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图像处理、分析、识别的热潮,而其中的车牌识别和人脸识别无疑是其中的研究热潮。

     本人没有做过车牌识别的项目,不便叙述,不过,倒是可以跟大家聊聊最近几年国内在人脸识别领域的一些发展情况。

广义的人脸识别实际包括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图像采集,人脸定位,预处理,人脸特征提取,模式分类、判决识别等等。当然,还包括相应的摄像机,摄像头等光学设备,以及PC,DSP,ARM等计算平台。毋庸置疑的是,在这当中,基于图像的智能分析(包括人脸定位,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分类,判决识别扥)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这个部分,属于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相结合的一个产物。但就知识面来说,需要对概率论,数理统计,模式识别,模式分类,图像处理,线性代数,随机过程,高等数学等等这些课程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当然了,如果,你是在学校里面搞科研,matlab是肯定要熟练才行。如果,你是在公司里面搞图像算法方面,编程(一般采用c++)肯定是少不了的。当然,如果你不是专门搞图像算法这部分的,大概了解了解就可以了,如果仅仅是想利用业余兴趣来学习,个人感觉,会非常困难。

    人脸识别,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不过,国内真正开始做这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个人认为,

    国内最早研究人脸识别的,当属于中科院计算所跟哈工大的一个联合面像实验室。该实验室的高文教授,陈熙林教授,山世光教授,直到今天,都一直活跃在人脸识别领域,更可贵的是,在IEEE上面发表了很多paper。这一点,很值得国内的同行学习。后来,该实验室,成为上海银晨的研发中心,专门为上海银晨做技术研发和技术支持。

    其次是中科院生物识别研究所的李子青教授,以及下属的中科奥森公司。李子青教授,当年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时候,就从事人脸识别方面的研究工作。后来,在中科院组建了专门的人脸识别研究团队(当然是他跟他带领的一群博士硕士)。该研究团队,首先提出了基于近红外的人脸识别技术,并将该项人脸识别技术用于08年北京奥运会。同时,基于近红外的人脸识别技术,得到了国际上同行业专家的认同和一致肯定。顺便提一下,李子青教授编辑了一本名为《Handbook of face recognition》的书籍,可以说是目前人脸识别领域,最为全面的一本参考书。

接着,是清华大学的丁晓青教授。丁晓青教授在OCR(字符识别)领域,可谓国内第一人。不过,最近几年转行做人脸识别,也是非常有成就的。不说别的,就只从FRVT2006(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2006年全球人脸识别供应商系统性能测试)的测试结果来看,丁晓青教授的研究团队(自然也是丁教授跟她的博士、硕士)是唯一一个完成大规模3D人脸识别性能测试的参赛团队。由此可见,在国内人脸识别领域来说,她们的算法,在3D领域,绝对排名第一。

不过,国内人脸识别产品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汉王科技的门禁和考勤系统。汉王科技也是中科院下属的一个公司,其人脸识别技术,是采用双摄像头,分别捕获到人脸的信息,从而合成3D人脸图片,然后进行特征提取和相应的识别工作。

      最后一个,就是深圳的飞瑞斯,该公司最近也在推广其自主开发的人脸识别系统。于前几位不同的是,它们采用了多光源进行补光的策略,从而有效解决了人脸识别中环境干扰的问题。当然,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小公司或者单位,也在从事人脸识别方面的研究工作。不过,都没有自主的技术或者产品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