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解:
内存流就是一个buf数组流,这个buf数组就相当于一个文件,但这个buf数组不存在磁盘中,只在内存中。
往buf数组中写东西,不是直接就往里面写,而是和标准IO文件一样,会利用内存作缓冲,
缺点:
就是它的当前位置的判断太复杂,具体参考下面的描述
优点:
1.可以不用在磁盘上创建就利用文件的一些特性,和真实的文件操作相差不大
2.进程结束,这个buf也就结束
注意,这些取值对应于基于文件的标准IO流的type参数取值,但其中有些微小差别。
第一:
无论何时以追加写方式打开内存流时,当前文件位置设为缓冲区中的第一个null字节。如果缓冲区中不存在null字节,则当前位置就设为缓冲区结尾的后一个字节。当流并不是以追加写方式打开时,当前位置设为缓冲区的开始位置。因为追加写模式通过第一个null字节确定数据的尾端,内存流并不适合存储二进制数据(二进制数据在数据尾端之前就可能包含多个null字节)。
第二:
如果buf参数是一个null指针,打开流进行读或者写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缓冲区是通过Ememopen进行分配的,没有办法找到缓冲区的地址,只写方式打开流意味着无法读取已写入的数据,同样,以读方式打开流意味着只能读取那些我们无法写入的缓冲区中的,数据。
第三:
任何时候需要增加流缓冲区中数据量以及调用fclose, fflush, fseek, fseeko以及fsetpos时都会在当前位置写入一个null字节。
注意:
1.用fprintf写内容,不是直接就往里面写,而是在每次调用fclose, fflush, fseek, fseeko以及fsetpos这些会在当前位置写入一个null字节的函数时,才会写入
2.当前的位置判断要实时关注
int
main()
{
FILE *fp;
char buf[BSZ];
memset(buf, 'a', BSZ-2);
buf[BSZ-2] = '\0';
buf[BSZ-1] = 'X';
if ((fp = fmemopen(buf, BSZ, "w+")) == NULL)
perror("fmemopen failed");
printf("initial buffer contents: %s\n", buf);
fprintf(fp, "hello, world");
printf("before flush: %s\n", buf);
fflush(fp);//在buf[11]处加一个null
printf("after fflush: %s\n", buf);//冲洗后buf才有信息
printf("len of string in buf = %ld\n", (long)strlen(buf));
memset(buf, 'b', BSZ-2);
buf[BSZ-2] = '\0';
buf[BSZ-1] = 'X';
fprintf(fp, "hello, world");//当前位置位buf[11]
fseek(fp, 0, SEEK_SET);//在buf[23]处加一个null,把当前位移到了buf[0]
printf("after fseek: %s\n", buf);
printf("len of string in buf = %ld\n", (long)strlen(buf));
memset(buf, 'c', BSZ-2);//缓冲区全为c
buf[BSZ-2] = '\0';
buf[BSZ-1] = 'X';
fprintf(fp, "hello, world");//从buf[0]开始写
fclose(fp);
printf("after fclose: %s\n", buf);
printf("len of string in buf = %ld\n", (long)strlen(buf));
return(0);
}
运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