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ng讲的deep learning课的笔记,第3课:Python and Vectorization
1 向量化( Vectorization )
在逻辑回归中,以计算z为例,$ z = w^{T}+b $,你可以用for循环来实现。
但是在python中z可以调用numpy的方法,直接一句$z = np.dot(w,x) + b$用向量化完成,而且你会发现这个非常快。
ng做了个实验,求两个100万长的一维向量的內积,用向量化花了1.5毫秒,而用for循环计算花了400多毫秒。
所以平常记得用向量化,一定要避免使用for循环,你的代码会快很多。
CPU和GPU都有并行化的指令,有时候叫SIMD(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 )。
如果你使用了这样的内置函数,比如np.function,python的numpy能充分利用并行化去更快的计算。
2 更多向量化的例子( More Vectorization Examples )
平时要避免使用for循环,善用python的numpy库中的内置函数。
比如矩阵A和向量v的內积,可以用np.dot。对一列向量v实施指数运算,可以用np.exp,还有各种np.log,np.abs,np.maxmum( v, 0)等等。
对于 v**2, 1/v这样的操作也要考虑用np里的函数。
3 向量化逻辑回归( Vectorizing Logistic Regression )
对于逻辑回归的导数计算也应该使用向量化,完全不用for循环。图中给出了向量化的过程。
Z的计算的向量化形式是$z = np.dot(w.T,x) + b$,其中b在这里是一个实数,python在向量和实数相加时,会自动把实数变成一个相同维度的向量再相加。
其中w是n * 1的列向量,w.T是1 * n的列向量,X是n * m的矩阵,结果就是1 * m的向量,最后加上1 * m的b向量,得到1 * m的Z。最后通过sigmoid得到预测值A。
同时还可以利用向量化计算m个数据的梯度,注意是同时计算。下图左边是for循环的实现,右边是向量化的实现。
这里dz是代价函数对z变量的导数,之前推导过等于预测值减去实际值a - y。
dw是代价函数对w的导数,db是代价函数对b的导数,如果不记得了可以翻看上一节课,逻辑回归的内容。
虽然要尽量使用向量化,但是在进行多次梯度下降的迭代还是要用到for循环,这个不可避免。
4 python中的广播( python broadcasting)
当你用一个向量加上一个数的时候,python会自动把这个数变成向量再一一相加。
当你用一个m*n的矩阵加(减乘除)上1*n的向量时,python会自动把1*n的向量竖直复制变成m*n再相加。
当你用一个m*n的矩阵加上m*1的向量时,python会自动把m*1的向量水平复制变成m*n再相加。
这是实现神经网络时主要用到的广播,更详细的可以查看numpy文档搜索broadcasting。
对于numpy中的一些用法需要了解,可以帮助你更高效地用矩阵运算来提升程序效率,ng在本节还举了求百分比的例子。
$A.sum(axis=0)$代表竖直求和,如果axis = 1就是水平求和。
5 python / numpy中的向量说明( A note on python/numpy vectors )
numpy和广播使我们可以用一行代码完成很多运算。
但有时可能会引入非常细微的错误,非常奇怪的bug,如果你不熟悉所有的复杂的广播运作方式。
比如你觉得一个行向量和列向量相加应该会报错,但是并不会,而且也不是简单的一一相加。
python这些奇怪的效果有其内在逻辑,如果不熟悉python,你可能会写出奇怪的难以调试的bug。
ng的建议,在实现神经网络的时候不要使用shape为(n,)这样的变量,要用(n,1)。
比如a 的 shape是(5, ) ,当你计算$np.dot(a, a.T)$的时候得到的是一个实数,a和a的转置,它们的shape都是(5, )。
如果a 的 shape是(5, 1),你计算$np.dot(a, a.T)$的时候得到的就是一个5*5的矩阵。a的shape是( 5, 1),而a.T的shape是( 1, 5 )。
a.shape = (5, )这是一个秩为1的数组,不是行向量也不是列向量。很多学生出现难以调试的bug都来自秩为1数组。
另外你在代码中做了很多事情后可能不记得或者不确定a是怎样的时候,用$assert( a.shape == (5,1) )$来检查你的矩阵的维度。
如果你得到了(5,) 你可以把它reshape成(5, 1)或(1, 5),reshape是很快的O(1)复杂度,所以放心大胆的用它,不用担心。
学海无涯,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