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框架来讲

DCMM数据管理理论知识、评估标准的架构,帮助我们从整体层面看模块、章节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全面了解其内容。

简单来说,DCMM的架构包括三层:第一层8大能力域,第二层28个能力项,第三层概述、过程描述、过程目标以及能力等级标准。DCMM通过能力等级标准来展示出数据管理能力迭代提升的路线图,并明确了具体等级下的详细评估标准。因此可以得出,DCMM侧重评估、规划。

业务能力与业务架构的关系 业务能力框架_数据

对于能力域与能力项来讲
(一)数据治理域,“流程规范”独立体现
DCMM中的数据制度建设是囊括“流程规范”的,是企业实施层面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数据制度的细化。
(二)数据治理域,增加“技术支撑”内容
技术、平台是支撑企业数据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技术要求在DCMM中确实体现不足。但技术方面的内容,是在数据治理域体现,还是在具体能力项中体现,这两个方向,均有具体的实践案例。
(三)数据架构域,删除“数据共享”内容
DCMM的数据架构域包括数据集成与共享,数据应用域包括数据开放共享,两个能力项均包含“数据共享”内容,但含义却并不相同。数据集成与共享的数据共享指的是企业内部的共享,数据开放共享的数据共享指的是跨企业、跨行业的数据流转。但在企业中,通常并不会将这两层含义分开来谈。
(四)数据生存周期域,“历史数据管理”替换“数据退役”
在DCMM中数据退役指的是对历史数据的管理。但数据退役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退役是瞬时动作,但数据退役后变成历史数据后,还需要进行合理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