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的分类


RFID根据安全等级分类,可分为:


①存储器卡


②逻辑加密卡


③CPU卡




根据操作方式分类,可分为:


①主从式(IC卡) - 即读卡器作为主动方发送命令,卡片收到命令后再作出相应反应


②广播ID(ID卡) - 卡内只存储了一个识别号,通常只要进入射频场获得能量后就不停的主动发送这个识别号


调制编码方式


无源卡是从与读卡器频率相同的谐振电路获得能量,并通过负载调制发送信息的。


常用的调制编码方式有:


①曼侧斯特(Manchester)码- ex.上升沿表示“1”,下降沿表示“0”


②两相(Bi-phase)码- ex. 数据中心有跳变表示“1”,数据中心无跳变表示“0”


③频移键控(FSK)码


④相移键控(PSK)码


⑤米勒(Miller)码- ex. 数据中心有跳变表示“1”,数据中心无跳变表示“0”


当发送连续的“0”时,则在数据的开始处增加一个跳变防止失步。

rfid a卡和b卡 rfid卡号_RFID


防冲突


正常情况下读写器某一时刻只能对磁场中的一张射频卡进行读写操作。但是当多张卡片同时进入读写器的射频场时,读写器怎么办呢?读写器需要选出唯一的一张卡片进行读写操作,这就是防冲突。常见的防冲突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面向比特的防冲突机制


②面向时隙的防冲突机制


③位和时隙相结合的防冲突机制




通信协议


通讯协议是通讯的双方或多方在交流时遵守的规矩,包括谁先发起通讯,先交流什么,后交流什么,一方如何问,另一方如何答等。在这里通迅的双方指的是读写器和卡片。


按照谁先发起通讯,可分为两种:


①读写器先发言(Reader Talk First, 简称RTF)


②卡片先发言(Tag Talk First, 简称TTF)




ID卡在工作期间一直向外界广播自己的ID号,很显然属于TTF模式。


对于RTF模式的卡,在与读卡器通信的过程中往往有着严格的顺序要求:


①读写器呼叫卡 - 如果射频场中有读写器支持的卡片,卡片将回送一个应答,告诉读写器自己是什么类型的卡片。

②防冲突选择    - 如果射频场中有多张卡片,通常还要进行防冲突循环以便决出唯一张卡片进行操作。 

③认证              - 一方面读写器要认证卡片是合法的,另一方卡片也要认证读写器是合法的。

④读写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