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写一个类,继承Thread类,并重写Thread类中的run方法。
程序执行过程:
编译--类加载--JVM调用main方法,main方法就是主线程,也就是主栈--main方法压栈--在堆中new出myThread对象--myThread对象调用start方法
--start方法的作用是在JVM中开辟一个新的栈(也就是启动一个新的线程)--新的线程启动后会自动调用run方法,而第6行的start方法执行完之后会继续往下执行
也就是说此时jvm中有两个线程同时运行(多线程并发)--两个线程争夺CPU时间片,谁抢到了谁就执行。
运行结果:
实现线程的第二种方式:
编写一个类,实现runnable接口,实现run方法。
为这个类创建对象-->使用Thread的构造方法传入这个对象,将这个对象转换为线程对象-->线程启动。
运行结果:
实现线程的第三种方法:
使用匿名内部类。
运行结果:
对三种实现方式的选择:
第一种:编写一个类,直接继承java.lang.Thread类-->创建线程对象-->线程启动。
优点:简单快捷。
缺点:Java只支持单继承,在继承了Thread类之后不能继承其他的类,可扩展性差。
第二种:编写一个类,实现Runnable接口-->创建Runnable对象-->将Runnable对象转换为线程对象-->线程启动。
优点:面向接口编程,可以继承别的类,,可扩展性强。
缺点:比第一种多了一步转换线程的代码。(也挺简单快捷的)
第三种:采用匿名内部类直接创建线程对象-->线程启动。
优点:不用手动编写类,代码书写效率更高。
缺点:可读性差,阅读代码效率很低。看起来很诡异,不清楚匿名内部类的人还以为是直接new了接口(接口并不能new),而实际上是new了一个类,
这个类去实现了Runnable接口,给阅读代码的人提高了难度。还有另一个很蛋疼的缺点——如果在后面的代码中想要使用这个匿名内部类是没有办法的,
比如 "类名.静态变量",匿名匿名,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名字,拿不到类名还怎么使用这个类?
综上:实现线程最好的方式是第二种,也就是实现Runnable接口,而且Java也建议程序员们使用面向接口编程,增强代码可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