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redis默认有16个库,下标从0开始(默认索引都是从零开始)

redis命令参考:http://redisdoc.com/

redis官网命令参考:https://redis.io/commands

redis.conf 配置文件介绍

bind 绑定那个 ip 地址
protected-mode yes 保护模式是否开启
port 6379 端口号 tcp-backlog 511 确定了 TCP 连接中已完成队列 timeout 0  设置客户端空闲超时时间,服务端不会主动断开连接,不能小于 0。
tcp-keepalive 300 每个一段时间 300 秒发送一次请求.看是否还活着

daemonize yes 是否在后台执行!如果设置位no则表示前台启动,此时窗口将被一直占用
supervised no 无监督交互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指定存储 Redis 进程号的文件路径
loglevel notice 日志级别  notice (仅试用于生产)
logfile "" 配置 log 文件地址,默认打印在命令行终端的窗口上,也可设为/dev/null 屏蔽日志
databases 16  指定数据库个数
maxclient 最大客户端连接数
Maxmemory :  
设置 Redis 可以使用的内存量。一旦到达内存使用上限,Redis 将会试图移除内部数据,
移除规则 可以通过 maxmemory-policy 来指定。如果 Redis 无法根据移除规则来移除内存中
的数据,或者设置了“不允许移除”,
那么 Redis 则会针对那些需要申请内存的指令返回错误信息,比如 SET、LPUSH 等。
Maxmemory-policy  noeviction 默认配置
(1)volatile-lru:使用 LRU 算法移除 key,只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
(2)allkeys-lru:使用 LRU 算法移除 key
(3)volatile-random:在过期集合中移除随机的 key,只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
(4)allkeys-random:移除随机的 key
(5)volatile-ttl:移除那些 TTL 值最小的 key,即那些最近要过期的 key
(6)noeviction:不进行移除。针对写操作,只是返回错误信息
 
cluster-enabled yes 是否开启集群

常用参数说明:
redis.conf 配置项说明如下:
1. Redis默认不是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可以通过该配置项修改,使用yes启用守护进程
  daemonize no
2. 当Redis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时,Redis默认会把pid写入/var/run/redis.pid文件,可以通过pidfile指定
  pidfile /var/run/redis.pid
3. 指定Redis监听端口,默认端口为6379
  port 6379
4. 绑定的主机地址
  bind 127.0.0.1
5. 当客户端闲置多长时间后关闭连接,如果指定为0,表示关闭该功能
  timeout 300
6. 指定日志记录级别,Redis总共支持四个级别: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默认为verbose
  loglevel verbose
7. 日志记录方式,默认为标准输出,如果配置Redis为守护进程方式运行,而这里又配置为日志记录方式为标准输出,则日志将会发送给/dev/null
  logfile stdout
8. 设置数据库的数量,默认数据库为0,可以使用SELECT <dbid>命令在连接上指定数据库id
  databases 16
9. 指定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可以多个条件配合
  save <seconds> <changes>
  Redis默认配置文件中提供了三个条件: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分别表示900秒(15分钟)内有1个更改,300秒(5分钟)内有10个更改以及60秒内有10000个更改。
10. 指定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是否压缩数据,默认为yes,Redis采用LZF压缩,如果为了节省CPU时间,可以关闭该选项,但会导致数据库文件变的巨大
  rdbcompression yes
11. 指定本地数据库文件名,默认值为dump.rdb
  dbfilename dump.rdb
12. 指定本地数据库存放目录
  dir ./
13. 设置当本机为slav服务时,设置master服务的IP地址及端口,在Redis启动时,它会自动从master进行数据同步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14. 当master服务设置了密码保护时,slav服务连接master的密码
  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15. 设置Redis连接密码,如果配置了连接密码,客户端在连接Redis时需要通过AUTH <password>命令提供密码,默认关闭
  requirepass foobared
16. 设置同一时间最大客户端连接数,默认无限制,Redis可以同时打开的客户端连接数为Redis进程可以打开的最大文件描述符数,如果设置 maxclients 0,表示不作限制。当客户端连接数到达限制时,Redis会关闭新的连接并向客户端返回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错误信息
  maxclients 128
17. 指定Redis最大内存限制,Redis在启动时会把数据加载到内存中,达到最大内存后,Redis会先尝试清除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Key,当此方法处理 后,仍然到达最大内存设置,将无法再进行写入操作,但仍然可以进行读取操作。Redis新的vm机制,会把Key存放内存,Value会存放在swap区
  maxmemory <bytes>
18. 指定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Redis在默认情况下是异步的把数据写入磁盘,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因为 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save条件来同步的,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默认为no
  appendonly no
19. 指定更新日志文件名,默认为appendonly.aof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20. 指定更新日志条件,共有3个可选值:
  no: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快)
  always: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动调用fsync()将数据写到磁盘(慢,安全)
  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折衷,默认值)
  appendfsync everysec
21. 指定是否启用虚拟内存机制,默认值为no,VM机制将数据分页存放,由Redis将访问量较少的页即冷数据swap到磁盘上,
    访问多的页面由磁盘自动换出到内存中
   vm-enabled no
22. 虚拟内存文件路径,默认值为/tmp/redis.swap,不可多个Redis实例共享
   vm-swap-file /tmp/redis.swap
23. 将所有大于vm-max-memory的数据存入虚拟内存,无论vm-max-memory设置多小,所有索引数据都是内存存储的(Redis的索引数据 就是keys),也就是说,当vm-max-memory设置为0的时候,其实是所有value都存在于磁盘。默认值为0
   vm-max-memory 0
24. Redis swap文件分成了很多的page,一个对象可以保存在多个page上面,但一个page上不能被多个对象共享,vm-page-size是要根据存储的 数据大小来设定的,作者建议如果存储很多小对象,page大小最好设置为32或者64bytes;如果存储很大大对象,则可以使用更大的page,如果不 确定,就使用默认值
   vm-page-size 32
25. 设置swap文件中的page数量,由于页表(一种表示页面空闲或使用的bitmap)是在放在内存中的,,在磁盘上每8个pages将消耗1byte的内存。
   vm-pages 134217728
26. 设置访问swap文件的线程数,最好不要超过机器的核数,如果设置为0,那么所有对swap文件的操作都是串行的,可能会造成比较长时间的延迟。
    默认值为4
   vm-max-threads 4
27. 设置在向客户端应答时,是否把较小的包合并为一个包发送,默认为开启
  glueoutputbuf yes
28. 指定在超过一定的数量或者最大的元素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采用一种特殊的哈希算法
  hash-max-zipmap-entries 64
  hash-max-zipmap-value 512
29. 指定是否激活重置哈希,默认为开启
  activerehashing yes
30. 指定包含其它的配置文件,可以在同一主机上多个Redis实例之间使用同一份配置文件,而同时各个实例又拥有自己的特定配置文件
  include /path/to/local.conf

redis联通性测试

public class Demo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连接 Linux 的 Redis 服务
    Jedis jedis = new Jedis("192.168.217.102",6379);
    //查看服务是否运行,打出pong表示OK
    System.out.println("connection is OK==========>: "+jedis.ping());
  }
}

    如果报错或无法连接则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

windows连接不上linux中的Redis

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原因:

第一:bind 127.0.0.1没有注释掉,不能被除了本机以外的ip地址访问;或者把127.0.0.1改为'*'

第二:protected mode没有设置为 no 保护模式没有关闭

第三:防火墙没有关闭

linux中的防火墙,还有windows中的防火墙(win中的防火墙可以暂时不动)


redis的五种数据类型

redis字符串(String)、redis列表(List)、redis集合(Set)、redis哈希(Hash)、redis有序集合Zset(sorted set)

String:

  • String是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可以理解成与Memcached一模一样的类型,一个key对应一个value。例如:set k1 v1。
  • String 类型是 Redis 最基本的数据类型,一个 Redis 中字符串 value 最多可以是 512M。
  • String 类型是二进制安全的。意味着redis的string可以包含任何的数据。例如jpg图片或者序列化对象。

Hash:

  • redis hash是一个键值对集合。
  • redis hash是一个string类型的field和value的映射表,hash特别适合用于存储对象。

List:

  • 单键多值。
  • Redis 列表是简单的字符串列表,按照插入顺序排序。你可以添加一个元素导列表的头部(左边)或者尾部(右边)。
  • 它的底层实际是个双向链表,对两端的操作性能很高,通过索引下标的操作中间的节点性能会较差。

Set:

  • redis的Set是string类型的无序集合。它是通过HashTable实现的。

zset:

  • redis zset和set一样也是string类型元素的集合,且不允许重复的成员。
  • 不同的是每个元素都会关联一个double类型的分数。
  • redis正是通过分数来为集合的成员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zset的成员是唯一的,但分数(score)却可以重复。

 

常用命令:

非数据类型常用命令

1. 切换库 
a) select 0 

2. 启动服务器,用客户端访问 
a) ./redis-server redis.conf  
b) ./redis-cli 

3. 测试验证连接是否正常 
a) ping                 //返回pong

4. 查看当前库的所有键 
a) keys *               //返回所有的key
b) keys k?              //返回所有以k开头的key

5. 判断 key 是否存在 
a) exists <key> 

6. 查看键的类型 
a) type  <key> 
   
7. 删除某个键 
a) del <key> 
8. 设置 key 的过期时间单位为 秒 
a) expire   <key>   <seconds> 

9. 查看还有多少秒过期,-1 表示永不过期,-2 表示已过期 
a) ttl <key> 

10. 查看当前数据库的 key 的数量 
a) dbsize 

11. 清空当前库 
a) flushdb 

12. 通杀全部库  
a) flushall 

13. 移动key(移动key到指定的库)
a) move <key> 1

14). 重命名key
rename <oldkey> <newkey>

数据类型常用命令

String 类型常用命令(单值单value)

1、 添加键值对 
a) set <key> 

2、 查询对应键值 
a) get <key> 

3、 将给定的<value> 追加到原值的末尾 
a) append  <key>  <value> 

4、 获得值<value> 的长度 
a) strlen <key>  

5、 以新换旧,设置了新值同时获得旧值 
a) getset <key>  <value>           //先get,然后set

6、 将 key 中储存的数字值增 1,只能对数字值操作,如果为空,新增值为 1 
a) incr  <key> 

7、 将 key 中储存的数字值减 1,只能对数字值操作,如果为空,新增值为-1 
a) decr  <key> 

8、 将 key 中储存的数字值增减。自定义步长。 
a) incrby / decrby  <key>  <步长> 

9、 同时设置一个或多个 key-value 对   
a) mset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  

10、 同时获取一个或多个 value   
a) mget  <key1>   <key2>   <key3> .....  

11、 同时设置一个或多个 key-value 对,当且仅当所有给定 key 都不存在。 
a) msetnx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  

12、 获得值的范围 
a) getrange  <key>  <起始位置>  <结束位置> 
   getrange:获取指定区间范围内的值,类似between......and的关系,从零到负一表示全部 
eg:
   127.0.0.1:6379> set k1 ty12345
   OK
   127.0.0.1:6379> get k1
   "ty12345"
   127.0.0.1:6379> getrange k1 0 -1
   "ty12345"
   127.0.0.1:6379> getrange k1 0 3
   "ty12"
   127.0.0.1:6379>

13、 用 <value>  覆写<key> 所储存的字符串值,从<起始位置>开始。 
a) setrange  <key>   <起始位置>   <value> 
   setrange设置指定区间范围内的值,格式是setrange key值 具体值
eg:
    127.0.0.1:6379> get k1
    "ty12345"
    127.0.0.1:6379> setrange k1 0 xxx
    (integer) 7
    127.0.0.1:6379> get k1
    "xxx2345"
127.0.0.1:6379>

14、 设置键值的同时,设置过期时间,单位秒。 
a) setex  <key>  <过期时间>   <value> 
eg:
    127.0.0.1:6379> setex k1 10 xxx2345
    OK
    127.0.0.1:6379> ttl k1    //ttl查看还有几秒过期
    (integer) 8
    127.0.0.1:6379>
    127.0.0.1:6379> ttl k1
    (integer) -2            //-2代表已过期
    127.0.0.1:6379> get k1 
    (nil)                   //此时已然获取不到
    127.0.0.1:6379>

15、 只有在 key 不存在时设置 key 的值 
a) setnx  <key>  <value>

List 类型常用命令(单值多value)

1、 从左边/右边插入一个或多个值。  
a) lpush/rpush  <key>  <value1>  <value2>  <value3> .... 

2、 按照索引下标获得元素(从左到右) 元素不会丢失! 
a) lrange <key> <start> <stop>

eg:
    127.0.0.1:6379> lpush list01 1 2 3 4 5   //从左边插入,所以5在最左边
    (integer) 5
    127.0.0.1:6379> lrange list01 0 -1
    1) "5"
    2) "4"
    3) "3"
    4) "2"
    5) "1"
    127.0.0.1:6379> 
    //从右边插入,所以5在最右边
    127.0.0.1:6379> rpush list02 1 2 3 4 5
    (integer) 5
    127.0.0.1:6379> lrange list02 0 -1
    1) "1"
    2) "2"
    3) "3"
    4) "4"
    5) "5"
    127.0.0.1:6379>

3、 从左边/右边吐出一个值。值在键在,值光键亡 
a) lpop/rpop  <key>  
eg:
    127.0.0.1:6379> lpop list02
    "1"
    127.0.0.1:6379> rpop list02
    "5"
    127.0.0.1:6379> lrange list02 0 -1
    1) "2"
    2) "3"
    3) "4"
    127.0.0.1:6379>

4、 获得列表长度  
a) llen <key> 
eg:
    127.0.0.1:6379> llen list02
    (integer) 3
    127.0.0.1:6379> 

5、 在<value>的后面插入<newvalue> 插入值 
a) linsert <key>  before/after <value>  <pivot>  <newvalue> 

6、lindex ,按照索引下标获得元素(从上到下)
eg:
    127.0.0.1:6379> lrange list02 0 -1
    1) "2"
    2) "3"
    3) "4"
    127.0.0.1:6379> lindex list02 3  //3表示下标(下标从0开始)
    (nil)
    127.0.0.1:6379> lindex list02 2
    "4"
    127.0.0.1:6379> 

8、lrem key删N个value
   lrem key count(个数) element(元素)
eg:
    127.0.0.1:6379> rpush list04 1 1 1 2 2 2 3 3 3 4 5 6 7
    (integer) 13
    127.0.0.1:6379> lrange list04 0 -1
     1) "1"
     2) "1"
     3) "1"
     4) "2"
     5) "2"
     6) "2"
     7) "3"
     8) "3"
     9) "3"
    10) "4"
    11) "5"
    12) "6"
    13) "7"
    127.0.0.1:6379> lrem list04 2 3          //删除2个3
    (integer) 2
    127.0.0.1:6379> lrange list04 0 -1
     1) "1"
     2) "1"
     3) "1"
     4) "2"
     5) "2"
     6) "2"
     7) "3"
     8) "4"
     9) "5"
    10) "6"
    11) "7"
    127.0.0.1:6379> 

9、ltrim key 开始index结束index,截取指定范围的值后再赋值给key
eg:
    127.0.0.1:6379> lrange list01 0 -1
    1) "5"
    2) "4"
    3) "3"
    4) "2"
    5) "1"
    127.0.0.1:6379> ltrim list01 1 3         //截取后重新赋值给list01
    OK
    127.0.0.1:6379> lrange list01 0 -1
    1) "4"
    2) "3"
    3) "2"
    127.0.0.1:6379>

10、rpoplpush 源列表 目的列表
    //出栈入栈,一次一个元素

11、lset key index value

性能总结:
它是一个字符串链表,left、right都可以插入添加;
如果键不存在,创建新的链表;
如果键已存在,新增内容;
如果值全移除,对应的键也就消失了。
链表的操作无论是头和尾效率都极高,但假如是对中间元素进行操作,效率就很惨淡了。

Set 类型常用命令(单值多value)

1、 将一个或多个 member 元素加入到集合 key 当中,已经存在于集合的 member 元素
将被忽略。 
a) sadd <key>  <value1>  <value2> .....   

2、 取出该集合的所有值。 
a) smembers <key> 

eg: //set不允许重复元素
    127.0.0.1:6379> sadd set01 1 1 2 2 3 3
    (integer) 3
    127.0.0.1:6379> smembers set01
    1) "1"
    2) "2"
    3) "3"
    127.0.0.1:6379>

3、 判断集合<key>是否为含有该<value>值,有返回 1,没有返回 0 
a) sismember <key>  <value> 

4、 删除集合中的某个元素。 
a) srem <key> <value1> <value2> .... 

5、 随机从该集合中吐出一个值。 
a) spop <key>   

6、 随机从该集合中取出 n 个值,不会从集合中删除。 
a) srandmember <key> <n> 

7、 返回两个集合的交集元素。 
a) sinter <key1> <key2>  
 
8、 返回两个集合的并集元素。 
a) sunion <key1> <key2>   

9、 返回两个集合的差集元素,返回的结果跟 key 的顺序有关系 
a) sdiff <key1> <key2> 

10、返回两个集合的交集元素
a) sinter

11、返回两个集合的并集元素
a) sunion  
eg:
    127.0.0.1:6379> scard set01
    (integer) 3
    127.0.0.1:6379>  smembers set01
    1) "1"
    2) "2"
    3) "3"
    127.0.0.1:6379> sadd set02 4 5 6
    (integer) 3
    127.0.0.1:6379> smembers set02
    1) "4"
    2) "5"
    3) "6"
    127.0.0.1:6379> sunion set01 set02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127.0.0.1:6379>

12、scard,获取集合里面的元素个数
eg:
    127.0.0.1:6379> scard set01
    (integer) 3
    127.0.0.1:6379>

13、smove key1 key2 在key1里某个值  作用是将key1里的某个值赋给key2

Hash 类型常用命令(KV模式不变,但V是一个键值对)

1、 给<key>集合中的  <field>键赋值<value> 
a) hset <key>  <field>  <value> 

2、 从<key1>集合<field> 取出 value 
a) hget <key1>  <field> 

3、 批量设置 hash 的值 
a) hmset <key1>  <field1> <value1> <field2> <value2>...  
  
4、 批量取出 hash 的值 
a) hmget <key1>  <field1> <field2>... 

5、获取所有的 hash 值
a) hgetall <key1>

6、删除指定的field
a) hdel <key1> <field1> <field2>... 

7、hash长度
a) hdel <key1>
   
8、 查看哈希表 key 中,给定域 field 是否存在。 有返回 1,没有返回 0 
a) hexists key  <field> 

9、 列出该 hash 集合的所有 field 
a) hkeys <key> 

10、 列出该 hash 集合的所有 value 
a) hvals <key> 

11、增加value值 hincrby/hincrbyfloat
a) hincrby <key> <field> <increment>

12、如果field不存在则添加,否则不动
a) hsetnx <key> <field> <value>

Zset 类型常用命令

在set基础上,加一个score值。
之前set是k1 v1 v2 v3,
现在zset是k1 score1 v1 score2 v2

1、 将一个或多个 member 元素及其 score 值加入到有序集 key 当中。 
a) zadd  <key> <score1> <value1>  <score2> <value2>... 

2、 返回有序集 key 中,下标在<start> <stop>之间的元素带 WITHSCORES,可以让分数一起
和值返回到结果集。 
a) zrange <key>  <start> <stop>  [WITHSCORES]   
  1)WITHSCORES 如果在命令行上加上该选项,则将 score 和 value 一同取出,如
果不加该选项,则只取 value 值! 

3、 返回有序集 key 中,所有 score 值介于 min 和 max 之间(包括等于 min 或 max )的
成员。有序集成员按 score 值递增(从小到大)次序排列。 
a) zrangebyscore key min max [withscores] [limit offset count] 
b) zrevrangebyscore key max min [withscores] [limit offset count] 从大到小 

4、 为元素的 score 加上增量 
a) zincrby <key> <increment> <member> 

5、 删除该集合下,指定值的元素  
a) zrem  <key>  <value>   

6、 统计该集合,分数区间内的元素个数 
a) zcount <key>  <min>  <max> 

7、 返回该值在集合中的排名,从 0 开始。 
a)  zrank <key>  <value> 

8、 zcard/zcount key score区间/zrank key values值,作用是获得下标值/zscore key 对应值,获得分数
 a) zcard :获取集合中元素个数

 b) zcount :获取分数区间内元素个数,zcount key 开始分数区间 结束分数区间

 c) zrank: 获取value在zset中的下标位置

 d) zscore:按照值获得对应的分数

9、 zrevrank key values值,作用是逆序获得下标值
   正序、逆序获得下标索引值

10、 zrevrange

11、 zrevrangebyscore  key 结束score 开始score
  a) zrevrangebyscore zset1 90 60 withscores    分数是反着来的

    性能测试(写8万次/s,读11万次/s)

[root@centos102 ~]# redis-bench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