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xx; // A是结构体指针
A.XXX; // A是结构体变量
定义:
类型1
struct A{ int a; int b; };
struct A表示结构体类型,定义变量:struct A var;
类型2
struct A{ int a; int b; }B;
B是变量
struct A表示结构体类型,定义变量:struct A var;
类型3
struct { int a; int b; }B;
此类型只有一个变量B,由于没有定义结构类型标识符,无法单独创建变量
类型4
typedef struct A{ int a; int b; }B;
struct A表示结构体类型,定义变量:struct A var;
B 等价于 struct A,定义类型:B var;
类型5
typedef struct { int a; int b; }B;
B 表示结构体类型,定义变量:B var;
初始化:
//定义结构体类型 struct Person { charchar *name; int age; double heigth; }; //初始化的4种方式 //1.定义的同时初始化 struct Person p1 = {"zhangsan",20,170}; //2.先定义再逐个初始化 struct Person p2; p2.name = "ykd"; p2.age = 18; p2.heigth = 180; //3.先定义再一次性初始化 struct Person p3; p3 = (struct Person){"lisi",18,180}; //注意:结构体和数组在这里的区别,数组不能先定义再进行一次性初始化 //结构体要明确的告诉系统{}中是一个结构体 //4.指定将数据赋值给指定的属性 struct Person p4 = {.heigth=1.77, .name="wangwu", .age=33};
函数指针作为结构体成员: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a; void(*p)(int b); }no; void fun(int b) { printf("hello,%d\n",b); } int main() { no a = { 1,fun }; a.p(a.a); system("pause"); return 0; }
控制台会打印出“hello,1”
定义结构体时变量名后的冒号和数字
struct frame_control { u_char fc_subtype : 4; u_char fc_type : 2; u_char fc_protocol_version : 2; u_char fc_order : 1; u_char fc_wep : 1; u_char fc_more_data : 1; u_char fc_pwr_mgt : 1; u_char fc_retry : 1; u_char fc_more_frag : 1; u_char fc_from_ds : 1; u_char fc_to_ds : 1; };
这是位域操作的表示方法,也就是说后面加上“:1”的意思是这个成员的大小占所定义类型的1 bit,
“:2”占2 bit,依次类推。当然大小不能超过所定义类型包含的总bit数。
一个bytes(字节)是8 bit(bit)。例如你的结构中定义的类型是u_char,一个字节,共8bit,最大就不能超过8。
32位机下,short是2字节,共16bit,最大就不能超过16。int是4字节,共32bit,最大就不能超过32。依次类推。
这样定义比较省空间。例如上面的结构,定义的变量类型是u_char,是一字节类型,即8bit。
fc_subtype占了4bit,fc_type占2bit,fc_protocol_version占2bit,共8bit,正好是一个字节。
其他八个成员,各占1bit,共8bit,正好也是一个字节。
因此结构的大小如果用sizeof(struct frame_control)计算,就是2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