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顺序
- 静态代码块>构造代码块>构造函数>普通代码块
public class CodeBlock {
static{
System.out.println("静态代码块");
}
{
System.out.println("构造代码块");
}
public CodeBlock(){
System.out.println("无参构造函数");
}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普通代码块");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main方法");
new CodeBlock().sayHello();;
System.out.println("---------------");
new CodeBlock().sayHello();;
}
}
反编译生成的class文件:
执行结果:
我们创建了两个匿名对象,但是静态代码块只是调用了一次。
回到顶部
父类和子类执行顺序
对象的初始化顺序:
首先执行父类静态的内容,父类静态的内容执行完毕后,接着去执行子类的静态的内容,当子类的静态内容执行完毕之后,再去看父类有没有构造代码块,如果有就执行父类的构造代码块,父类的构造代码块执行完毕,接着执行父类的构造方法;父类的构造方法执行完毕之后,它接着去看子类有没有构造代码块,如果有就执行子类的构造代码块。子类的构造代码块执行完毕再去执行子类的构造方法。
总之一句话,静态代码块内容先执行,接着执行父类构造代码块和构造方法,然后执行子类构造代码块和构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