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使用的是基于运行级(run-levels)概念的称为 SysVinit 的专用启动工具。 它在不同的系统上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不能认为一个脚本在某个 Linux 发行版上工作正常。 SysVinit 以运行级的模式来工作,一般有 7 (从 0 到 6)个运行级 (实际上可以有更多的运行级,但都是用于特殊情况而且一般使用不到。 参见 init(8)以获得更多信息),每个运行级对应于一套设定好的任务, 当启动一个运行级的时候, 计算机就需要执行相应的任务。 默认的运行级是 3,下面是对不同运行级的描述: 0: 关闭计算机 1: 单用户模式 2: 无网络多用户模式 3: 有网络多用户模式 4: 保留作自定义,否则同运行级 3 5: 同运行级 4,一般用于图形界面(GUI)登录(如 X的 xdm 或 KDE的 kdm) 6: 重启动计算机 可以使用 runlevel 命令查看: $ runlevel N 3 也可以在 /etc/inittab 文件中看到以下:

Default runlevel. The runlevels used by RHS are:

0 - hal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1 - Single user mode

2 - Multiuser, without NFS (The same as 3, if you do not have networking)

3 - Full multiuser mode

4 - unused

5 - X11

6 - reboo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id:3:initdefault:

System initialization.**

si::sysinit:/etc/rc.d/rc.sysinit 也就是说我们系统的运行级别目前是3,那么需要看的就是 /etc/rc3.d 下的内容,其实里面都是软连接,所有的软链指向 /etc/init.d/ 中的脚本文件,命名规范如下: [K|S][number][service name] --> ../init.d/servicename S 表示系统启动时需要启动的脚本 K 表示系统关闭时要关闭的脚本 [number] 表示的是该脚本的运行优先级,number 越小,脚本的运行优先级就越高 [service name] 表示的是服务的名称。 因此我们如果需要定义一个服务启动的优先级(顺序),则需指定脚本的 number 即可。 Linux 开机顺序

加载内核 启动 init(/etc/inittab) 内核启动的第一个用户级别的进程,其 pid 始终为 1,其它的开机启动脚本都是通过是通过这个进程来启动的。 执行 /etc/rc.d/rc.sysinit 这是 init 执行的第一个脚本,这个脚本主要工作是进行系统的初始化,如:设置系统字体、启动 swapping、设置主机名、装载声卡模块等。 执行 /etc/rc.d/rc*.d(rc0.d、rc1.d、rc2.d…rc6.d) 这一步会运行各个运行级别的脚本。这些运行脚本是指通过 chkconfig 命令配置的开机启动各个级别所要要执行的程序。 执行 /etc/rc.d/rc.local(就是 /etc/rc.local) 在各级别服务启动后,会执行该文件,如果不需要把所要执行的脚本配置为系统服务,也可以把所需执行的命令写到这个文件中,相比来说更为简单方便。 /sbin/mingetty,等待用户登录 自启动脚本实践

开机以 root 权限执行脚本,修改 /etc/rc.d/rc.local 文件。 用户登录时执行脚本,如设置一些环境变量,修改 /etc/profile 文件。 特定用户登录时执行特定脚本,如设置该用户特定的环境变量,修改 ~/.bash_profile 文件。 文件 说明 /etc/profile 此文件为系统的每个用户设置环境信息,当用户第一次登录时,该文件被执行。并从 /etc/profile.d 目录的配置文件中搜集 shell 的设置。 /etc/bashrc 为每一个运行bash shell的用户执行此文件。当bash shell被打开时,该文件被读取。 ~/.bash_profile 用户专用于自己使用的 shell 信息,当用户登录时,该文件仅仅执行一次!默认情况下,他设置一些环境变量,执行用户的 .bashrc文件。 ~/.bashrc 该文件包含专用于你的 bash shell 的 bash 信息,当登录时以及每次打开新的 shell 时,该文件被读取。 ~/.profile 在 Debian 中使用 .profile 文件代替 .bash_profile 文件 .profile(由Bourne Shell和Korn Shell使用)和 .login(由C Shell使用)两个文件是 .bash_profile 的同义词,目的是为了兼容其它 Shell。 ~/.bash_logout 当每次退出系统(退出bash shell)时,执行该文件。


如果服务器重启之后需要手工开启许多服务、工作及以后的维护相对比较繁琐、特地总结了下linux下开机自动启动脚本所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如下: 1、相关基础知识点    1)redhat的启动方式和执行次序是:       1加载内核        2执行init程序        3/etc/rc.d/rc.sysinit # 由init执行的第一个脚本        4/etc/rc.d/rc $RUNLEVEL # $RUNLEVEL为缺省的运行模式        5/etc/rc.d/rc.local     #相应级别服务启动之后、在执行该文件(其实也可以把需要执行的命令写到该文件中)       6/sbin/mingetty # 等待用户登录               在Redhat中,/etc/rc.d/rc.sysinit主要做在各个运行模式中相同的初始化工作,包括:        调入keymap以及系统字体        启动swapping        设置主机名        设置NIS域名        检查(fsck)并mount文件系统        打开quota        装载声卡模块        设置系统时钟        等等。        /etc/rc.d/rc则根据其参数指定的运行模式(运行级别,你在inittab文件中可以设置)来执行相应目录下的脚本。凡是以Kxx开头的,都以stop为参数来调用;凡是以Sxx开头的,都以start为参数来调用。调用的顺序按xx从小到大来执行。(其中xx是数字、表示的是启动顺序)例如,假设缺省的运行模式是3,/etc/rc.d/rc就会按上述方式调用/etc/rc.d/rc3.d/下的脚本。        值得一提的是,Redhat中的运行模式2、3、5都把/etc/rc.d/rc.local做为初始化脚本中的最后一个,所以用户可以自己在这个文件中添加一些需要在其他初始化工作之后,登录之前执行的命令。               init在等待/etc/rc.d/rc执行完毕之后(因为在/etc/inittab中/etc/rc.d/rc的        action是wait),将在指定的各个虚拟终端上运行/sbin/mingetty,等待用户的登录。        至此,LINUX的启动结束。

    2)init运行级别及指令 一、什么是INIT:    init是Linux系统操作中不可缺少的程序之一。    所谓的init进程,它是一个由内核启动的用户级进程。    内核自行启动(已经被载入内存,开始运行,并已初始化所有的设备驱动程序和数据结构等)之后,就通过启动一个用户级程序init的方式,完成引导进程。所以,init始终是第一个进程(其进程编号始终为1)。   内核会在过去曾使用过init的几个地方查找它,它的正确位置(对Linux系统来说)是/sbin/init。如果内核找不到init,它就会试着运行/bin/sh,如果运行失败,系统的启动也会失败。    二、运行级别    那么,到底什么是运行级呢?    简单的说,运行级就是操作系统当前正在运行的功能级别。这个级别从1到6 ,具有不同的功能。    不同的运行级定义如下    # 0 - 停机(千万不能把initdefault 设置为0 )    # 1 - 单用户模式                                     # s   init s = init 1   # 2 - 多用户,没有 NFS    # 3 - 完全多用户模式(标准的运行级)    # 4 - 没有用到    # 5 - X11 多用户图形模式(xwindow)    # 6 - 重新启动 (千万不要把initdefault 设置为6 )    这些级别在/etc/inittab 文件里指定。这个文件是init 程序寻找的主要文件,最先运行的服务是放在/etc/rc.d 目录下的文件。在大多数的Linux 发行版本中,启动脚本都是位于 /etc/rc.d/init.d中的。这些脚本被用ln 命令连接到/etc/rc.d/rcn.d 目录。(这里的n 就是运行级0-6)       3):chkconfig 命令(redhat 操作系统下)      不像DOS 或者 Windows,Linux 可以有多种运行级。常见的就是多用户的2,3,4,5 ,很多人知道 5 是运行 X-Windows 的级别,而0就是关机了。运行级的改变可以通过 init 命令来切换。例如,假设你要维护系统进入单用户状态,那么,可以使用 init 1 来切换。在Linux 的运行级的切换过程中,系统会自动寻找对应运行级的目录/etc/rc[0-6].d下的K 和 S 开头的文件,按后面的数字顺序,执行这些脚本。对这些脚本的维护,是很繁琐的一件事情,Linux 提供了chkconfig 命令用来更新和查询不同运行级上的系统服务。       语法为:       chkconfig --list [name]       chkconfig --add name       chkconfig --del name       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       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             chkconfig 有五项功能:添加服务,删除服务,列表服务,改变启动信息以及检查特定服务的启动状态。             chkconfig 没有参数运行时,显示用法。如果加上服务名,那么就检查这个服务是否在当前运行级启动。如果是,返回 true,否则返回false。 --level 选项可以指定要查看的运行级而不一定是当前运行级。             如果在服务名后面指定了on,off 或者 reset,那么 chkconfig 会改变指定服务的启动信息。on 和 off 分别指服务在改变运行级时的启动和停止。reset 指初始化服务信息,无论有问题的初始化脚本指定了什么。             对于 on 和 off 开关,系统默认只对运行级 3,4,5有效,但是 reset 可以对所有运行级有效。指定 --level 选项时,可以选择特定的运行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每个运行级,只能有一个启动脚本或者停止脚本。当切换运行级时,init 不会重新启动已经启动的服务,也不会再次去停止已经停止的服务。             选项介绍:             --level levels       指定运行级,由数字 0 到 7 构成的字符串,如:             --level 35 表示指定运行级3 和5。       要在运行级别3、4、5中停运 nfs 服务,使用下面的命令:chkconfig --level 345 nfs off            --add name       这个选项增加一项新的服务,chkconfig 确保每个运行级有一项 启动(S) 或者 杀死(K) 入口。如有缺少,则会从缺省的init 脚本自动建立。             --del name       用来删除服务,并把相关符号连接从 /etc/rc[0-6].d 删除。             --list name       列表,如果指定了name 那么只是显示指定的服务名,否则,列出全部服务在不同运行级的状态。             运行级文件             每个被chkconfig 管理的服务需要在对应的init.d 下的脚本加上两行或者更多行的注释。       第一行告诉 chkconfig 缺省启动的运行级以及启动和停止的优先级。如果某服务缺省不在任何运行级启动,那么使用 - 代替运行级。       第二行对服务进行描述,可以用 跨行注释。             例如,random.init 包含三行:       # chkconfig: 2345 20 80       # description: Saves and restores system entropy pool for       # higher quality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       表明 random 脚本应该在运行级 2, 3, 4, 5 启动,启动优先权为20,停止优先权为 80。             好了,介绍就到这里了,去看看自己目录下的/etc/rc.d/init.d 下的脚本吧。              设置自启动服务:chkconfig --level 345 nfs on       2. 实例介绍:    1、在linux下安装了apache 服务(通过下载二进制文件经济编译安装、而非rpm包)、apache 服务启动命令:/server/apache/bin/apachectl start。让apache服务运行在运行级别3下面。  命令如下:        1)touch /etc/rc.d/init.d/apache       vi /etc/rc.d/init.d/apache       chown -R root /etc/rc.d/init.d/apache       chmod 700 /etc/rc.d/init.d/apache       ln -s /etc/rc.d/init.d/apache /etc/rc.d/rc3.d/S60apache   #S 是start的简写、代表启动、K是kill的简写、代表关闭。60数字代表启动的顺序。(对于iptv系统而言、许多服务都是建立在数据库启动的前提下才能够正常启动的、可以通过该数字就行调整脚本的启动顺序))              apache的内容:       #!/bin/bash       #Start httpd service       /server/apache/bin/apachectl start              至此 apache服务就可以在运行级别3下 随机自动启动了。(可以结合chkconfig 对启动服务进行相应的调整)。 由于相关变量定义不同, 所以以下启动顺序仅供参考 在Redhat Redflag centos fc linux系统里面脚本的启动

先后: 第一步:通过/boot/vm进行启动 vmlinuz 第二步:init /etc/inittab 第三步:启动相应的脚本,并且打开终端 rc.sysinit rc.d(里面的脚本) rc.local 第四步:启动login登录界面 login 第五步:在用户登录的时候执行sh脚本的顺序:每次登录的时候都会完全执行的 /etc/profile.d/file /etc/profile /etc/bashrc /root/.bashrc /root/.bash_profile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jasonliu/archive/2011/11/07/2239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