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系列的博客主要是记录和总结自己在平时学习之中遇到的问题,方便日后用到时查看,同时也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在说到Android数据存储之前,先提一下数据持久化,所谓数据持久化就是将内存中的瞬时数据保存下来,在应用开发中是很重要的部分。举个栗子,我们打开一个应用之后输入了用户名和密码,之后回到了桌面,再回到应用时,我们希望之前输入的内容还在,这个要怎么实现呢?可以在回到桌面时将数据保存,返回视图时再填入数据。
其实不止是这些瞬时数据的保存,包括一些和应用相关的数据也是需要保存的,比如用户第一次登陆之后,之后再进入应用不必再次登陆,那么用户的信息就需要保存下来。下面进入正题。
注意:数据持久化应该结合Activity的生命周期使用。
Android本地数据存储有以下几种方式:
SharedPreferences:用户偏好设置
内部存储,数据存储到手机内置存储器
外部存储,外部SD卡中存储数据
SqlLite本地数据库存储
ContentProvider
其中内部存储和外部存储都属于文件存储,这次主要是介绍SharedPreferences和内部存储。
1. SharedPreferences:用户偏好设置
SharedPreferences使用键值对来存储数据,默认以xml文件形式进行存储,对应的文件保存到手机内存的data//xxx(保存数据时建立的文件)目录下面,提供和putString(),putInt(),putBoolean()等方法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使用时很方便。
因为SharedPreferences存储时的数据格式和数据类型限制,它只适用于存储一些简单用户设置,例如用户设置的夜间模式,音量,或者登录信息等。
如何获取SharedPreferences
Android提供了3中方法获取SharedPreferences对象。
1) Context 类中的 getSharedPreferences()方法
参数:getSharedPreferences()需要如下两个参数
String类型:指定文件名(不需要带文件后缀)
int类型:指定文件的操作模式,常用的是MODE_PRIVATE (该文件只允许本应用程序进行读写),MODE_APPEND(对文件进行写入操作时,是在文件尾追加内容),MODE_MULTI_PROCESS (用于会有多个进程中对同一个 SharedPreferences 文件进行读写的情况)。
2) Activity 类中的 getPreferences()方法
参数:只接收一个操作模式参数。
这个方法时会自动将当前活动的类名作为 SharedPreferences 的文件名。
3) PreferenceManager 类中的 getDefaultSharedPreferences()方法
这是一个静态方法,它接收一个 Context 参数,并自动使用当前应用程序的包名作为前缀来命名 SharedPreferences 文件
以下是代码案例(以保存登录信息为例):
获取SharedPreferences对象
preferences = getSharedPreferences("login",MODE_PRIVATE);
存储用户登录的信息
//获取editor对象
SharedPreferences.Editor editor = preferences.edit();
//存储数据时选用对应类型的方法
editor.putString("userId",user.getUserId());
editor.putString("username",user.getUserName());
editor.putString("password",user.getPassword());
editor.putString("role",user.getUserRole());
//提交保存数据
editor.commit();
取出数据
取出数据之前要先获得SharedPreferences对象。
//取出数据,第一个参数是存取的键,第二个参数-->如果该key不存在,返回默认值,这里返回的默认值是""
String userId = preferences.getString("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 preferences.getString("password","");
String role = preferences.getString("role","");
2. 文件存储
文件存储的形式不对文件进行任何格式化处理,存入是什么样,取出来也是什么样,我们可以用它存储一些简单类型的数据或二进制数据,也可以自己定义存储规范,用来存储复杂的文本数据。其实我们可以直接存储json格式的数据在文件中,借助Gson类进行对象和json格式之间的转换,使用很方便。上次我就在应用中用文件缓存了数据,比起SQLLite,有时文件存储要方便一些,因为它不用进行创建数据库,建表等操作。
内部存储:Context提供了很方便的打开文件的方法。可以使用Context类提供的openFileOutput (),和openFileInput ()进行文件写入和读取,进行缓存的设置和读取,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传入的文件名是带有文件后缀的。
注意:在读写是文件时可以加入读写缓冲,加快读写效率。
以下是文件存储的内部存储的例子(以存储字符串为例):
为了以后使用方便,可以先定义一个文件缓存的工具类。
public class FileCacheUtil {
//定义缓存文件的名字,方便外部调用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docCache = "docs_cache.txt";//缓存文件
//缓存超时时间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CACHE_SHORT_TIMEOUT=1000 * 60 * 5; // 5 分钟
/**设置缓存
content是要存储的内容,可以是任意格式的,不一定是字符串。
*/
public static void setCache(String content,Context context, String cacheFileName,int mode) {
FileOutputStream fos = null;
try {
//打开文件输出流,接收参数是文件名和模式
fos = context.openFileOutput(cacheFileName,mode);
fos.write(content.getBytes());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if(fos != null) {
try {
fos.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读取缓存,返回字符串(JSON)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Cache(Context context, String cacheFileName) {
FileInputStream fis = null;
StringBuffer sBuf = new StringBuffer();
try {
fis = context.openFileInput(cacheFileName);
int len = 0;
byte[] buf = new byte[1024];
while ((len = fis.read(buf)) != -1) {
sBuf.append(new String(buf,0,len));
}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
if(fis != null) {
try {
fis.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if(sBuf != null) {
return sBuf.toString();
}
return null;
}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CachePath(Context context) {
return context.getFilesDir().getAbsolutePath();
}
}
使用
使用文件缓存工具类时,直接调用它对外提供的函数就可以,将需要数据以字符串形式存,我们可以自定义数据存储格式,比如说以JSON串存储。以上代码中,缓存文件名写到文件缓存的类中,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调用。
提示:可以在Activity的onResume()的方法中使用获取缓存的操作(结合Activity来看),在onPause()是使用设置缓存的操作(暂停,跳转到其他Activity时调用这个方法)。
在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是否有网络或着缓存是否过期来判断是否从文件中获取缓存数据。以下是判断缓存是否过期的方法。
//判断缓存是否过期,比较文件最后修改时间
private boolean cacheIsOutDate(String cacheFileName) {
File file = new File(FileCacheUtil.getCachePath(mContext) + "/"
+ cacheFileName);
//获取缓存文件最后修改的时间,判断是是否从缓存读取
long date = file.lastModified();
long time_ou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date);
if (time_out > FileCacheUtil.CACHE_SHORT_TIMEOUT)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未过期
}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Context中获取内部存储和外部存储文件路径的方法。这些目录下的文件都会随着应用的卸载而被删除。
context.getFilesDir():获取手机内置存储器的/data/data//files目录,这个位置放存储文件。
context.getCacheDir():获取手机内置存储器的/data/data//cache目录,这个目录可以存放应用缓存文件。
context.getExternalFilesDir():获取SDCard/Android/data/你的应用的包名/files/ 目录,是外部存储的目录,当我们使用外部存储时,应该先判断外部存储介质是否存在,同时还要在应用权限中加入对sd卡的读写操作。
//判断外部SD卡是否存在,true是存在
Environment.getExternalStorageState().equals(Environment.MEDIA_MOUN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