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一周的感觉,就是,因为我大学学的不是计算机专业的,所以没有多大经验,包括自己自学的话,是有很多局限性的,因为不知道外面企业的项目是怎么写的,而且我自己在自学的过程可能会遗漏一些知识点,这个时候,实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实习一周的总结_java

这几天一直都在看别人写的代码,还好我比较注重基础,所以别人写的代码,还是8成可以看的懂的,但是还是有缺陷啊,

回顾我以前写的vue.js前端项目,还有我之前都没有那种思维,就是模块化,组件化,封装,这些思想太重要了,这要可以少写很多代码,少写重复的代码,而实习公司的这个前端项目刚好把这个思维体现的非常好。

实习一周的总结_java_02

就这张图其实可以体现很多东西了,可以体现组件化思维,我们可以给这张图留一个大框架,

把头部,底部分离开来,单独出来,变成一个组件,可以实现组件的共用,因为可能在别的页面是可以实用的到的,那我们只要引入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思维是由后台发展而来的,

还有下面的主要内容,

其实这一部分可以可以单独出来,做成一个组件,然后也引入这个大框架里面,我们需要的数据可以从大框架里面传给小组件,这就是体现了父子组件的属性传递了 就是要用到vue。js的props属性,还有事件派发的$emit,

还有从上面那个截图也可以大概看出数据库,有哪些需要的字段,比如头像字段,昵称字段,内容字段,时间字段,评论字段,点赞字段,等等,

现在都是前后台分开的,然后前后台一起对接口写数据,前台这边的话,就是根据后台接口,配置好路径,然后通过异步请求的方式去获取后台给我们传递的数据,需要注意传递那些字段,都要跟后台沟通好,配合好,异步请求一般都是使用Promise封装好的函数去调用

实习一周的总结_java_03

当然还有很多,created生命周期函数,一般是用来初始化页面,比如说一个页面刚刚加载进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数据给用户看,所以一开始加载进来的时候,我们也要先从后台请求一些初始化数据,现在在页面上,所以这个函数就应运而生了。


接下来就是watch,computed,方法属性,这两个字、东西太强大了,如果学会怎么使用的话,可能会得心应手了,我还在研究当中,主要还是应用于那种联动性的需求。

实习一周的总结_java_04

当然,我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DOS批处理命令

把代码贴出来看一下

@ECHO OFFe:cd edtam-modelplus-master\modelplusnpm run serve
  1. @echo off 表示不会显的意思,


  2. e: 表示本地磁盘e


  3. cd 项目的目录


  4. npm run serve 执行命令,启动项目


  5. 然后就可以运行项目了


实习一周的总结_java_05

实习一周的总结_java_06

实习一周的总结_java_07

所以还是学到好多东西的,那个公司的旋哥也给我们科普了一下算法,utf-8乱码怎么解决等等,今天就总结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