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广告、推荐系统CTR预估问题上,早期的完全规则方法被过渡到以LR为代表的机器学习方法,为了充分发挥组合特征的价值,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业界热衷于使用LR+人工特征工程。但人工组合特征成本高昂 ,在不同任务上也难以复用。2010年FM因子分解方法的出现解决了人工组合特征的困境,2014年Facebook提出的GBDT+LR也给出了一种利用树模型特点构建组合特征的思路。不过随着深度学习的崛起,2015年以后,借助非线性自动组合特征能力的深度模型,开始成为业内的主流。从经典DNN到结合浅层的Wide&Deep,用于CTR预估的深度模型在近些年间百花盛开,各种交叉特征建模方法层出不穷,Attention机制也从其他研究领域引入,帮助更好的适应业务,提升模型的解释性。在这进化路线之下,核心问题离不开解决数据高维稀疏难题,自动化组合特征,模型可解释。我们梳理了近些年CTR预估问题中有代表性的模型研究/应用成果,并对部分经典模型的实现原理进行详细剖析,落成文字作为学习过程的记录。

目录

0. CTR预估模型进化路线
1. 从LR到FM/FFM:探索二阶特征的高效实现
    1.1 LR与多项式模型
    1.2 FM模型
    1.3 FFM模型
    1.4 双线性FFM模型
2. GBDT+LR:利用树模型自动化特征工程
3. 深度模型:提升非线性拟合能力,自动高阶交叉特征,end-to-end学习
    3.1 特征的嵌入向量表示
    3.2 经典DNN网络框架
    3.3 DNN框架下的FNN、PNN与DeepCrossing模型
    3.4 Wide&Deep框架及其衍生模型
        3.4.1 Wide部分的改进
        3.4.2 Deep部分的改进
        3.4.3 引入新的子网络
4. 引入注意力机制:提高模型自适应能力与可解释性
    4.1 AFM模型
    4.2 AutoInt模型
    4.3 FiBiNET模型
    4.4 DIN模型
    4.5 DIEN模型
5. 总结

(3)深度模型:提升非线性拟合能力,自动高阶交叉特征与end-to-end学习

FM/FFM等变体模型,本质上是在解决高维稀疏数据的特征组合学习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思路是,将高维空间转变成低维,在低维空间内寻找特征的稠密表示(这一过程也被称为“低维稠密化”),最后利用低维稠密向量的交互运算达到特征组合的目的。不过FM系列依然属于线性模型,对于非线性数据的拟合还略显不足,而GBDT+LR虽然是非线性建模,但它不适用于海量离线特征场景,也无法进行端到端学习。在实际业务中,我们通常面对的是非线性数据,同时离散id类特征也很重要,例如广告id,商品id等。因此,深度模型是另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对非线性数据的拟合能力,一般体现在对高阶特征的建模能力上。深度模型通过全连接的多层感知器,能自动学习出特征之间有价值的高阶交叉信息,对高阶组合特征信号有很强的捕获力,同时非常适合进行端到端建模。这一节将从深度模型中的特征表示开始讲起,然后介绍业界经典的DNN网络结构,最后谈论宽深度模型的演变和显式高阶组合特征的设计原理。

3.1 特征的嵌入向量表示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神经网络

自2013年Google Mikolov的开山之作word2vec算法[7]提出以来,嵌入向量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用于词的表示。word2vec将自然语言中的单词从原来常规的one-hot表示变为低维稠密的词向量分布式表示(distributed representation,或通俗理解为低维实数向量),不仅有效降低了输入词维度,并且有趣的是经过训练后的词向量,在低维空间中有令人惊奇的几何关系,例如V国王≈V男人-V女人+V皇后。这种分布式表示也被称作embedding(或嵌入向量),除了在自然语言处理上被大量使用,embedding也快速地在其他适用深度学习的领域或任务上(例如推荐系统、广告点击率预估等)流行,用于物品、用户或相关特征的表示。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大数据_02

在神经网络模型中,将特征映射成embedding的操作(这种操作也叫做embedding lookup)可以看作是对输入层的原始one-hot(或多值特征对应的multi-hot)特征向量加上全连接线性变换,用数学符号可以表示成特征向量x和参数矩阵W的乘法运算。在点击率预估等任务上,一般以特征field的embedding作为神经网络的embedding层输出,对于单值特征,field embedding等于特征的embedding;对于多值特征,field embedding等于多个特征embedding的求和结果。当然,求和是对多值特征embedding的sum pooling操作,在具体应用上,也可以使用mean/max/k-max pooling代替。

在实际应用中,特征embedding已经基本成为解决高维稀疏特征问题的通用操作。它和FM系列模型中的特征隐向量是相似的,本质都是特征的低维稠密表示,只是在不同的模型中,低维稠密特征向量有不同的应用形式。在FM模型中,取两两特征隐向量的点积作为交叉特征的权重;在深度模型中,将各特征field embedding拼接后输入到全连接层。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炼丹笔记_03

3.2 经典DNN网络框架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炼丹笔记_04

当前业界通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大抵可以划分为输入层、embedding层、拼接层、若干全连接层和输出层。输入层和embedding层,上文已经有过介绍,输入层是按特征field划分的one-hot(或multi-hot)离散特征向量表示,而图中的embedding层实际包含lookup和pooling两个操作。拼接层是对embedding层输出的m个长度分别为di(i=1,2,...,m)的稠密向量拼成一个长度为Σdi的稠密向量。拼接后的向量经过若干全连接层(或称多层感知器MLP)后,最终在输出层得到回归值或分类概率值。经典DNN网络结构具有天然的自动学习交叉特征信息的能力,然而从特征embedding向量拼接和前向全连接的计算特点来看,这种能力更多是限于对隐式元素级(bit-wise)的交叉表示建模上。而经验上,特征间显式的向量级交叉信息(vector-wise)具有更直接的描述特征关系的能力,有助于使模型获得更强的交叉特征信号,降低模型学习难度。

3.3 DNN框架下的FNN、PNN与DeepCrossing模型

在经典DNN框架下,FNN、PNN以及DeepCrossing这三个是在推荐系统特征交叉建模方面比较引人关注的模型。FNN(Factorisation-machine supported Neural Networks)[8]和PNN(Product-based Neural Network)[9]是较早提出的引入了向量级交叉特征信息的模型,它们分别由Weinan Zhang和Yanru Qu于2016年提出。DeepCrossing模型[10]则是一种引入残差网络的改进DNN模型,由微软在2016年提出。

FNN模型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炼丹笔记_05

FNN使用了预训练的FM隐向量作为DNN第一层全连接层的输入,即左图中的z层,表示如下,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炼丹笔记_06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大数据_07

starti和endi分别是第i个field的首末特征索引,W0i是(K+1)×(endi−starti+1)维的参数矩阵,由FM模型预训练得到。由于FM模型本身包含交叉特征隐向量点乘,因此这里认为FNN模型实际上引入了向量级交叉特征信息。对于上面的表达式,需要说明的是,FNN中的zi下标i表示第i个特征field,而FM公式中的下标i表示第i个特征。FNN原文符号表示时假设每个特征field是单值的,但对于多值特征field,FNN模型仍然适用。

不过,由于FNN的初始embedding是由FM模型预训练得到的,这样的embedding初始化质量要取决于FM模型,引入了一些外部依赖。另外,FNN的z层向量输入到MLP全连接层,接受的是“加法”操作,而PNN论文作者认为这样的“加法”操作可能不如向量“乘法”操作能进一步的建模不同特征filed之间的局部关系。

PNN模型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机器学习_08

PNN在embedding层和MLP全连接隐层之间增加了一个乘积层(product layer),用于更直接的建模两两特征的交互作用关系。乘积层包含z向量和p向量两部分,z向量由常数“1”向量和特征embedding相乘得到,因此z向量部分实际相当于特征embedding的直接拼接。p向量部分是PNN的核心,它是两两特征embedding进行“乘法”操作后的产物。论文作者给出了两种“乘法”操作,分别是内积型乘法和外积型乘法,使用不同“乘法”得到的变体模型被分别命名为IPNN(Inner Product-based Neural Network)和OPNN(Outer Product-based Neural Network)。论文在两个公开数据集上对不同的模型进行了对比,从实验结果看,PNN模型,包括IPNN、OPNN、PNN*(将inner product和outer product进行拼接),效果都要优于FNN。另外也能看到,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模型,效果普遍优于LR、FM线性模型,这说明非线性高阶特征建模有很重要的提升作用。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神经网络_09

注:CCPM(Convolutional Click Prediction Model)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点击率预测模型,CIKM 2015。

最后,PNN作者在论文中也提出了一些思考,他们认为乘积层实质上是一系列的加法和乘法操作,文中具体的内积型和外积型只是其中两种实施方案,实际上还可以定义其他更通用或更复杂的乘积层,以更充分的挖掘特征间的交互关系。以逻辑电路为例做类比,“加法”操作类似于逻辑“OR”,乘法操作类似于逻辑“AND”,而对于web应用领域,这些经过人为定义的用户、item类目型特征,相比像CV领域的图片像素等原始特征,有更高抽象的概念和含义,因此他们认为在特征交互中引入乘法操作,与加法相辅相成,能更有效的建模这些高抽象特征。

DeepCrossing模型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机器学习_10

DeepCrossing模型结构如上图,Stacking层负责将各特征embedding拼接成一个向量,随后使用级联的多个残差单元来代替传统MLP。引入残差单元是DeepCrossing的主要改进点,好处是可以使用更深的网络层数,建模更高阶的特征,增强模型的表达能力。

FNN、PNN和DeepCrossing模型都是在经典DND框架下演化而来的,它们都有效的提高了交叉特征的建模能力。不过,这些模型都偏重于挖掘高阶交叉特征,对低阶交叉特征信息利用不足,下文介绍的Wide&Deep框架及其系列的衍生模型,将弥补这种缺陷,同时兼顾高阶和低阶交叉特征。

3.4 Wide&Deep框架及其衍生模型

对推荐系统的排序模型而言,定性地说,我们通常追求模型的记忆能力和泛化能力。一方面我们希望模型能准确记忆不同特征组合对预测目标的影响,以便依照已有的用户画像以及用户过去发生的行为使系统获得精准推荐能力,准确触达用户兴趣。另一方面,希望模型拥有一定的泛化能力,对未见过的或极少出现的特征组合,同样给出良好的预测结果,提高推荐内容的多样性。我们知道,线性模型以浅层形式直接学习稀疏组合特征权重,对训练数据中出现过的组合特征具有很好的记忆能力。而深度模型,稀疏特征被映射成低维稠密embedding向量,随后在深层全连接网络中获得充分交互,对具体的特征组合的“记忆”能力会减弱,但换来了更好的泛化效果。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神经网络_11

基于这些想法,Google工程师在2016年提出了一种线性模型和深度模型的联合学习框架——Wide&Deep模型[11],期望通过联合训练的方式,同时获得线性模型(Wide)的记忆能力和深度模型(Deep)的泛化能力,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和多样性。Wide&Deep模型框架如上图(中间)所示,模型的左侧是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直接连接的线性模型,即方程形式是y=wx+b,输入单元接收的是未经嵌入的高维稀疏交叉特征向量。模型的右侧是一个DNN网络,输入层的稀疏特征先映射成低维稠密embedding,经过拼接后再馈入到隐层全连接网络进行前向计算。最终模型以左侧Wide部分输出和右侧Deep部分输出的加权和,作为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函数的变量,概率表达式如下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神经网络_12

式中,Φ(x)表示原始特征x的交叉组合,a(lf)是Deep部分最后一层的激活值。从表达式来看,如果去掉右侧的Deep部分,模型将退化成一个LR模型。整体上,Wide&Deep模型并不复杂,不过其提出的创新点更多在于Wide模型和Deep模型的联合训练上。相比传统的ensemble模型集成形式,即各模型独立训练并且每个模型通常需要足够大的参数规模以确保模型的表达能力,Wide&Deep模型中,Wide部分只需考虑加入少量的强交叉特征,用很少的参数来弥补Deep模型记忆力的不足,实现更好的效果。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大数据_13

Wide&Deep模型在Google应用商店的App推荐业务上进行了实际测试,相比仅使用Wide模型,使用Wide&Deep模型App安装率相对提升了3.9%,提升幅度比仅使用Deep模型也高1%。除了在Google内部业务获得应用,Wide&Deep作为一种新的模型框架,也逐渐在业内流行。并且在原来基础上,Wide部分和Deep部分被不断优化改进,或者加入第三部分更精巧设计的子网络,衍生出各种不同变体模型。

3.4.1 Wide部分的改进

衍生1:DeepFM模型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炼丹笔记_14

Wide&Deep模型中Wide部分和Deep部分的特征输入是不同的,Wide部分的输入还需要依赖人工特征工程来挑选有效特征,为了减少特征工程依赖,华为工程师在2017年提出了DeepFM模型[12]。DeepFM仍然由Wide部分和Deep部分构成,不过Wide部分使用了FM来构建,利用FM自动学习二阶交叉特征的能力,代替需要人工交叉特征的LR。另外,Wide部分和Deep部分的底层输入特征以及特征embedding向量完全共享,能实现端到端学习。

衍生2:Deep&Cross(DCN)模型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算法_15

除了用FM代替LR以外,2017年发表的Deep&Cross Network(DCN)模型[13],提出了一种新的Cross网络来建模Wide部分,可以用更高效的方式实现更高阶的交叉。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神经网络_16

根据DCN的模型结构图,我们可以把DCN的输出端点,即sigmoid节点的输入拆解成三个部分:由cross网络贡献的gl(x0)(l为交叉网络的层数),由deep网络贡献的deep(x0)和偏置项blogit。这里的deep(x0)和偏置项blogit不再说明,我们主要关心cross网络gl(x0)是如何高效实现高阶交叉的。下面我们先来看cross网络的特征交叉是怎么实现的,然后再看为什么高效。

- 怎么实现?

在cross网络中,一个cross layer的运算操作如下,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炼丹笔记_17

为了简化计算,参考论文分析省略常数项,我们讨论下面的交叉迭代公式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炼丹笔记_18

约定符号xij,wij的下标i表示第i层,上标j表示向量的元素索引,假设经过embedding拼接后的特征向量维度为3,在这种约定下,第一层的输入向量和参数向量分别为x0=[x01, x02, x03],w0=[w01, w02, w03]。根据上式,不难发现,对于层数为l的cross网络,可以实现的最高交叉阶数为l+1。这里给出2阶cross(l=1)和3阶cross(l=2)的计算示例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炼丹笔记_19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算法_20

gl(x0)的展开式,可以更直观的看到每一个交叉项x0ix0jx0k(通常的写法是xixjxk,下文回归这种写法)最终都被分配到一个关于参数集{wmi}m=0~l、{wmj}m=0~l、{wmk}m=0~l乘积和的系数。以l=2时的交叉项x1x2x3为例,它的系数是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大数据_21

对于任意阶数的情况,gl(x0)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炼丹笔记_22

式中,x1,x2,...,xd表示d维的输入特征向量,即x0=[x1, x2, ..., xd];α1,α2,...,αd分别是对应特征项的幂数,|α|=Σαi;cα(w0, ..., wl)是交叉项x1α1x2α2...xdαd的系数。DCN论文给出了系数表达式cα(w0, ..., wl)的详细数学推导,本文不再深入讨论。这里简单以交叉项x1x2x3为例,系数式(4)可以形式化为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机器学习_23

,其中是特征索引(1, 2, 3)的全排列集合。

至此可见,cross网络是以元素级bit-wise方式来建模高阶交叉特征,并且不同于dnn网络,cross网络的高阶交叉是显式的。论文还指出,cross网络实际上是n阶多元多项式的一种高效实现。

- 为什么高效?

Pn(x)表示n阶多元多项式(multivariate polynomial),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炼丹笔记_24

式中,wα是交叉项的权重系数,对于d维特征,要实现最高n阶的交叉,需要的参数空间为O(dn),是n次方阶复杂度。

观察可知,cross网络gl(x0),式(5),和Pn(x),式(6),表达的是同样的多项式,只是交叉项的系数不一样。我们现在来看,cross网络gl(x0)实现的n阶多元多项式需要多大的参数规模呢?前文说了,实现n阶需要的网络层数为n-1,对于d维特征,cross网络需要的参数数量为d×(n-1)×2,因此空间复杂度为O(d),只需要线性复杂度。

cross网络参数复杂度的大幅降低,其实是得益于参数共享的思想,下面参考原著和FM作类比。在FM模型中,特征xi用隐向量vi来表示,交叉项xixj的权重由内积<vi, vj>计算。而cross网络中,特征xi和参数集{wki}k=0~l关联,交叉项xixj的权重由参数集

{wki}k=0~l和{wkj}k=0~l计算。这二者背后都是参数共享思想,减小参数规模,同时解决数据稀疏带来的权重学习困难问题,使模型学习更有效。

最后,实际上cross网络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都是关于输入维度d的线性量,相对deep部分并没有增加额外的复杂度,因此DCN模型在整体效率上是可以比拟传统DNN模型的。

3.4.2 Deep部分的改进

衍生3:NFM/AFM模型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炼丹笔记_25

对Deep部分的改进,Neural Factorization Machines(NFM)模型[14]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案,由Xiangnan He等人于2017年提出。NFM作者认为,经典DNN框架中的concat层只是把各特征embedding拼接成一个向量,并没有在底层利用好特征交互信息,只能依赖后面的MLP全连接层来建模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但由于深度网络有梯度消失、梯度爆炸和过拟合等问题,DNN并不是很好优化,所以最终会导致模型效果有损失。所以NFM的主要改进点是,引入Bi-Interaction Pooling层,替代经典DNN的concat层,在底层增加足够的特征交互信息后,再馈入到MLP网络做进一步的高阶非线性建模。

NFM改进后的Deep部分如上图所示,Bi-Interaction Pooling算子定义如下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炼丹笔记_26

其中Vx = {x1v1, ..., xnvn}表示特征的embedding集合,符号“⊙”表示向量的哈达玛积,即[a1, a2, a3]⊙[b1, b2, b3] = [a1b1, a2b2, a3b3]。Bi-Interaction Pooling将两两特征embedding做哈达玛积交互后,再通过求和的方式压缩成一个向量。经过化简后,上式的计算复杂度可以从O(kn2)优化到O(kn):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大数据_27

加入Wide线性部分后,NFM模型的完整表达式为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机器学习_28

介绍完NFM,我们想在此处先简单地把另一个也是对Deep部分进行改进的模型——AFM模型(Attentional Factorization Machines)[15]也引出场。这两个模型出自同一个团队,AFM模型名字带有“Attentional”,给人的直觉AFM应该是在NFM的基础上改进的,但实际上这两个模型是各有所长的。不同于NFM将Bi-Interaction Pooling两两向量交互后直接(等权)求和压缩成一个向量,AFM引入了attention权重因子来对交互后的向量进行加权求和压缩,增强了二阶交叉的表达能力。不过,压缩后的向量不再经过MLP,而是直接一层full connection输出到prediction score,这就将模型限制在只表达二阶交叉特征,缺少更高阶信息的建模。尽管如此,AFM对特征交互的“attention-based”pooling思路仍然非常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作为基于注意力机制模型的一种,我们将在下一部分“2.3 引入注意力机制:提高模型自适应能力与可解释性”,再展开对AFM的介绍。

3.4.3 引入新的子网络

衍生4:xDeepFM模型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神经网络_29

xDeepFM模型[16],全称eXtreme Deep Factorization Machine,是微软研究人员在Deep&Cross(DCN)模型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改进后提出的。xDeepFM的主要创新点是,在传统Wide部分和Deep部分之外,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交叉子网络,Compressed Interaction Network(CIN),用于显式地以向量级vector-wise方式建模高阶交叉特征。上图是xDeepFM的模型网络结构,模型输出节点的数学表达式为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机器学习_30

式中,a为原始离散特征向量(raw feature),xdnnk、p+分别是DNN和CIN模块的输出。不难得知,由于包含了线性模块(Wide)、DNN模块(Deep)和CIN模块,xDeepFM模型是同时具备显式和隐式特征交叉的建模能力的。不过这里同样不再介绍线性和DNN模块,下文主要讨论子网络CIN的由来、实现方式和特点,以及论文的实验效果。

xDeepFM论文认为,Deep&Cross中的cross网络存在两点不足,1)cross网络是限定在一种特殊形式下实现高阶交叉特征的,即cross网络中每一层的输出都是x0的标量乘积,αix0;2)cross网络是以bit-wise形式交叉的,即便同一个field embedding向量下的元素也会相互影响。

关于第1点,论文给出了证明过程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炼丹笔记_31
注:虽然cross网络的输出是x0的标量乘积,但并不意味输出是x0的线性量,因为标量系数αi是与x0相关的,它并非仅由模型自身的参数来定义。

针对以上两个缺点,xDeepFM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CIN。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算法_32

论文给出的CIN实现原理图如上,a和b是CIN第k层的计算过程,数学形式是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神经网络_33

式中,1≤h≤Hk,Wk,h是一个Hk-1×m的参数矩阵,符号“◦”表示向量的哈达玛积,即[a1, a2, a3] ◦ [b1, b2, b3] = [a1b1, a2b2, a3b3]。每一层Xk都由前一层Xk-1和X0进行vector-wise的交互得到,如果用T表示网络深度,那么CIN最高可以实现T+1阶特征交叉。图c是CIN网络的整体架构,网络的最终输出p+,是每层的Xk沿embedding维度sum pooling后再拼接的向量,维度是所有隐层的feature map个数之和,即Σi=1~THi。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神经网络_34

其中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大数据_35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大数据_36

初次读xDeepFM论文,我就有一个困惑,为什么说CIN特征交叉建模是vector-wise的呢?不知道大家是否会有同样的疑惑,个人认为论文里的图片和公式,并没有很直观的体现出vector-wise。所以,如果我们把图a和b所示的张量在三维空间里旋转一下,用另一种角度来看,或许能帮助更直观的理解。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神经网络_37

上面这张图我们也把CIN第k层的计算拆解成两步,第一步是对X0和Xk-1中的两两embedding向量做哈达玛积,得到一个中间张量Zk,这一步实际就是对两两特征做交互,所以称为interaction。第二步是使用Hk个截面(类似CNN中的“kernel”),每个截面对中间张量Zk从上往下扫,每扫一层计算该层所有元素的加权和,一个截面扫完D层得到Xk的一个embedding向量(类似CNN中的“feature map”),Hk个截面扫完得到Hk个embedding向量。这一步实际是用kernel将中间张量压缩成一个embedding向量,所以我们称此过程为compression。这也是整个子网络被命名为Compressed Interaction Network(CIN)的原因。从这两步计算过程可以看到,特征交互是在vector-wise级别上进行的(哈达玛积),尽管中间经过压缩,每一个隐层仍然保留着embedding vector的形式,所以说CIN实现的是vector-wise的特征交叉。

注:假设CIN每个隐层的feature map数量都为H,特征field数量为m,那么深度为T层的CIN,空间复杂度为O(mTH2),由于m和H通常不会很大,所以认为这种复杂度是可接受的(对应的DNN模块空间复杂度为O(mDH+TH2))。而CIN的时间复杂度为O(mH2DT),对应的DNN模块时间复杂度为O(mHD+H2T),相比之下,时间复杂度上CIN稍有不利。

最后,给出论文中的实验效果: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神经网络_38

 

推荐系统CTR预估学习路线:深度模型_炼丹笔记_39
注:CIN每个隐层的feature map数量设置为Criteo 200,Dianping/Bing News 100。

在Criteo,Dianping,Bing News三个数据集上,单独交叉模块CIN的效果要一致优于FM、DNN、CrossNet(DCN中的Cross模块),结合线性和DNN模块后的xDeepFM效果要显著优于前文介绍的其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