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271754
引言
从后端数据库恢复这些数据,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需要频繁访问数据库,会给数据库带来巨大的压力;
二是,这些数据是从慢速数据库中读取出来的,性能肯定比不上从 Redis 中读取,导致使用这些数据的应用程序响应变慢。
Redis 的持久化主要有两大机制,即 AOF(Append Only File)日志和 RDB 快照。
04章节主要讲AOF日志
AOF 日志是如何实现的?
WAL日志与AOF日志
WAL,指数据库的写前日志(Write Ahead Log, WAL):在实际写数据前,先把修改的数据记到日志文件中,以便故障时进行恢复。
不过,AOF 日志(Append Only File)正好相反,它是写后日志,“写后”的意思是 Redis 是先执行命令,把数据写入内存,然后才记录日志,如下图所示:
AOF 先执行命令再记日志的优缺点
传统数据库的日志,例如 redo log(重做日志),记录的是修改后的数据。
而AOF 里记录的是 Redis 收到的每一条命令,这些命令是以文本形式保存的。
优点
- 写后日志这种方式,就是先让系统执行命令,只有命令能执行成功,才会被记录到日志中,否则,系统就会直接向客户端报错。可以避免出现记录错误命令的情况。
- 它是在命令执行后才记录日志,所以不会阻塞当前的写操作。
存在两个风险
- 首先,如果刚执行完一个命令,还没有来得及记日志就宕机了,那么这个命令和相应的数据就有丢失的风险。
- 其次,AOF 虽然避免了对当前命令的阻塞,但可能会给下一个操作带来阻塞风险。
这两个风险都是和 AOF 写回磁盘的时机相关的
三种写回策略
AOF 机制给我们提供了三个选择,也就是 AOF 配置项 appendfsync 的三个可选值。
- Always,同步写回:每个写命令执行完,立马同步地将日志写回磁盘;
- Everysec,每秒写回:每个写命令执行完,只是先把日志写到 AOF 文件的内存缓冲区,每隔一秒把缓冲区中的内容写入磁盘;
- No,操作系统控制的写回:每个写命令执行完,只是先把日志写到 AOF 文件的内存缓冲区,由操作系统决定何时将缓冲区内容写回磁盘。
日志文件太大了怎么办?
随着接收的写命令越来越多,AOF 文件会越来越大。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小心 AOF 文件过大带来的性能问题。
需要AOF 重写机制。
AOF 重写会阻塞吗?
这个过程通过后台线程完成,避免了对主线程的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