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让人头秃的自增循环
- 二、默认转移和内部转移的区别
- 三、抛弃during追求entry
- 总结
前言
Stateflow中有三种典型的状态转移方式:默认转移、外部转移、内部转移。
其中外部转移比较好理解,但是默认转移和内部转移之间的一些区别,在应用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埋下“雷”。本文以在项目中踩到的雷为例,为大家区分Stateflow中的三种状态转移方式。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让人头秃的自增循环
下面是我搭建的一个简单的demo,功能如下:
1、a为Local量,运行后,a进行自增。当a<10:此时b输出0。
2、当a自增至>=10时,b输出1。
以下为控制模型:
当我们对模型进行功能测试时,发现模型并不能实现预期功能,以下为模型输出:
我们发现模型中a并没有自增,b也没有实现状态跳转。
So,What heppened!
二、默认转移和内部转移的区别
其实简单理解,默认转移相当于en(entry),内部转移相当于du(during)。所以,上述模型等价于:
而Stateflow跳转的优先级:默认转移(entry)> 外部转移 > 内部转移(during)。
那么来梳理一下模型功能实现的逻辑:
1、a = 0;分支进行外部转移线1。
2、a = 0;分支进行外部转移线1。
。
。
。
n、a = 0;分支进行外部转移线1。
而实现a++的逻辑是要进入during才能触发的,所以这里陷入了ErrUp外部跳转线1的无限循环逻辑。
那我们如果想要实现a++的逻辑,就应该在ErrUp的外部转移之前对a进行自增。根据Stateflow跳转的优先级,此处应该用默认转移(entry)。
三、抛弃during追求entry
对模型进行修改如下:
运行结果:
我们看到a实现了自增,b最终输出为1。
由于entry和默认循环等价,我们也可以这样搭:
输出也是木有问题滴。
总结
在应用Stateflow的不同跳转方式时,一定要注意不同转移方式的差异点:
1、跳转优先级:默认转移(entry)> 外部转移 > 内部转移(during)
2、默认转移相当于entry
3、内部转移相当于du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