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统移植可以分为配置系统和编译系统两大块,其中通过命令makemenuconfig进行图形化界面配置的步骤为配置系统。

2、内核源码包中,不同的目录收集不同的代码块,要通过配置系统将“有用”的代码块“挑选”出来,以便给后续的编译系统编译。


要弄清make menuconfig命令的实现原理,通过以下问题的答案就可以知道。

一、“配置菜单界面”是如何出来的?

执行make menuconfig的时候,会执行顶层的Makefile,

[cpp] view plain copy

%config: scripts_basic outputmakefile FORCE
$(Q)mkdir -p include/linux include/config
$(Q)$(MAKE) $(build)=scripts/kconfig $@


注意:$(build) =scripts/kconfig,build是编译规则,$(build) =scripts/kconfig实质是:-f scripts/kconfig/Makefile

则:$(Q)$(MAKE) $(build)=scripts/kconfig $@ ==》make -f scripts/kconfig/Makefile menuconfig

-f:指定执行某个Makefile文件,表示到scripts/kconfig目录下Makefile文件中,生成目标menuconfig


接下来,scripts/kconfig/Makefile找到目标所在的代码:

[cpp] view plain copy

menuconfig: $(obj)/mconf
$< $(Kconfig)

obj := $(CURDIR)

Kconfig :=arch/$(SRCARCH)/Kconfig

SRCARCH := $(ARCH)

而ARCH变量在顶层目录的Makefile中早已赋值arm

所以:
[cpp] view plain copy

menuconfig: scripts/kconfig/mconf
scripts/kconfig/mconf arch/arm/Kconfig

当我们执行命令make menuconfig时,(1)先创建两个二级目录include /linux 和 include/config,(2)接着

把scripts/kconfig/里面的可执行文件mconf运行起来,有能力的话可以详看scripts/kconfig/mconf.c,根据文件arch/arm/kconfig内容,显示出一个菜单界面。其实,mconf运行起来,首先是“画出”菜单界面(显示内容则根据各级目录的Kconfig文件),然后查看当前目录有没有存在.config文件,若没有,则按照默认显示到菜单里面;若存在.config,则会把它读出来存到内存某块区域,在逐行逐行解析它的内容,再把读出的内容更新到菜单。

最后会保存在.config文件(当前目录中)。


二、kconfig文件的语法分析?

kconfig的总入口是arch/arm/kconfig,不是源码顶层的kconfig,入口一定是根据某款平台的。

概括起来,kconfig的用法有三种:

(1)添加一个菜单选项,菜单选项不是代表某种功能,只有进去菜单里面,才能选择功能属性,意义不大。

如添加一个helloworld菜单。


格式:

menu “xxxxxx”
……

……
endmenu


(2)定义一个功能属性选项,一个功能属性对应一块代码。定义的功能属性最好放在菜单选项里面。

如直接添加一个功能属性printf hello

格式:

config HAVE_PWM

config XXX (XXX是宏)
bool (二态,0或1,后面带提示内容,几乎都有)
default y (y默认是选中的,n默认则是不选)
select 宏1 ( 要是当前的功能属性选上,则宏1代表的功能属性一定自动选上,用户不能修改。 )
depend on 宏 2 ( 当前功能属性依赖于宏2的功能属性,若宏2功能属性没有选上,则当前功能选项不能显示出来。)
help 帮助信息
xxxxxxx


(3)导入别的目录的Kconfig

source “xxx/xxx/kconfig”
可以这样用法:

menu “xxxxxx”

config HAVE_PWM

bool

source “xxx/xxx/kconfig”

endmenu


 


【作者】​​张昺华​


【微信公众号】 张昺华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