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自己是非常努力的,即便是按现有的世俗评定标准,我也不能算一个失败之人。
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挫败感。
是否个人的心理有问题?扭曲了?变态了?好像也没有。
不过,越来越发现,自己原有的太多经验和认知都是过去适用,现在不适用。
严复《天演论》适者生存, 适者并不一定是强者,也不一定是弱者。
虚假与真实
看似有不错的学历,体面的工作,一个40岁的人标配有的,似乎都不缺。
但实际却是,挣扎和焦虑越发严重。
工作九年的机器人讲师收入如何
虽然不能说负债累累,但欠钱也是客观存在的。
目前,(欠)-409890-593468=-1003358。
也就是看似拥有一些,其实都是借的,透支未来。
真实情况是:
手头可用资金,每个月都是非常紧张。
其实自己是有强烈改善现有生活的需求的,但是没钱,不是一点没有那种,是不宽裕那种。
那么这种没有支撑的需求就是空想。
需求不足,现在体会是支撑需求的物质基础不足,或者是支撑需求的财富基础不足。
少数人的晚餐-数据
总结:看起来啥都不缺(虚假),其实早已债台高筑(真实),流动资金枯竭(真实)。
外表风光,内在早已被掏空。
愚蠢与聪明
愚蠢代码和聪明代码其实是相对的。
个人的成长也是如此。
青年的我认同上图所言。
而中年的我更多是觉得承认环境的影响,那么所有事情除了意外,都有因果。
为什么消极,也许是周围传递了太多负能量,受到影响难以脱离。
思维能力的训练需要在大脑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开展。
依据文献资料:到了20岁,大脑童年期和青春期的转化终于结束,我们的身份认同和人格的结构性转变完成。此时我们的大脑的发育基本完成,但未定型,大脑还会继续改变,大脑仍具有可塑性。只是改变不像之前那样大刀阔斧。
这是智能时代的出路。
人类经过人力,电力,算力,智力,四个阶段。
前两个能量的应用主要是动力源。
后两个能量的应用侧重信息处理。
困境与出路
没法写,就放原来的一篇:
机器人行业毕业相关小结_机器人工程专业毕业经验分享贴
解决温饱,降低负债,是大部分普通人朴实策略。
聊聊机器人学习中的“资产”与“负债”(节选)_zhangrelay的博客
通俗的故事:
如下引用一位朋友的总结:在各类投资品的周期中浮浮沉沉,被浪打翻过好几次,让我对周期这回事有着足够的敬畏,因为在水里快窒息的感受是刻骨铭心的。
所以房子究竟是什么?
交给你来判断。
在他心目中,资产有两个条件:
1.它可以作为价值储存的容器,不会持续消耗我的钱和它自身;
2.它可以帮我生钱。
满足1在我心里就可以叫资产,如果满足1的同时能满足2,就是优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