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背后的产品观》是根据张小龙2012年的演讲稿整理而成。别看时间有点久,里面很多内容放到现在依然很有启发。五星推荐阅读。
- 张小龙说,产品经理想要做好产品,必须懂人性。
- 人是环境的反应器。人在一个环境下会做的事情,在另一个环境下不会做。同样是发照片,在微博和朋友圈就不一样。一个是整理后发布,一个是当下现实的环境下发布。优秀的产品经理会设计一个更适合产品使用的环境让用户去使用。
- 人是懒惰的,没有耐心的,不爱学习的。尽量让用户不费脑的去使用,怎么简单就怎么来。说明书?有多少人真的会去看?能不能做到不需要说明书大家都能使用?好的隐喻,好的交互。
- 产品的功能价值能解决人们的问题,但我们也应满足他们对时尚的渴望,情感价值比功能价值更为重要。
- 群体不同于个体,是乌合之众。我们曾将互联网用户视为个体对待,实际上应将其视为整体行为,而非个体思想的简单相加。(要避免群体化思维,必须让思想自由流动。)
- 人性化就是以己推人。但仅仅有同理心是不够的,还得共情。同理心是想他人之所想,共情是急他人之所急。
- 需求要满足人的贪嗔痴。很多做传销的就是抓住了人性之贪婪。
- 对于突然冒出来的新点子,99%都是错的。去看用户是怎么理解你的产品,而不是自己想或者看竞品。做需求的时候应该找到需求背后的用户心理诉求(动机)。
- 抽象才能化繁为简。学会抽象,能不能把100个需求抽象成10个需求?通过完成10个需求能满足100个诉求的能力真的很重要。
- 做需求先做主场景,你不知道后面会发生怎样的迭代,这跟用户的反馈有关。如果一个功能你做得十分完美才上线,那一定是你上线晚了。
- 对未来的理解比当前的需求更重要。比如,二维码是未来。那就应该想办法去推动这个未来。而现在,AIGC已经到来,我能不能成为公司里最会玩AI的人?
- 产品是进化出来的,而不是规划出来的。
- 先做产品结构,之后才是功能细节。
- 功能模块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关系。一个需求如果在A功能里能满足某个需求,就不应该重新再B功能再做。
- 设计就是做好分类。你认知的分类。越简单的分类越易于被接受。
- 找到需求背后的本质需求。面向场景做设计而非功能。在一个具象的场景里,我们才能知道怎么取舍。
- 让功能处于无形之中,让用户需要的时候自然找到。这就很棒。
- 不要过度设计。你想要满足所有人,就满足不了任何人。
- 有些功能如果不常用,那就不要损失体验去设计这个功能。我们可以放一放,再想想。同理,如果一个需求没有好的解决方案,那就一定不要去做。
- 一个好的产品一定是会被用户推荐的。有些功能也是如此,微信的头像,就是让用户驱动设置的,而不是功能引导。
- 一个极简的设计才不会被超越。
- 有些设计需要面向未来场景做设计。微信的已发送,在当时会存在发送不到的情况,但未来肯定不会。
- 操作的响应速度永远是第一位的。
- 如果一个特性不能让你自己兴奋,不如不做。
- 用户没有自然增长,就不必去推广。
- 在每个细节里体现认知。给用户选择权,微信里很多插件都是可插拔的;在该给用户保存数据的地方要保存好;方便用户就是尊重用户。我们让人跟用户接触而不是机器(至少机器要像人。)等等。
- 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就是创新。
- 你的价值观决定了产品特性。做产品得有自己的气质。使命、愿景、价值观。你得想想,自己设计的产品希望给用户一种怎样的改变?
- 做有灵魂的产品。它应该像人一样,有很多面。它是有机联系的,表现出的产品结构是好的;它有肌肉的东西,是功能;有产品的气质,背后是价值观;它的反应应该很敏捷,应该很理性;它的理性表现在逻辑很清晰、交互很合理;它的谈吐(文案)要好。对应到人身上,它是整体和谐而不是精神分裂。什么是精神分裂的产品?如果一个产品,这一块来自这种想法,那一块来自那种想法,大家为了相互妥协,把所有的东西都加进去,然后就造就了一个精神分裂的产品。
最后,所有你从别人那听来的道理,都不是你的,只有你理解的知识,才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