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方式1:try…catch...finally捕获异常
- 1.1 try…catch代码块
- 1.2 finally 代码块
- 2 方式2:throws声明抛出异常
- 2.1 throw关键字
- 2.3 throws关键字
异常处理方式一:在当前方法中直接用try…catch处理
异常处理方式二:在当前方法中不处理,throws 异常抛给调用者处理
1 方式1:try…catch...finally捕获异常
1.1 try…catch代码块
try-catch的方式就是捕获异常。
- try:该代码块中编写可能产生异常的代码。
- catch:用来进行某种异常的捕获,对捕获到的异常进行处理。
格式:
//形式一:一个catch块
try{
可能发生异常的代码(没有异常的代码也可以放进来)
}catch(异常类型 异常名e){
处理异常的代码(一般都是打印异常的信息的语句)
}
//形式二:多个catch块
try{
可能发生异常的代码
}catch(异常类型 异常名e){
处理异常的代码(一般都是打印异常的信息的语句)
}catch(异常类型 异常名e){
处理异常的代码(一般都是打印异常的信息的语句)
}
...
catch(异常类型 异常名e){
处理异常的代码(一般都是打印异常的信息的语句)
}
try 和 catch 都不能单独使用
注意:
- catch 中定义的异常变量的类型是根据 try 中抛出的异常来定义的;一般抛出什么类型的异常对象,就定义什么类型异常变量来接收这个异常对象
- try 中可能会抛出多个异常对象,就可以定义多个 catch 来分别处理这些异常对象
- try代码中如果出现了异常,那么就不会继续执行 try 中的代码,找对应的匹配的catch分支执行,执行完毕后继续执行try...cath之后的代码
- try代码中如果没有出现异常,正常执行try中的代码,不会执行catch中异常的处理逻辑,会执行执行try...catch之后的代码
- 多个异常该如何处理呢
- 多个异常分别处理,一个异常对应一个try一个catch
- 多个异常一次捕获多次处理,一个try多个catch
- 多个异常一次捕获一次处理,只用一个try一个catch,定义一个范围更大的父类异常对象
一般我们是使用一次捕获多次处理方式,格式如下:
try{
编写可能会出现异常的代码
}catch(异常类型A e){
处理异常的代码
//记录日志/打印异常信息/继续抛出异常
}catch(异常类型B e){
处理异常的代码
//记录日志/打印异常信息/继续抛出异常
}...
注意:这种异常处理方式,要求多个catch中的异常不能相同,并且若catch中的多个异常之间有继承关系,那么要求子类异常在上面的catch处理,父类异常在下面的catch处理;若无继承关系,顺序随意。
演示如下:
public class Exceptio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show(1);
}catch (NullPointer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处理空指针异常");
}catch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处理数组下标越界异常");
}
System.out.println("程序结束!");
}
private static void show(int a) {
if (a == 0) {
int[] arr = new int[0];
System.out.println(arr[1]);
}else {
int[] arr = null;
System.out.println(arr.length);
}
}
}
1.2 finally 代码块
finally:有一些特定的代码无论异常是否发生,都需要执行。另外,因为异常会引发程序跳转,导致有些语句执行不到。而finally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在finally代码块中存放的代码都是一定会被执行的。
什么代码必须最终执行?
当我们在try语句块中打开了一些物理资源(磁盘文件/网络连接/数据库连接等),我们都得在使用完之后关闭打开的资源。
格式:
//形式一:try...catch...finally
try{
可能发生异常的代码
}catch(异常类型 异常名e){
处理异常的代码(一般都是打印异常的信息的语句)
}
...
catch(异常类型 异常名e){
处理异常的代码(一般都是打印异常的信息的语句)
}
finally{
无论try中是否有异常,也不管catch是否可以捕获异常,也不管try和catch中是不是有return,都要执行的部分
}
//形式二:try...finally(一般不用)
try{
可能发生异常的代码
}finally{
无论try中是否有异常,也不管是不是有return,都要执行的部分
}
注意:finally不能单独使用
finally代码参考如下:
public class Exception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show(1);
}catch (NullPointer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处理空指针异常");
}catch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处理数组下标越界异常");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finally中的方法一定会执行");
}
System.out.println("程序结束!");
}
private static void show(int a) {
if (a == 0) {
int[] arr = new int[0];
System.out.println(arr[1]);
}else {
int[] arr = null;
System.out.println(arr.length);
}
}
}
当只有在try或者catch中调用退出JVM的相关方法,finally才不会执行,否则finally永远会执行。
finally与return混用的情况(避免使用)
- 不管try中是否发生异常,也不管catch是否可以捕获异常,也无论try或catch中是否有return语句,finally中的代码都必须执行
- 如果finally中有return,就从finally块的的return返回。
- 如果finally中没有return,那么先把try或catch中该执行的执行完(包括把返回值的结果放到要带回调用处的操作数栈的位置)
演示代码:
public class ExceptionDemo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um = getNum(4);
System.out.println(num); // 0
}
private static int getNum(int a){
int result = 10;
try{
System.out.println(a/0);
if(a > 0){
result = 20;
return result;
}else if(a < 0){
result = -20;
return result;
}else{
return result;
}
}catch(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xception");
result = 0;
return result;
}finally{
result = 30;
System.out.println("finally");
// return result;//如果有这句,结果就变成30
}
}
}
return 值; 语句有两个动作:
(1)把返回值放到”操作数栈“中
(2)结束当前方法的执行,把“操作数栈”中的值会返回给调用处
如果finally中没有return,finally中的语句会执行,但是不影响最终的返回值
即try、catch中的return语句两步拆开走,先把把返回值放到“操作数栈”中,然后走finally中的语句,最后结束当前方法,把这个“操作数栈”中的值返回给调用处
2 方式2:throws声明抛出异常
2.1 throw关键字
在编写程序时,我们必须要考虑程序出现问题的情况。比如,在定义方法时,方法需要接受参数。那么,当调用方法使用接受到的参数时,首先需要先对参数进行合法的判断,数据若不合法,就应该告诉调用者,传递合法的数据进来。这时需要使用抛出异常的方式来告诉调用者。
异常的对象的创建和抛出有两种方式:
(1)JVM创建并抛出
(2)程序员new出来,然后由throw抛出。
在java中,提供了一个throw关键字,它用来抛出一个指定的异常对象:
- 创建一个异常对象。封装一些提示信息(信息可以自己编写)
- 通过关键字throw,throw 异常对象,将这个异常对象告知给调用者
throw
用在方法内,用来抛出一个异常对象,将这个异常对象传递到调用者处,并结束当前方法的执行。
注意事项:
throw关键字必须写在方法内部
throw关键字后边创建的异常对象,必须是Exception或Exception的子类对象
throw关键字后边创建的异常对象:
(1) 如果是运行期异常,那么我们不用处理这个异常,交给JVM处理,默认处理方式就是中断处理
(2) 如果是编译期异常,那么我们就必须处理这个异常,要么throws继续抛出交给上层调用者处理,要么try...catch自己处理
使用格式:
throw new 异常类名([参数]);
例如:
throw new Exception();
throw new ClassNotFoundException("类型不存在!");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Throws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FileNotFoundException {
method01(0);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01(int a)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FileNotFoundException {
if (a == 0){
throw new ClassNotFoundException("类型不存在!");
}else {
throw new FileNotFoundException("文件不存在!");
}
}
}
那么对于调用者来说,该怎么处理呢?
对于运行期异常可以不做处理;对于编译期异常:一种是使用 try...catch 进行捕获处理,另一种就是使用
throws
关键字继续将异常声明出去,由方法调用者处理
2.3 throws关键字
声明异常:将问题标识出来,报告给调用者。如果方法内抛出了编译期异常,而没有捕获处理,那么必须通过throws
关键字进行声明,让调用者去处理。
关键字throws
用在方法声明上,用于表示当前方法不处理异常,而是提醒该方法的调用者来处理异常
声明异常格式: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 throws xxxException, yyyException...{
...
}
声明异常的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Throws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NullPointerException,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
int[] arr = null;
method01(arr);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01(int[] arr) throws NullPointerException,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
//Objects.requireNonNull(arr);
if (arr.length==0){
throw new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越界了");
}
if (arr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
}
}
注意事项:
- throws关键字必须写在方法声明处
- throws关键字后边声明的异常类名必须是Exception或Exception的子类
一般方法内部抛出什么异常类型,就声明什么异常对象 - 如果方法内部抛出了多个异常对象,那么在throws后面可以写多个异常类,用逗号隔开。
如果抛出的多个异常对象有子父类关系,那么我们声明父类异常即可 - 如果调用了一个声明抛出编译期异常的方法,那么我们就必须处理这个异常对象:
a.可以使用throws继续声明抛出这个异常,最终交由JVM处理 --> 中断处理
b.可以使用try...catch自己处理这个异常 - 运行期异常可以不处理,即不捕获也不声明抛出,交给JVM处理(中断))
- 如果父类抛出了多个异常,子类重写父类方法时,抛出和父类相同的异常或者是父类异常的子类或者不抛出异常。
- 父类方法没有抛出异常,子类重写父类该方法时也不可抛出异常。如果子类产生异常,只能捕获处理,不能声明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