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perty预编译指令的作用是自动声明属性的setter和getter方法。
- @synthesize 创建了该属性的访问代码
- 功能:让编译好器自动编写一个与数据成员同名的方法声明来省去读写方法的声明。
- 在Objective-C的ARC模式中,
id obj1 = [[NSObject alloc] init];
- 这里虽然没有显示的声明为__strong,但是Objective-C默认声明的一个对象就为__strong,即:
id obj1 = [[NSObject alloc] init];
- 和
id __strong obj1 = [[NSObject alloc] init];
- 是等价的。
- 在强引用中,有时会出现循环引用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弱引用来帮忙(__weak)。
- 强引用持有对象,弱引用不持有对象。
- 强引用可以释放对象,但弱引用不可以,因为弱引用不持有对象,当弱引用指向一个强引用所持有的对象时,当强引用将对象释放掉后,弱引用会自动的被赋值为nil,即弱引用会自动的指向nil。
- 下面用代码来说明:
//
// main.m
// ARC中的强引用和弱引用
//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
id __weak obj0 = nil;
if (YES) {
id obj1 = [[NSObject alloc] init];
obj0 = obj1;
NSLog(@"obj0: %@", obj0);
}
NSLog(@"obj0: %@", obj0);
}
return 0;
}
/*
* 输出结果
* obj0: <NSObject: 0x1003066c0>
* obj0: (null)
*
* 因为obj1生成的默认的为强引用(__strong),在超出if的作用域之后,obj1所持有的对象被释放,
* obj0为弱引用,所以obj0不持有对象,在obj1对象释放后,obj0自动的被赋值为nil
* 弱引用的特性是,不持有对象,即便是写成id __weak obj1 = [[NSObject alloc] init];
* 此代码系统会给与警告,因为这里obj1被声明成弱引用,那么在赋值之后,alloc出来的对象会被立即释放。
*/
3、点表达式,可以用来访问对象,类似C语言的结构体访问。
- 点表达式出现在等号的左边,该变量名称的setter方法将被调用;点表达式出现在等号的右边,该变量名称的getter方法将被调用。
-
Category模式用于向已经存在的类添加方法从而达到扩展已有类的目的,在很多情形下Category也是比创建子类更优的选择。
-
新添加的方法同样也会被被扩展的类的所有子类自动继承。
-
当知道已有类中某个方法有BUG,但是这个类是以库的形式存在的,我们无法直接修改源代码的时候,Category也可以用于替代这个已有类中某个方法的实体,从而达到修复BUG的目的。
-
然而却没有什么便捷的途径可以去调用已有类中原有的那个被替换掉方法实体了。
-
需要注意的是,当准备有Category来替换某一个方法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实现原来方法的所有功能,否则这种替代就是没有意义而且会引起新的BUG。
-
和子类不同的是,Category不能用于向被扩展类添加实例变量。
-
Category通常作为一种组织框架代码的工具来使用。
-
4.1 Category的用途:
- 在不创建继承类的情况下实现对已有类的扩展。
- 简化类的开发工作(当一个类需要多个程序员协同开发的时候,Category可以将同一个类根据用途分别放在不同的源文件中,从而便于程序员独立开发相应的方法集合)。
- 将常用的相关的方法分组。
- 在没有源代码的情况下可以用来修复BUG。
-
4.2 Category的用法
- 在Obj-C中,声明某一个已有类的Category扩展的方法如下:
@interface ClassName (CategoryName) -methodName1 -methodName2 @end
- 上面的声明通常是在.h文件中,然后我们在.m文件中实现这些方法:
@implementation ClassName (CategoryName) -methodName1 -methodName2 @end
- 我们创建一个iOS Single View Applciation名为CategoryExample。然后为创建一个NSString类的category扩展。File->New->File然后选择 Cocoa Touch Objective-C category.命名为ReverseNSString.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固定格式ClassName+CategoryName的.h和.m文件。
- 声明Category
- 打开NSString+ReverseNSString.h文件,在里面添加如下代码: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erface NSString (ReverseNSString) + (NSString*) reverseString:(NSString*)strSrc; @end
- 实现Category
- NSString+ReverseNSString.m文件中实现reverseString方法:
#import"NSString+ReverseNSString.h" @implementationNSString (ReverseNSString) + (NSString*)reverseString:(NSString*)strSrc { NSMutableString *reversedString = [[NSMutableString alloc]init]; NSInteger charIndex = [strSrc length]; while (charIndex > 0) { charIndex--; NSRange subStrRange =NSMakeRange(charIndex, 1); [reversedString appendString:[strSrcsubstringWithRange:subStrRange]]; } return reversedString; } @end
- 剩下的工作就是验证我们的Category了,在view中添加一个按钮ReverseString,并设置相应的action方法为reverseString.在view上再添加一个label,命名为myString,默认值是”HelloCategory Design Pattern!”。点击按钮反转这个字符串。主要代码如下:
- (IBAction)reverseString:(id)sender { NSString *test = [NSStringreverseString:_myString.text]; _myString.text = test; }
-
4.3 代码组织
- Category用于大型类有效分解。通常一个大型类的方法可以根据某种逻辑或是相关性分解为不同的组,一个类的代码量越大,将这个类分解到不同的文件中就显得越有用,每个文件中分别是这个类的某些相关方法的集合。
- 当有多个开发者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时,每个人所承担的是单独的cagegory的开发和维护。这样就版本控制就更加简单了,因为开发人员之间的工作冲突更少了。
-
4.4 Category VS 添加子类
- 并没有什么界限分明的判定标准来作为何时用Category何时用添加子类的方法的指导。但是有以下几个指导性的建议:
- 如果需要添加一个新的变量,则需添加子类。
- 如果只是添加一个新的方法,用Category是比较好的选择。
- 并没有什么界限分明的判定标准来作为何时用Category何时用添加子类的方法的指导。但是有以下几个指导性的建议:
- class extensions用于解决两个问题:
- 允许一个对象可以拥有一个私有的interface,且可由编译器验证。
- 支持一个公有只读,私有可写的属性。
- 若要定义私有函数,通常是在实现文件中声明一个"Private" category:
@interface MyClass (Private)
- (id)awesomePrivateMethod;
@end
- 然而, 类的私用方法通常是希望实现在类的@implementation块中的,而不是像上面的Category的方法那样实现在独立的@implementation区块中。事实上,Category仅仅是弥补了Objective-C缺少public/private限定的不足。
- 真正的问题是Objective-C编译器会认为在Category中声明的方法将会在别处实现,所以编译器并不会尝试确认它们是不是真得都被实现了。也就是说,开发者声明的方法有可能并未实现,而且编译器也不会有什么警告。编译会以为它们将在别的地方或独立的文件中实现。
- 使用class exteionsion,在其中声明的方法和属性的实现将放在class的@implementation区块中。否则,编译器就会报错。
// someClass.m
@interface someClass ()
-(void)extend;
@end
@implementation someClass
// 所有声明在头文件或父类中方法的实现
// 或者一些私有函数
-(void)extend {
// implement private method here;
}
@end
- 公有可读、私有可写的属性(Publicly-Readable, Privately-Writeable Properties)
- 实现一个不可变(immutable)的数据结构通常有一个好处是外部代码不能用setter修改对象的状态。然而,可能又希望它在内部又是一个可写的属性。Class extensions可以做到这一点:在公共接口(类的声明中)中,开发者可以声明一个属性是只读的,随后在类扩展中声明为可写。这样,对外部代码而言,该属性将是只读的,而内部代码却可以使用它setter方法。
@interface MyClass : NSObject
@property (retain, readonly) float value;
@end
// 私有的extension, 隐藏在主实现文件中.
@interface MyClass ()
@property (retain, readwrite) float value;
@end
6、判断对象类型
- 对象在运行时获取其类型的能力称为内省。内省可以有多种方法实现。
- **-(BOOL) isKindOfClass: classObj **判断是否是这个类或者这个类的子类的实例
- **-(BOOL) isMemberOfClass: classObj **判断是否是这个类的实例
- 声明语句后面的尖括号内的内容标识遵守的协议的名称,如果协议有多个,则在尖括号内部以逗号分隔列出来。
- self是实例的指针,[self class]是类的指针,静态方法得用类的指针来调用
- 如果指定的关键字@required,则该方法是必须实现的,如果指定了@optional,该方法不是必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