及其它有关资源,该进程才真正运行。所以,进程是系统中的并发执行的单位。

2.线程

线程是进程中执行运算的最小单位,亦即执行处理机调度的基本单位。打个比喻:进程是一个总的任务,可以把总的任务分成一个个小的任务,那么线程就是一个个小的任务,线程可以在处理器上独立调度执行,这样就可以利用多个处理器并行的执行线程,从而更加充分的发挥多处理器的功能。

3.引入线程的好处

(1)易于调度。

(2)提高并发性。通过线程可方便有效地实现并发性。进程可创建多个线程来执行同一程序的不同部分。

(3)开销少。创建线程比创建进程要快,所需开销很少。。

(4)利于充分发挥多处理器的功能。通过创建多线程进程(即一个进程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线程),每个线程在一个处理器上运行,从而实现应用程序的并发性,使每个处理器都得到充分运行。

4.进程和线程的联系

(1)一个线程只能属于一个进程,而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但至少有一个线程。线程是操作系统可识别的最小执行和调度单位。

(2)资源分配给进程,同一进程的所有线程共享该进程的所有资源。(不同的进程不共享资源) 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共享代码段(代码和常量),数据段(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扩展段(堆存储)。但是每个线程拥有自己的栈段,栈段又叫运行时段,用来存放所有局部变量和临时变量。

5.线程与进程的比较

1.调度

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和独立调度、分派的基本单位都是进程。而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则把线程作为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而把进程作为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使传统进程的两个属性分开,线程便能轻装运行,从而可显著地提高系统的并发程度。在同一进程中,线程的切换不会引起进程的切换,在 由一个进程中的线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中的线程时,将会引起进程的切换。

2.并发性

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而且在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亦可并发执行,因而使操作系统具有更好的并发性,从而能更有效地使 用系统资源和提高系统吞吐量。

3.拥有资源

不论是传统的操作系统,还是设有线程的操作系统,进程都是拥有资源的一个独立单位,它可以拥有自己的资源。一般地说,线程自己不拥有系统资源(也有一点必不可少的资源),但它可以访问其隶属进程的资源。亦即,一个进程的代码段、数据段以及系统资源,如已打开的文件、I/O设备等,可供问一进程的其它所有线程共享。

4.系统开销

由于在创建或撤消进程时,系统都要为之分配或回收资源,如内存空间、I/o设备等。因此,操作系统所付出的开销将显著地大于在创建或撤消线程时的开销。类似地,在进行进程切换时,涉及到整个当前进程CPU环境的保存以及新被调度运行的进程的CPU环境的设置。而线程切换只须保存和设置少量寄存器的内容,并不涉及存储器管理方面的操作。可见,进程切换的开销也远大于线程切换的开销。此外,由于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具有相同的地址空间,致使它们之间的同步和通信的实现,也变得比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