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Redis的话题估计有些读者已经开始反感了,昨天还是有一些读者困惑,这就具体讲述下Redis持久化方式-RDB的实现方式~


01

 触发时机


手动触发:

  • save: 阻塞当前 Redis 服务器, 直到 RDB 过程完成为止, 对于内存比较大的实例会造成长时间阻塞, 线上环境不建议使用

  • bgsave: Redis 进程执行 fork 操作创建子进程, RDB 持久化过程由子进程负责, 完成后自动结束。阻塞只发生在 fork 阶段, 一般时间很短
自动触发 RDB 的持久化机制, 例如以下场景:
  • 使用 save 相关配置, 如 “save m n”。表示 m 秒内数据集存在 n 次修改时, 自动触发 bgsave。

  • 如果从节点执行全量复制操作, 主节点自动执行 bgsave 生成RDB文件并发送给从节点, 更多细节见6.3节介绍的复制原理。
  • 执行 debug reload 命令重新加载 Redis 时, 也会自动触发 save 操作。(不清楚是 save 还是 bgsave)
  • 默认情况下执行 shutdown 命令时, 如果没有开启 AOF 持久化功能则自动执行 bgsave。


02

 流程说明


Redis 持久化方式-RDB_java


03

 RDB的文件处理


保存: RDB 文件保存在 dir 配置指定的目录下, 文件名通过 dbfilename 配置指定。可以通过执行 config set dir {newDir} 和 config set dbfilename {newFileName} 运行期动态执行, 当下次运行时 RDB 文件会保存到新目录。


压缩: Redis 默认采用 LZF 算法对生成的 RDB 文件做压缩处理, 压缩后的文件远远小于内存大小, 默认开启, 可以通过参数 config set rdbcompression {yes|no} 动态修改。


校验: 如果 Redis 加载损坏 的RDB 文件时拒绝启动, 并打印如下日志:


# Short read or OOM loading DB. Unrecoverable error, aborting now.

这时可以使用 Redis 提供的 redis-check-dump 工具检测 RDB 文件并获取对应的错误报告。


04

 RDB的优缺点


优点:

  • RDB 是一个紧凑压缩的二进制文件, 代表 Redis 在某个时间点上的数据快照。非常适用于备份, 全量复制等场景

  • Redis 加载 RDB 恢复数据远远快于 AOF 的方式


缺点:

  • RDB 方式数据没办法做到实时持久化/秒级持久化。因为 bgsave 每次运行都要执行 fork 操作创建子进程, 属于重量级操作, 频繁执行成本过高

  • RDB 文件使用特定二进制格式保存, Redis 版本演进过程中有多个格式的 RDB 版本, 存在老版本 Redis 服务无法兼容新版 RDB 格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