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对白。

作为21届的毕业生,今年应该大都经历过互联网裁员,**那我们该如何应对以后的类似情况呢?**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位博主,他也是一位校招生并经历过两次裁员,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他的经历,以下为原文。


作者:迈唛咩 | 编辑:对白的算法屋


我是21届的毕业生,从去年7月份开始到现在正式入职10个月,在这短短的10个月时间我经历了两次大裁员,但是幸运的是两次裁员我都是剩下的50%

这篇文章我将对自己的offer选择、职业规划做一个复盘和思考,希望可以给面临这些问题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 我的情况


我是去年参加的校招,春招拿到的offer一个是创业公司,薪资X;另一个是华为,薪资是X+8;还有一个是头部在线教育,薪资X+2;最终在这些offer里我选择了在线教育。

这边说一下当初为啥选这个offer~

第一、在线教育当时并没有政策风险,属于是风口上的行业,所谓站在风口上猪头能飞起来,我就在想,万一我就是那头飞起来的猪呢?哈哈哈哈哈

这里找到了当初面试的文档,大热行业的头部公司,还是蛮吸引人的~

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华为,因为base深圳,但是我更喜欢北京~

7月正式毕业入职在线教育,入职之后就开始听到各种风声,在公司的内部分享会上,这种焦虑也会自上而下的传递下来。那段时间我会在闲暇时间不停的刷社区软件,哪哪公司又裁员啦,哪家公司的业务线又砍了,终于在忐忑和焦虑中,迎来了最终业务线砍掉一半人的消息。

好在,我在留下来的那50%。接下来我疯狂投简历,最终无缝衔接入职现在这家公司。

二. 以为是结束,没想到是开始


经历了在线教育的大裁员之后,天真的以为以后的人生职场之路必将会一帆风顺,没想到,年底新公司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优化,平时对接的部门人一个接一个的走。

再看看行业内,也是一片哀嚎,点开社交软件都是裁员的消息。现在看来,在线教育的大裁员只是开始

三. 复盘为什么不是我


经历了两次"毕业"之后,我开始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毕业的人不是我? 首先,当我们在讨论"毕业"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首先搞清楚互联网裁员的两个逻辑:

1、裁员成本低;

2、后续运营成本低。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么被裁的可能就是试用期员工,或者校招生,裁掉这些人,企业付出的成本低。所以,如果你是校招被裁了,请不要怀疑自己,是公司战略问题。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么倒霉的可能就是工资高的中高层。

理解这两层逻辑之后,再说一下为什么没有我?

1、首先,**我是校招生,非常便宜,而且好用,听老板的话。**第一家公司,第一批走的那拨人,多半因为搞小团体,老板本身不怎么待见,所以有了名额首先给他们了。

2、在同一批校招生中,不说我的能力有多突出,我的长处在于 能够主动的去跟老板沟通,推动项目。让老板了解自己,才能给你更多的活。

此外,需要更关注业务,不要把目光都集中在自己做什么,而是去看看别人都在做什么,多去了解学习,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即使是被优化了,也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四. 改进的空间和offer选择的建议


经历了两次毕业,我意识到,大家在选择offer的时候,需要去关注业务的营收情况,赔钱业务谨慎入局。

不得已进入一家赔钱的公司,需要清楚自己对于这段经历的诉求是什么,如果想快速学到东西就走,需要承担更多的业务,学习一切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及时复盘。

最后,我后悔了吗?

我没后悔,因为我已经在能力范围内选择了最好的东西,但是我更感谢自己,不放弃一直努力学习。感谢家属能陪在我身边,给我非常多的正向帮助。愿大家努力也有好结果!

关于我

你好,我是对白,清华计算机硕士毕业,现大厂算法工程师,拿过8家大厂算法岗SSP offer(含特殊计划),薪资40+W-80+W不等。

高中荣获全国数学和化学竞赛二等奖。

本科独立创业五年,两家公司创始人,拿过三百多万元融资(已到账),项目入选南京321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创业做过无人机、机器人和互联网教育,保研清华后退居股东。

我每周至少更新三篇原创,分享人工智能前沿算法、创业心得和人生感悟。我正在努力实现人生中的第二个小目标,上方关注后可以加我微信交流。

期待你的关注,我们一起悄悄拔尖,惊艳所有毕业一年经历两次大裁员......_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