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层的数据叫比特(bit)
TCP|IP协议集
应用层 | Telner | FTP | SMTP | HTTP | DNS | OTHERS |
传输层 | TCP | UDP | ||||
网络层 | ICMP | |||||
IP | ARP | RARP | ||||
链路层 | Network Interface |
以太网帧格式 IEEE 802.3
前导码(7字节) | SFD(1字节) | Dmac(6字节) | Smac(6字节) | 长度(2字节) | 类型(2字节) | 数据与填充(45~1500字节) | 校验和(4位) |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
ftp tcp/udp ip 以太网
以太网帧格式
目的地址 源地址 类型 数据 CRC
0800 IP数据报
0806 ARP请求/应答 PAD
0835 RARP请求/应答 PAD
版本(4位) | 首部长度(4位) | 服务类型(8位) | 总长度(16位) |
标识(16位) | 标志(3位) | 片偏移(13位) | |
生存时间(8位) | 协议(8位) | 首部校验和(16位) | |
源IP地址(32位) |
|||
目的IP地址(32位) | |||
选项 | |||
数据 |
IP帧格式
4为版本 4位首部长度 8位服务类型(TOS) 16位总长度(字节数)
16位标识 3位标志 13位片偏移
8位生存时间(TTL) 8位协议 16位首部校验和
32位源IP地址
32位目的IP地址
选项
举例: 版本 IP报文版本号 IPV4:4,IPV6 :6
首部长度 没有选项,则一般为5(5*32bit = 20Byte)
8位服务类型: 一般没有使用 ,详细参考 RFC
总长度 : header + 数据 总长度
16位标识 :IP报文的唯一id,分片报文的id相同,便于进行重组
3位标识:标明是否分片
TTL:生存时间,即路由器的跳数,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该TTL减1
8位协议 : ICMP:1 TCP:6 UDP:17
首部校验和 :IP header校验和,接收端收到报文进行计算如果校验和错误,直接丢弃
源IP地址:
目的IP地址:
选项 :
数据: 上层的斑纹,如TCP报文,UDP报文等
UDP
源端口(16位) | 目的端口(16位) |
UDP长度(16位) | UDP校验和(16位)(udp头部和数据,不包含校验和字段) |
数据 |
TCP
源端口号(16位) | 目的端口号(16位) | |||||||
序号(32位) | ||||||||
确认序号(32位) | ||||||||
首部长度(4位) | 保留(6位) | URG | ACK | PSH | RST | SYN | FIN | 窗口大小(16位) |
校验和(16位) |
紧急指针(16位) | |||||||
选项 | ||||||||
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