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讲过三兄弟,组播就是三兄弟中最小的,先说哈最基础的两个东东,组播地址和组播协议。
IPv4组播地址,这个是最基础的
IPv4地址空间分为五类,即A类、B类、C类、D类和E类。D类地址为IPv4组播地址,用于标识组播组,使用在IPv4组播报文的目的地址字段。
D类组播地址范围是从224.0.0.0到239.255.255.255
224.0.0.0~224.0.0.255 为路由协议预留的永久组地址,注意不要用,否则路由器不会转发的,我吃过亏。
224.0.1.0~231.255.255.255/233.0.0.0~238.255.255.255 用户可用的ASM(Any-SourceMulticast)临时组地址,全网范围内有效。
232.0.0.0~232.255.255.255 用户可用的SSM(Source-SpecificMulticast)临时组地址,全网范围内有效。
239.0.0.0~239.255.255.255 用户可用的ASM临时组地址,仅在特定的本地管理域内有效,称为本地管理组播地址,一般用于组播×××里面当共享地址。
FF0x::/32 Internet地址分配机构制定的熟知的多播地址
FF1x::/32(x不能是1或者2)FF2x::/32(x不能是1或者2)任意源组播地址。全网范围内有效。
FF3x::/32(x不能是1或者2) 指定源组播地址。缺省的SSM组地址范围,全网范围内有效。和IPv6道理一样。
组播MAC地址,这个很重要,必须会算。
01005e+(25位为0)+(23位组播IPv4地址)
举个栗子,224.1.1.1的组播MAC地址就是,01005e+0+0000001/00000001/00000001=01005e+01+01+01=01005e010101
组播协议,搞清楚这些协议的位置就行。
Host+IGMP+Router+PIM+Router(AS1)+MSDP+Router(AS2)+PIM+Router+IMGP+Host
IPv6组播网络,把IGMP换成了MLD。
IGMP就是要看视频的和视频服务的互动,
IGMP是用于IPv4网络的组播组成员关系管理协议,有以下特点:
· 包含三个版本,分别是IGMPv1、IGMPv2和IGMPv3。新版本完全兼容旧版本。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IGMPv2。
· 三个版本都支持ASM(Any-Source Multicast)模型;IGMPv3可以直接支持SSM(Source-Specific Multicast)模型,而IGMPv1和IGMPv2需要结合SSM-Mapping技术才能支持SSM模型。
MLD是用于IPv6网络的组播组成员关系管理协议,有以下特点:
· 包含两个版本,分别是MLDv1和MLDv2。
· MLDv1的功能与IGMPv2相似。
· MLDv2的功能与IGMPv3相似。
· 两个版本都支持ASM模型;MLDv2可以直接支持SSM模型,而MLDv1需要结合SSM-Mapping技术才能支持SSM模型。
建立并维护组播路由
组播路由也称为组播分发树,指从一个组播源到所有组成员的数据传输路径。
域内组播路由协议:用来在自治系统AS(AutonomousSystem)内发现组播源并构建组播分发树,将信息传递到接收者。PIM是典型的域内组播路由协议,有两套独立的模式:
§ DM(DenseMode):当你座位全部满的,如果有空位,就把位置拆了,有人来,再搬过来,支持ASM模型。
§ SM(SparseMode):当你没人看,如果要看,就去前台(RP),同时支持ASM模型和SSM模型。
· 域间组播路由协议:用来在AS之间传递组播源信息,从而跨域建立组播路由,实现域间组播资源共享。MSDP是典型的域间组播路由协议,通常与MBGP(MulticastBorder Gateway Protocol)协同工作。MSDP适用于各域内运行PIM-SM(ProtocolIndependent Multicast-Sparse Mode)的情况。
对于SSM模型来说,没有域内和域间的划分。由于接收者预先知道组播源的具体位置,因此可以借助PIM-SM的部分功能直接创建组播传输路径。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dcboy/18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