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数字化时代的特点是万物互联,人物互融,万物连接创新了人的价值创造方式,创新了人的沟通协同方式,组织人再也不是站在部门墙或公司花园就可以得到好的发展,在万物互联的大连接时代,组织人的价值创造方式是去私存真的利他方式,组织人的沟通协同方式是基于利他才利已的沟通模式。因而数字化时代将产生新的人生哲学观,将催生利他共生体系的出现。本期我们邀请了原IBM大中华区咨询整合部总经理姚念康和我们共同探讨数字化的哲学原理。

数字化的哲学原理_数字化转型姚念康:

 

数智化策略的五个流程:

1、存在的目的就是永恒的存在2、保持对外界的适应性3、对历史/数据创新认知,迭代4、创造创新的机制比创新本身还重要5、智能时代是不确定性充斥的时代

数字化的哲学原理_数字化转型_02

 

1、存在的目的就是永恒的存在

  • 热力学第二定律,耗散结构

  • 自私的基因,人类政治秩序的起源

一个企业他在这个世界上要生存,还要发展,他为什么要发展?就是为了存在。一个物种在自然界如果适应环境那么他会大量的繁殖,我们叫进化辐射,它形成了一种进化优势。他产生很多很多的后代,这样的后代在这个世界上就永恒了。所以很多人说我们是成吉思汗的子孙,这还真有可能。有本书叫做自私的基因,从基因角度上来讲他就能达到永恒的存在那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在物理上有一个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以最后会归到熵这东西,就是最后死亡的状态,基本上都是这种状态。人家说这是一个永恒的规律,但为什么作为一个物种,一个企业或是一个策略,在一定的时间里面,他没有证明这一点,反而他走的很平稳。企业为什么能发展?其实就是他的保存了一种有序性,他自己的在按照他生命的东西来走,他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因为有一个东西叫耗散结构,这个结构是说我们在吸收能量的过程中,我用一种方法,一种策略,一种算法,使我们在一定的时间里保持了我们的生命力。所以我们写算法的过程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原理就是要做到永恒的存在,你写这个代码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个算法永恒的存在。我们说股票经常会这样啊,一开始去的时候一下挣了两三百倍,后来就是狂跌,直到最后归零把自己的本金给损失了,这就是你的策略不具备永恒永续性的承载。如果你的策略,你的算法缺乏这一点,那么你在衍生这一点的你就完蛋了。这个回到企业也是一样,如果你在整个原则上面你们没有能构建出来一个是你们永恒的方法,结果也会是一样的。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的存在是来自于他的喷射口,而不是一些很花哨东西。

2、保持对外界的适应性

  • 正确的时间,地点,做正确的事情所以要想做到永恒的存在,就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地点去做正确的事情,由正确的人去做出正确的决定。只有能够保持对外界的适应性,才有可能达到。这个说起来特别的简单,但做起来其实是特别的难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够慢慢的适应环境,我们企业就会越来越大。
  • 适度的认知重心

3、对历史/数据创新认知,迭代

  • 超出平均的管理不确定性的能力,金融的本质
  • 利率是社会平均无风险管理不确定性的能力,普通法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东西?金融的本质其实就是陈志文老师讲的跨时空的交易,那只是一个表现形式。金融真正的本质是超出平均管理不确定性的能力,那个就是金融的本质。你们平常在做科研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你说我要做项目,然后我就算到明天我收益的情况,无论是比较利率还是长期债券,看我要高出了多少,然后所有人问你,做到这点会给你带来多大风险呢?而我风险很小,单位风险的收益比基准利率高,这个东西值得投。但是怎样才能做大呢?那就要对历史数据有一个不断的创新的认知。

 

我们到底能从历史里学到什么东西呢?丘吉尔说,我们越往历史的深处走,看得越深邃,我们对未来展望就越来越清晰,我们就能看多远。在我的理解里面,历史等于数据,所以我说你们如果经常看历史的话,你看到历史的很多细节的时候,你可能会迷失在里面,你在很多的历史里面看到的一些短期的逻辑,他可能瞬间就会消失,或者你把你学到的这种东西,弄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的时候,那可能是完全无效的,但有时候它又有效,那这个东西就让人很疑惑。

 

所以在我们企业的经营的过程之中累积的大量数据,我们如何去解读这些数据,让这些数据真正产生价值、产生一个正确的认知,就特别重要了。历史数据永远在那个地方,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就是如何对它进行有效的解读。

数字化的哲学原理_数字化转型_03

4、创造创新的机制比创新本身还重要、智能时代是不确定性充斥的时代
  • 数据智能的基石就是数据的整合
  • 数据全域视野
  • 动态博弈的敏态和稳态调整
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我们如果不在智能时代,那么大家创新其实是比较慢的,但是如果所有人都进入到智能时代以后,大家都会用不同的方法去采集数据、分析数据,从数据里面提炼出东西来的时候,而你却不具备这样一个能力,基本上你就要out the game,所以如果我们在一个智能化时代,你不跟上脚步,基本上你就将要出局。

数字化时代催生利他共生体系

 

‍数字化时代的特点是万物互联,人物互融,万物连接创新了人的价值创造方式,创新了人的沟通协同方式,组织人再也不是站在部门墙或公司花园就可以得到好的发展,在万物互联的大连接时代,组织人的价值创造方式是去私存真的利他方式,组织人的沟通协同方式是基于利他才利已的沟通模式。因而数字化时代将产生新的人生哲学观,将催生利他共生体系的出现。数字化时代的商业模式将从过去零和游戏或双赢模式(利已利他)转变为无私利他的模式。这种利他的商业模式,对客户体现为客户价值优先,实现客户让渡价值,与客户对建立共赢的伙伴模式;对员工体现为给予员工平等、交互、共享、共创的工作环境,通过成就他人,成就员工来成就组织和成就绩效;对竞争对手体现为与竞对共同创利,做大蛋糕,建立互利互惠,互享互助的共生的生态文化。对于领导者而言,也是从过去理性的逐利的领导者转变为现在的感性为主理性为辅的有爱的领导者。利他利导者是保持清晰的思维、温暖的爱心、明智的决策和合理的能力领导,领导者的使命是让世界更丰盛地存在,让爱长存于团队当中(爱有多深,事业就有多大,潜力就有多大),让生命影响生命,让心灵唤醒心灵。领导者会鼓舞他人拥有更多的梦想,更多的学习,更多的行动,更多的成长,从而给人方便、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幸福。未来数字化的领导者一定是幸福赋能型的领导者。当然数字时代的利他哲学观不是简单的让利,互惠,利益共享,数字化利他哲学观最重要的是赋能。企业未来最主要的功能是向客户去赋能,向员工去赋能,向竞对赋能,向领导者赋能,向价值链上下去赋能,向行业内外赋能,通过赋能提升共生成员的价值创造能力,从而构建幸福型的共生组织与共生社会。数字化时代一切连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真正的互联互通,他们之间的界限将被打破,没有所谓的独立个体和独立组织,大家都生存在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中,在这样的共生共有共存共荣的生存环境中,只有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哲学观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