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遍历与列表生成式

在先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循环,并且编写过实现遍历的语句,它能简化我们的代码。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系统的学习循环和遍历相关的内容,以及 Python 中强大的列表生成式,让我们开始吧 ?。

循环

我们之前编写过的这段代码,它使用了 while 循环:

i = 1 # 初始化申明一个变量

while(i <= 3): # 当 i 的值小于等于 3 时
    print("这是第 %d 次打印" % i)
    i = i + 1 # 让 i 增加,如果没有这一句,将成为死循环

print("循环已完毕!")

while 循环属于“当型循环”,并且在 Python 中,只有当型循环。



python用while遍历列表并输出每个元素的信息 python while遍历列表_前端遍历列表生成表格

当型循环流程图

当程序执行到 while 语句时,会判断是否满足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相应语句(即缩进内的),执行完毕后,会再次判断是否满足条件,如此循环,直到不满足条件时为止。

所以,上面的代码执行的过程是这样的:



python用while遍历列表并输出每个元素的信息 python while遍历列表_列表生成式_02

在循环内部嵌套 if 语句可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如:

i = 1 # 初始化申明一个变量

while(i <= 3): # 当 i 的值小于等于 3 时
    if i == 2:
        print("好像这句话我已经是第二次说了")
    else:
        print("这是第 %d 次打印" % i)

    i = i + 1 # 让 i 增加,如果没有这一句,将成为死循环  

print("循环已完毕!")

将会输出:

这是第 1 次打印
好像这句话我已经是第二次说了
这是第 3 次打印
循环已完毕!

continue

如果需要跳过某一次循环,可以使用 continue 关键字,如:

i = 1 # 初始化申明一个变量

while(i <= 6): # 当 i 的值小于等于 6 时
    if i == 3:
        i = i + 1 # 不要忘记自增
        continue
    else:
        print("这是第 %d 次打印" % i)

    i = i + 1 # 让 i 增加,如果没有这一句,将成为死循环  

print("循环已完毕!")

输出如下:

这是第 1 次打印
这是第 2 次打印
这是第 4 次打印
这是第 5 次打印
这是第 6 次打印
循环已完毕



python用while遍历列表并输出每个元素的信息 python while遍历列表_Python_03

break

如果需要跳过整个循环,则使用 break 关键字:

i = 1 # 初始化申明一个变量

while(i <= 6): # 当 i 的值小于等于 3 时
    if i == 3:
        i = i + 1 #
        break
    else:
        print("这是第 %d 次打印" % i)

    i = i + 1 # 让 i 增加,如果没有这一句,将成为死循环

print("循环已完毕!")

输出如下:

这是第 1 次打印
这是第 2 次打印
循环已完毕!



python用while遍历列表并输出每个元素的信息 python while遍历列表_实际参数列表和形式参数列表长度不同_04

无限循环

如何实现一个无限循环呢?如果条件永远满足,循环也就永远不会结束,如:

while 1 > 0:
  print("你输入了:", input("输入内容:"))

这样,便实现了一个复读机程序,由于 1 > 0 永远成立,所以将会无限复读。



python用while遍历列表并输出每个元素的信息 python while遍历列表_列表生成式_05

在终端中,可以使用 Ctrl + C 强制结束

实际上,1 > 0 == True,我们可以直接用 while True: 表示无限循环。

无限循环在某些时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要忘了结合 continuebreak 使用,不然就成了死循环。

遍历

获取复合数据类型中的所有元素,这一过程被称为“遍历”。

假若我们需要获取列表中所有的元素,可以从下标 0 开始递增,依次获取,通过 len 函数获取列表长度以防止越界:

classmates = ['李甜甜', '谭小蝶', '莉莉', '葛蛋蛋']  

i = 0

while i     print(classmates[i])
    i += 1
    
# 输出:
# 李甜甜
# 谭小蝶
# 莉莉
# 葛蛋蛋

但是如果想对字典 (dict) 或者集合 (set) 进行类似的操作,就不可行了,因为字典得通过键 (key) 访问值,集合更是无序的。

for

这时就有请 for 上场啦,虽然在习惯上我们仍叫它“for 循环”,但在 Python 中,for 被专门设计用于遍历:

classmates = ['李甜甜', '谭小蝶', '莉莉', '葛蛋蛋']  

for classmate in classmates:
    print(classmate)
    
# 输出:
# 李甜甜
# 谭小蝶
# 莉莉
# 葛蛋蛋
  • 紧跟着 for 后面引用的变量 classmate 代表当前所遍历的具体值,其本身类似函数定义中的形式参数,没有实际含义。
  • 紧跟着 in 后面的变量 classmates遍历的目标,即例子中的花名册。

当字典作为遍历的目标时,默认获取的是键名:

classmates = {
    '班长': '李甜甜',
    '学习委员': '谭小蝶',
    '宣传委员': '莉莉',
    '体育委员': '葛蛋蛋'
}

for classmate in classmates:
    print(classmate)

# 输出:
# 班长
# 学习委员
# 宣传委员
# 体育委员

出于阅读体验,这里将较长的字典换行书写,等价于:

classmates = {'班长': '李甜甜', '学习委员': '谭小蝶', '宣传委员': '莉莉', '体育委员': '葛蛋蛋'}  

再结合字典本身的 []get 方法,自然就能获取对应值:

classmates = {
    '班长': '李甜甜',
    '学习委员': '谭小蝶',
    '宣传委员': '莉莉',
    '体育委员': '葛蛋蛋'
}

for classmate in classmates:
    print(classmate + ':' + classmates[classmate])  

# 输出:
# 班长:李甜甜
# 学习委员:谭小蝶
# 宣传委员:莉莉
# 体育委员:葛蛋蛋

values

如果只需要遍历值,可以这样:

classmates = {
    '班长': '李甜甜',
    '学习委员': '谭小蝶',
    '宣传委员': '莉莉',
    '体育委员': '葛蛋蛋'
}

for classmate in classmates.values():
    print(classmate)  

# 输出:
# 李甜甜
# 谭小蝶
# 莉莉
# 葛蛋蛋

使用遍历的目标values() 方法,可以直接遍历键值对的值。

items

如果需要同时遍历一对键和值,可以使用遍历的目标items() 方法:

classmates = {
    '班长': '李甜甜',
    '学习委员': '谭小蝶',
    '宣传委员': '莉莉',
    '体育委员': '葛蛋蛋'
}

for position, classmate in classmates.items():  
    print(position + ':' + classmate)  

# 输出:
# 班长:李甜甜
# 学习委员:谭小蝶
# 宣传委员:莉莉
# 体育委员:葛蛋蛋

格式为 for key, value in dict.items()

range

假如我们需要一个 [1, 2, 3, 4, 5, 6, 7, 8] 的列表,数量不多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直接写出来,要是需要递增到 100、1000 呢?我们当然不可能逐个慢慢地写出来。

这时就需要列表生成式 range 了:

for n in range(0, 101):
    print(n)

# 输出:0 1 2 3 4 5 …… 99 100

range(0, 101) 生成了一个从 0100 的列表,range 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指定开始的数,第二个参数指定结束的后一位的数。

列表生成式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还可以进行各种运算。

表达式

生成一个 [0, 1, 2, 3, 4, 5, 6] 的列表可以用 range(0, 7) 表示;如果是 [0*0, 1*1, 2*2, ……, 6*6] 呢?

根据已学的内容,我们可以结合 for 循环和列表的 append 方法:

list = []

for n in range(0, 7):
    list.append(n * n)

print(list) # [0, 1, 4, 9, 16, 25, 36]

而利用列表生成式可以写的更简练:

list = [n * n for n in range(0, 7)]

print(list) # [0, 1, 4, 9, 16, 25, 36]

[n * n for n in range(0, 7)] 中,for 前面的表达式 n * n 表示生成的元素形式,不要忘了外围有一对中括号 []

条件判断

如果我们仅需要保留生成的列表中的偶数,根据已学的内容,可以这样写:

list = []

for n in range(1, 11):
    if n % 2 == 0:
        list.append(n)

print(list) # [2, 4, 6, 8, 10]

现在可以直接这样:

list = [n for n in range(1, 11) if n % 2 == 0]  

print(list) # [2, 4, 6, 8, 10]
  • 同上,for 前面的 n 表示生成的元素形式。
  • range(1, 11) 后面的 if 语句表示保留元素时的判断条件,这里后面不需要冒号 :

此处的 if 仅表示过滤条件,不能跟 else 连用。

多变量的列表生成式

和前文 for 循环中的 items 部分一样,列表生成式中也支持类似的语法:

classmates = {
    '班长': '李甜甜',
    '学习委员': '谭小蝶',
    '宣传委员': '莉莉',
    '体育委员': '葛蛋蛋'
}

list = [position + ':' + classmate for position, classmate in classmates.items()]  

print(list) # ['班长:李甜甜', '学习委员:谭小蝶', '宣传委员:莉莉', '体育委员:葛蛋蛋']
命名规范

positionclassmate 变量只是代表具体生成的元素,当然可以任意取名:

classmates = {
    '班长': '李甜甜',
    '学习委员': '谭小蝶',
    '宣传委员': '莉莉',
    '体育委员': '葛蛋蛋'
}

list = [a + ':' + b for a, b in classmates.items()]  

print(list)

但如这种无意义的命名,只会增加代码的阅读负担和理解难度,我们仍推荐更具体、表意明确的命名。

小节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较为系统的学习了循环、遍历和列表生成式,相较于其它语言,Python 在这方面的设计可以说非常先进,体现了 Python 的设计哲学:

用一种方法,最好是只有一种方法来做一件事。(There should be one-- and preferably only one --obvious way to do it.)

学习 Python 的过程,同时也是理解 Python 设计哲学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