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应用场景

  •   根据临床诊断进行编码
  •   根据疾病编码优化主诊断及次诊断
  •   进行DRGs/DIP预分组,避免编码低套,使医疗收入最优化
  •   验证编码之间及编码与病案之间一致性

2.    编码原则

  •   建立多组编码体系,如临床版ICD10,医保版ICD10等;
  •   构建ICD10第三卷索引表;
  •   建立语义库(含概念、术语、关键词、同义词等内容);
  •   建立解剖部位模型树;
  •   建立病因、病理关系模型或知识图谱;
  •   针对每种编码体系,建立每个编码对应疾病名称的语义解析模型,包括分类轴心关系、编码原则、优先次序、编码步骤及特例处理等;
  •   进行临床诊断和疾病名称中文字归一化处理,如“I/1/一/①”统一为“1”等;
  •   匹配处理,包括完全匹配和历史数据匹配;
  •   进行关键词抽取,依据编码体系进行编码处理;
  •   进行人工核对处理,并记录入历史数据。

3.    编码体系处理

  •   提取主导词和关键词,按照第三卷索引相关编码;
  •   依据第三卷索引结果判断强烈优先分类和一般优先分类,以及纳入附加码的最后分类;
  •   按照普通章节编码体系处理编码;
  •   按照特殊情况案例和说明处理特殊情况。

4.    优化主次诊断

见《主要诊断选择案例》一书。

5.    DRGs/DIP预分组

根据病案首页与电子病历中的信息,结合当地医保政策,对并案进行DRG的预入组分类,供医生参考;结合当地医保政策,在同一病案能合规地归入多个DRG分组时,推荐最优分组。

  •   构建不同统筹区DRGs/DIP分组及分组器;
  •   建立不同统筹区DRGs/DIP分值表及计算规则;
  •   构建DRGs/DIP入组优化原则及推荐算法。

 

6.    编码与病案一致性

校验住院病案中是否有互相冲突的信息,例如主诊断与手术操作的一致性,如有冲突,则会提示医生进行修改。

  •   构建主要诊断与手术操作关系;
  •   构建主要诊断/手术操作与病理报告关系;
  •   构建主要诊断/手术操作与患者基本信息关系;
  •   构建主要诊断/手术操作与科室/医生关系;
  •   构建主要诊断/手术操作与耗材、药品等费用关系;
  •   构建特殊情况关系;
  •   建立算法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