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plot函数详解”
author: “intro”
date: “2022/1/24”
output: html_document
knitr::opts_chunk$set(echo = TRUE)
在学习中分享,在分享中学习,这是一篇关于plot()函数的分享学习,plot()是常见的作图函数,其中的参数是需要熟悉的,以便在作图过程中更加灵活的处理图形的元素。
环境设置和数据准备
##绘图函数详解##
rm(list=ls())##清除环境的所有变量,为画图做准备
getwd()#查看工作路径,待会保存图片
setwd('C:/Users/intro/Desktop/R整理后/R-CSDN/绘图/2-绘图函数详解')#设置工作路径
data <- iris #导入数据,这里用数据库中鸢尾花数据集
data[1:5,]#查看数据前5行(数据框的基础操作见另一篇文章)
str(data)#查看数据的结构,可见150观测值,5个变量,前4个为数值型变量,最后1个为因子型变量
table(data[,5])#查看第5列的频数
代码+运行结果
plot函数是一个泛型函数,是R基础绘图中的高级函数,不仅在一般图形绘制中需要用到,在模型的可视化也会用的,这里将Plot()常见的参数做一个讲解
plot绘图数据导入
plot(data$Sepal.Length)#一个数值型,散点图
plot(data$Sepal.Length,data$Sepal.Width)#参数为x,y,画一个二维散点图
plot(data$Sepal.Length~data$Sepal.Width)#~表示公式的符号,前面为Y,后面为x,公式法接收数值向量,画图
plot(data$Species)#因子型变量,画一个柱状频数图
plot(data$Sepal.Length~data$Species)#Y变量为数值型,x变量为因子型,画箱图
导入数据的类型不同,plot绘画的图是不一样的,数据导入的方式有参数类型,即x,y类型,也可公式类型,即y~X类型
图形调整
plot(data$Sepal.Length~data$Petal.Length,#放入绘图数据
type='p',#图形的类型#p:散点##L:直线##o:线过点##b:线不过点##c:虚线##s:折线##h:垂直线##S:光滑的线#
ylim=c(1,8.5),xlim=c(1,8.5),#设置坐标轴值域
xlab='Petal.Length',ylab='Sepal.Length',#设置坐标轴标签
mai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pal and Petal ',#设置一个标题
sub='The length of the two species',#设置一个副标题
bty='l',##边框
###到这里,一个基本的图形框架已经有了###
###丰富一下色彩####
pch=21,#设置原点图形0-25,其中21-25可以添加颜色
col="blue3",col.axis="blue1" ,col.lab='darkblue',col.main="blue4",,col.sub='blue',bg='gray',
##颜色设置##图形颜色为蓝色3,坐标轴标签蓝色1,坐标轴标题黑色深蓝,标题蓝色4,背景色灰色
cex=.8,cex.main=1.2,cex.lab=.9,cex.axis=.8,
##大小设置##点的大小缩放0.8倍,标题1.2倍,坐标标题0.9倍,坐标轴标签0.8倍
font=1,font.main=2,font.lab=1,font.axis=3,
##设置字体##1为默认,2为粗体,3为斜体,4为粗斜体
axes=TRUE,#画坐标轴
xaxt='s',yaxt='s',#画坐标轴标签及刻度
las=1)#坐标轴标签与与坐标轴的关系,这里为总是垂直
pdf('plot.pdf')
说在后面
type的类型
边框bty
o:四面边框都画出
L:左&下
7:上&右
c:上&下&左
]:上&右&下
n:没有边框
小tips:可以根据这些参数的外形进行记忆
点的类型pch
取值0-25,其中21-25是可以填充颜色的
font 字体
0:默认值
1:粗体
2:斜体
3:粗斜体
axes 参数 &xaxt、yaxt参数
axes是一个逻辑值,FALSE时表示不画坐标轴线、刻度及标签
axt有’n’和’s’控制,n时不会坐标刻度和标签,坐标轴线是有的,这是与axes是不同
las 参数
表示坐标标签与坐标轴的关系
0:总是平行于坐标轴
1:总是水平方向
2:总是垂直于坐标轴
3:总是垂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