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索引常用的规则如下:
1、表的主键、外键必须有索引;
2、数据量超过300的表应该有索引;
3、经常与其他表进行连接的表,在连接字段上应该建立索引;
4、经常出现在Where子句中的字段,特别是大表的字段,应该建立索引;
5、索引应该建在选择性高的字段上;
6、索引应该建在小字段上,对于大的文本字段甚至超长字段,不要建索引;
7、复合索引的建立需要进行仔细分析;尽量考虑用单字段索引代替:
A、正确选择复合索引中的主列字段,一般是选择性较好的字段;
B、复合索引的几个字段是否经常同时以AND方式出现在Where子句中?单字段查询是否极少甚至没有?如果是,则可以建立复合索引;否则考虑单字段索引;
C、如果复合索引中包含的字段经常单独出现在Where子句中,则分解为多个单字段索引;
D、如果复合索引所包含的字段超过3个,那么仔细考虑其必要性,考虑减少复合的字段;
E、如果既有单字段索引,又有这几个字段上的复合索引,一般可以删除复合索引;
8、频繁进行数据操作的表,不要建立太多的索引;
9、删除无用的索引,避免对执行计划造成负面影响;
数据库创建索引的原则
索引可以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但同时也增加了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的处理时间。所以是否要为表增加索引、索引建立在那些字段上,是创建索引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解决此问题就是分析应用程序的业务处理、数据使用,为经常被用作查询条件、或者被要求排序的字段建立索引。
索引是建立在数据库表中的某些列的上面。因此,在创建索引的时候,应该仔细考虑在哪些列上可以创建索引,在哪些列上不能创建索引。
一般选择在这样的列上创建索引:
1.在经常需要搜索查询的列上创建索引,可以加快搜索的速度;
2.在作为主键的列上创建索引,强制该列的唯一性和组织表中数据的排列结构;
3.在经常用在连接的列上创建索引,这些列主要是一些外键,可以加快连接的速度;
4.在经常需要根据范围进行搜索的列上创建索引,因为索引已经排序,其指定的范围是连续的;
5.在经常需要排序的列上创建索引,因为索引已经排序,这样查询可以利用索引的排序,加快排序查询 时间;
6.在经常使用在Where子句中的列上面创建索引,加快条件的判断速度;
7.为经常出现在关键字order by、group by、distinct后面的字段,建立索引。
一般不选择具有这些特点的列上创建索引:
1.对于那些在查询中很少使用或者参考的列不应该创建索引。这是因为,既然这些列很少使用到,因此有索引或者无索引,并不能提高查 询速度。相反,由于增加了索引,反而降低了系统的维护速度和增大了空间需求;
2.不要在有大量相同取值的字段上,建立索引。这是因为,由于这些列的取值很少,例如人事表的性别列,在查询的结果中,结果集的数据行占了表中数据行的很大比例,即需要在表中搜索的数据行的比例很大。增加索引,并不能明显加 快检索速度;
3.对于那些定义为text, image和bit数据类型的列不应该增加索引。这是因为,这些列的数据量要么相当大,要么取值很少;
4.当修改性能远远大于检索性能时,不应该创建索引。这是因为,修改性能和检索性能是互相矛盾的。当增加索引时,会提高检索性能,但是会降低修改性能。当减少索引时,会提高修改性能,降低检索性能。因此,当修改性能远远大于检索性能时,不应该创建索引。
创建索引需要注意的地方:
1.限制表上的索引数目。对一个存在大量更新操作的表,所建索引的数目一般不要超过3个,最多不要超过5个。索引虽说提高了访问速度,但太多索引会影响数据的更新操作。
2.避免在取值朝一个方向增长的字段(例如:日期类型的字段)上,建立索引;对复合索引,避免将这种类型的字段放置在最前面。由于字段的取值总是朝一个方向 增长,新记录总是存放在索引的最后一个叶页中,从而不断地引起该叶页的访问竞争、新叶页的分配、中间分支页的拆分。此外,如果所建索引是聚集索引,表中数 据按照索引的排列顺序存放,所有的插入操作都集中在最后一个数据页上进行,从而引起插入“热点”。
3.对复合索引,按照字段在查询条件中出现的频度建立索引。在复合索引中,记录首先按照第一个字段排序。对于在第一个字段上取值相同的记录,系统再按照第二 个字段的取值排序,以此类推。因此只有复合索引的第一个字段出现在查询条件中,该索引才可能被使用。因此将应用频度高的字段,放置在复合索引的前面,会使 系统最大可能地使用此索引,发挥索引的作用。
4.删除不再使用,或者很少被使用的索引。表中的数据被大量更新,或者数据的使用方式被改变后,原有的一些索引可能不再被需要。数据库管理员应当定期找出这些索引,将它们删除,从而减少索引对更新操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