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符合 Python 理念的应用编程接口
编程派微信号:codingpy
本文作者为 Noam Elfanbaum,是以色列的一名 Python 开发者。
本文译者 linkmyth,校对 EarlGrey@编程派。linkmyth 是同济大学的在读硕士,主攻web开发、机器学习等方向。
本文参考了 Kenneth Reitz 的 Requests 库 的 API 设计。
编写软件包(库)时,设计良好的 API 与软件包的功能同样重要(当然,前提是你想让别人使用),那么好的 API 的标准是什么?
在本文中,笔者将会比较 Requests 库和 Urllib 库(属于 Python 标准库)在一些典型的 HTTP 使用场景下的差异,并依此发表一些笔者的看法,同时讨论一下 Requests 库为何在 Python 用户群中成为实际上的标准库。
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会用到 Python 3.5 和 Requests 2.10.0。
这篇文章改编自上周我在本地的 Python 聚会上的演讲。读者可以在这里找到演讲的幻灯片。
Requests 和 Urllib
用例 1:发送 Get 请求
import urllib.request urllib.request.urlopen('http://python.org/')
<http.client.HTTPResponse at 0x7fdb08b1bba8>
import requests requests.get('http://python.org/')
<Response [200]>
明确(API 端点)优于隐晦
Requests 库发送请求的目的更加简明(因此也更加清晰)
Urllib 库是在省略
data
参数的情况下发送 Get 请求,这种方式要更加隐晦Requests 库的函数名清晰地解释了函数的用途
有用的对象表示法
读者观察后可以发现,Requests 库返回一个包含请求状态码的字符串(这是通过
__repr()__
方法实现的)Urllib 库只返回默认的(模糊的)对象表示
代码片段
def request(method, url, **kwargs): with sessions.Session() as session:
return session.request(method=method, url=url, **kwargs)
def get(url, params=None, **kwargs): kwargs.setdefault('allow_redirects', True)
return request('get', url, params=params, **kwargs)
def post(url, data=None, json=None, **kwargs): return request('post', url, data=data, json=json, **kwargs)
所有的 HTTP 动作在发送之前都会有类似的处理流程,因此这里实现一个
request()
函数作为主要的流程控制函数。所有的 HTTP 动作都有一个对应的“辅助函数”,然后在辅助函数中调用
request()
函数,这使得我们的函数调用更加明确。
用例 2:获取请求状态码
import urllib.request r = urllib.request.urlopen('http://python.org/') r.getcode()
200
import requests r = requests.get('http://python.org/') r.status_code
200
不需要 getters 和 setters
通过读取属性的方式(而不是调用方法)获取对象的特性能使代码更加清晰。
如果读者接触过其他面向对象的语言(比如说 Java),你可能会通过设置 getters 和 setters 来修改对象的属性。在 Python 中则不必如此,读者只需使用
@property
装饰器就能完成这一目标。
代码片段
class HTTPResponse(io.BufferedIOBase): # ... def getcode(self): return self.status
Urllib 库(或者说 http)用一个“getter”方法返回类的属性
用例 3:编码、发送和解码 POST 请求
import urllib.parse
import urllib.request
import json url = 'http://www.httpbin.org/post'
values = {'name' : 'Michael Foord'} data = urllib.parse.urlencode(values).encode() response = urllib.request.urlopen(url, data) body = response.read().decode() json.loads(body)
import requests url = 'http://www.httpbin.org/post'
data = {'name' : 'Michael Foord'} response = requests.post(url, data=data) response.json()
常用功能要易于使用
Requests 库提供了预置的方法来实现编码数据以及解析 JSON 响应,然而读者在使用 Urllib 库时需要自己实现这些方法。
在设计 API 时读者需要思考:软件包最主要的用途是什么?可以添加哪些接口能更方便的满足这些用途?
同样地,Requests 库也为发送 JSON 数据提供了一种优雅的方式:
import requests url = 'http://www.httpbin.org/post'
data = {'name' : 'Michael Foord'} response = requests.post(url, json=data) response.json()
用例 4:发送验证过的请求
下面的代码为 HTTP 请求完成了长期的身份认证,同时发送了一个请求:
import urllib.request gh_url = 'https://api.github.com/user'
password_mgr = urllib.request.HTTPPasswordMgrWithDefaultRealm() password_mgr.add_password(None, gh_url, 'user', 'pswd') handler = urllib.request.HTTPBasicAuthHandler(password_mgr) opener = urllib.request.build_opener(handler) opener.open(gh_url)
import requests session = requests.Session() session.auth = ('user', 'pswd') session.get('https://api.github.com/user')
但是如果我们只需完成一次 HTTP 请求?是否还需要这么多代码?使用 Requests 库只需要下面的代码就可以完成:
import requests requests.get('https://api.github.com/user', auth=('user', 'pswd'))
同时包含简单用法和高级用法
Requests 库既有发送单个请求的简单用法,也拥有发送多个请求的复杂用法。
不要让用户在完成简单任务时也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
尽量使用 Python 内建的数据结构,而不是创建新的数据结构
Requests 库使用 Python 内建的数据结构,这使得它非常易于使用。用户不需要了解 Requests 库内部的结构。
库代码
def prepare_auth(self, auth, url=''): """Prepares the given HTTP auth data.""" # ... if auth:
if isinstance(auth, tuple) and len(auth) == 2:
# special-case basic HTTP auth auth = HTTPBasicAuth(*auth)
Requests 库在内部将
(user, pass)
元组转化为一个身份验证类
用例 5:处理错误
from urllib.request import urlopen response = urlopen('http://www.httpbin.org/geta') response.getcode()
--------------------------------------------------------------------------- HTTPErro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ipython-input-45-5fba039d189a> in <module>() 1 from urllib.request import urlopen ----> 2 response = urlopen('http://www.httpbin.org/geta') 3 response.getcode() ...中间省略若干文字 591 592 class HTTPRedirectHandler(BaseHandler): HTTPError: HTTP Error 404: NOT FOUND
import requests r = requests.get('http://www.httpbin.org/geta') r.status_code
404
让用户选择处理错误的方式
有些程序员倾向于用异常的方式处理错误,而有些则倾向于用检查的方式处理错误。
某些场景下检查的方式更为优雅,而另一些场景下则恰恰相反。
合理的做法是让用户可以选择处理错误的方式。
默认返回错误代码可以实现上面所述的合理做法,而默认采用异常处理错误则无法实现。
用例:
from urllib.request import urlopen
from urllib.error import URLError, HTTPError
try: response = urlopen('http://www.httpbin.org/geta')
except HTTPError as e:
if e.code == 404: print('Page not found')
else: print('All good')
Page not found
from requests.exceptions import HTTPError
import requests r = requests.get('http://www.httpbin.org/posta')
try: r.raise_for_status()
except HTTPError as e:
if e.response.status_code == 404: print('Page not found')
Page not found
import requests r = requests.get('http://www.httpbin.org/geta')
if r.ok: print('All good')
elif r.status_code == requests.codes.not_found: print('Page not found')
Page not found
以上所述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在准备这次演讲和这篇文章的过程中,笔者收获颇丰,也希望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同样能有所收获。读者可以通过在文章下方评论或者在 Twitter 上留言的方式(@noamelf)向我提供建议,我非常乐于倾听这些建议。
更新(2016年8月8日)
如果读者在阅读完文章后,像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一样,对 Requests 库和 Urllib 库的可用性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感到惊讶,那么 Nick Coghlan 在下面的评论和后来的文章(标题的含义一目了然)它解决了什么问题中分享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Python 翻译组是EarlGrey@编程派发起成立的一个专注于 Python 技术内容翻译的小组,目前已有近 30 名 Python 技术爱好者加入。
翻译组出品的内容(包括教程、文档、书籍、视频)将在编程派微信公众号首发,欢迎各位 Python 爱好者推荐相关线索。
推荐线索,可直接在编程派微信公众号推文下留言即可。
加群请点 --》加入我们 一起交流Python
投稿请点 --》编程派微信公众号正式接受外部投稿啦!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无特殊注明,本公号所发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如需转载,请联系「编程派」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