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快速排序原理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 1.先从数列中取出一个数作为基准数。
- 2.分区过程,将比这个数大的数全放到它的右边,小于或等于它的数全放到它的左边。
- 3.再对左右区间重复第二步,直到各区间只有一个数。
最本质的总结
:
快速排序,说白了就是给基准数据找其正确索引位置的过程.
如下图所示,假设最开始的基准数据为数组第一个元素23,则首先用一个临时变量去存储基准数据,即tmp=23;然后分别从数组的两端扫描数组,设两个指示标志:low指向起始位置,high指向末尾.
首先从后半部分开始,如果扫描到的值大于基准数据就让high减1,如果发现有元素比该基准数据的值小(如上图中18<=tmp),就将high位置的值赋值给low位置 ,结果如下:
然后开始从前往后扫描,如果扫描到的值小于基准数据就让low加1,如果发现有元素大于基准数据的值(如上图46=>tmp),就再将low位置的值赋值给high位置的值,指针移动并且数据交换后的结果如下:
然后再开始从后向前扫描,原理同上,发现上图11<=tmp,则将high位置的值赋值给low位置的值,结果如下:
然后再开始从前往后遍历,直到low=high结束循环,此时low或high的下标就是 基准数据23在该数组中的正确索引位置
.如下图所示.
这样一遍走下来,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其实快速排序的本质就是把基准数大的都放在基准数的右边,把比基准数小的放在基准数的左边,这样就找到了该数据在数组中的正确位置.
以后采用递归的方式分别对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排序,当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均有序时该数组就自然有序了。
2.代码思路
从上面的过程中可以看到:
- ①先从队尾开始向前扫描且当low < high时,如果a[high] > tmp,则high–,但如果a[high] < tmp,则将high的值赋值给low,即arr[low] = a[high],同时要转换数组扫描的方式,即需要从队首开始向队尾进行扫描了
- ②同理,当从队首开始向队尾进行扫描时,如果a[low] < tmp,则low++,但如果a[low] > tmp了,则就需要将low位置的值赋值给high位置,即arr[low] = arr[high],同时将数组扫描方式换为由队尾向队首进行扫描.
- ③不断重复①和②,知道low>=high时(其实是low=high),low或high的位置就是该基准数据在数组中的正确索引位置…
3.找基准数的索引
再来个图,加深找索引的印象;
4.参考代码
运行效果如下:
参考文章:
https://github.com/doubleview/data-structure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