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 System Call I/O

在 Linux 系统中,传统的访问方式是通过 write() 和 read() 两个系统调用实现的,通过 read() 函数读取文件到到缓存区中,然后通过 write() 方法把缓存中的数据输出到网络端口。

read(file_fd, tmp_buf, len);
write(socket_fd, tmp_buf, len);

下图分别对应传统 I/O 操作的数据读写流程,整个过程涉及 2 次 CPU 拷贝、2 次 DMA 拷贝,总共 4 次拷贝,以及 4 次上下文切换。

  • CPU 拷贝
    由 CPU 直接处理数据的传送,数据拷贝时会一直占用 CPU 的资源。
  • DMA 拷贝
    由 CPU 向DMA磁盘控制器下达指令,让 DMA 控制器来处理数据的传送,数据传送完毕再把信息反馈给 CPU,从而减轻了 CPU 资源的占有率。
  • 上下文切换
    当用户程序向内核发起系统调用时,CPU 将用户进程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
    当系统调用返回时,CPU 将用户进程从内核态切换回用户态。

读操作

当应用程序执行 read 系统调用读取一块数据的时候,如果这块数据已经存在于用户进程的页内存中,就直接从内存中读取数据。如果数据不存在,则先将数据从磁盘加载数据到内核空间的读缓存(Read Buffer)中,再从读缓存拷贝到用户进程的页内存中。

#yyds干货盘点#深入理解 Linux 的 I/O 系统_数据

read(file_fd, tmp_buf, len);

基于传统的 I/O 读取方式,read 系统调用会触发 2 次上下文切换,1 次 DMA 拷贝和 1 次 CPU 拷贝。

发起数据读取的流程如下:

  1. 用户进程通过 read() 函数向 Kernel 发起 System Call,上下文从 user space 切换为 kernel space。
  2. CPU 利用 DMA 控制器将数据从主存或硬盘拷贝到 kernel space 的读缓冲区(Read Buffer)。
  3. CPU 将读缓冲区(Read Buffer)中的数据拷贝到 user space 的用户缓冲区(User Buffer)。
  4. 上下文从 kernel space 切换回用户态(User Space),read 调用执行返回。

写操作

当应用程序准备好数据,执行 write 系统调用发送网络数据时,先将数据从用户空间的页缓存拷贝到内核空间的网络缓冲区(Socket Buffer)中,然后再将写缓存中的数据拷贝到网卡设备完成数据发送。

write(socket_fd, tmp_buf, len);

基于传统的 I/O 写入方式,write() 系统调用会触发 2 次上下文切换,1 次 CPU 拷贝和 1 次 DMA 拷贝。

用户程序发送网络数据的流程如下:

  1. 用户进程通过 write() 函数向 kernel 发起 System Call,上下文从 user space 切换为 kernel space。
  2. CPU 将用户缓冲区(User Buffer)中的数据拷贝到 kernel space 的网络缓冲区(Socket Buffer)。
  3. CPU 利用 DMA 控制器将数据从网络缓冲区(Socket Buffer)拷贝到 NIC 进行数据传输。
  4. 上下文从 kernel space 切换回 user space,write 系统调用执行返回。

网络 I/O

#yyds干货盘点#深入理解 Linux 的 I/O 系统_系统调用_02

磁盘 I/O

#yyds干货盘点#深入理解 Linux 的 I/O 系统_系统调用_03

高性能优化的 I/O

  1. 零拷贝技术。
  2. 多路复用技术。
  3. 页缓存(PageCache)技术。

其中,页缓存(PageCache) 是操作系统对文件的缓存,用来减少对磁盘的 I/O 操作,以页为单位的,内容就是磁盘上的物理块,页缓存能帮助程序对文件进行顺序读写的速度几乎接近于内存的读写速度,主要原因就是由于 OS 使用 PageCache 机制对读写访问操作进行了性能优化。

页缓存读取策略:当进程发起一个读操作 (比如,进程发起一个 read() 系统调用),它首先会检查需要的数据是否在页缓存中:

  • 如果在,则放弃访问磁盘,而直接从页缓存中读取。
  • 如果不在,则内核调度块 I/O 操作从磁盘去读取数据,并读入紧随其后的少数几个页面(不少于一个页面,通常是三个页面),然后将数据放入页缓存中。

#yyds干货盘点#深入理解 Linux 的 I/O 系统_缓存_04

页缓存写策略:当进程发起 write 系统调用写数据到文件中,先写到页缓存,然后方法返回。此时数据还没有真正的保存到文件中去,Linux 仅仅将页缓存中的这一页数据标记为 “脏”,并且被加入到脏页链表中。

然后,由 flusher 回写线程周期性将脏页链表中的页写到磁盘,让磁盘中的数据和内存中保持一致,最后清理“脏”标识。在以下三种情况下,脏页会被写回磁盘:

  1. 空闲内存低于一个特定阈值。
  2. 脏页在内存中驻留超过一个特定的阈值时。
  3. 当用户进程调用 sync() 和 fsync() 系统调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