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
- 图式理论的渊源及发展
- 图式与阅读理解的关系
- 图式类型
图式理论的渊源及发展
1781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康德 (Kant) 最早提出图式理论。这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他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在纯概念的东西,图式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
1932年,人工智能学家F.C.Bartlett把图式定义为人们过去的经历在大脑中的动态组织,并将图式概念运用到记忆和知识结构的研究中,大大发展了图式理论。
后来人工智能学家D.E.Rumehart (1980) 和P.L.Carrel (1983) 把该理论加以完善并将其运用到外语教学中,用它来解释外语学习和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人工智能科学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J.Anderson (1985) 等人把图式理论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部分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图式是“信息在长期记忆中的储存方式之一,是围绕一个共同题目或主题组成的大型信息结构,它比命题网络的范围广。典型的图式结构是分层次的,信息子集包括于更大、范围更广的概念之中”。
图式与阅读理解的关系
在现代图式理论体系中,图式指的是在人的头脑中存在的结构性知识或知识单元,是事物和语言的中介,是一种代表人对世界理解和认识的心理结构网络。换句话说,它并不代表客观存在的某一具体事物和事件,而是从许多个体中归纳出来的带有共性和普遍意义的模式。如谈到“手机”图式,人们想到的不仅是一部具体的手机的形状,还会把它的传播信息、拍照、播放音乐、储存文件等功能联系起来,手机已经作为一个知识结构综合体系进入了人的认知理念中了。
图式作为储存在人的记忆里的知识结构,这个结构有不同的等级,较为抽象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而比较具体的知识位于下层。当下层图式被具体化时,高一级的图式便被激活。
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就是读者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体系与文本材料提供的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当读者将记忆中的图式(如背景知识或抽象知识框架)与文本材料信息联系起来并使之相匹配时,就能理解语言材料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文本的语言文字信息激活读者记忆中的图式,从而达到了成功阅读的效果:反之,当读者记忆中的知识框架不能与文本信息交互感应,即如果读者头脑中的预存知识、过去经验不能对文本信息进行预测、验证、解码、提取、记忆,或文本信息不能激活、补偿记忆中的知识结构、经验组织,就会导致理解受阻或差异阅读。
图式类型
图式阅读理论认为,学习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 (language schema),内容图式 (content sche ma) 和形式图式 (formal schema)。这几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表现形式共同协调、交互作用,最终实现对文章的理解。
阅读理解中的语言图式是指关于文章的词汇、惯用语、句法和语法方面的知识。读者只有掌握了基础的语言知识,才能根据文本材料中的字、词、句、篇提取阅读过程中的文字信息,从而启动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达到对文章的理解。阅读材料是由各种抽象的语言符号组成的,阅读过程经历了“意义支持”到“意义建立”的阶段才能理解来自材料本身的信息,而所有这些都依赖于足够的语言图式,语言图式的空白或欠缺都会对文章理解形成障碍。
内容图式指与文章主题有关的内容熟悉度或关于文章内容的过去经验和背景知识。如果读者对文章内容不熟悉,即使读者具备了足够的语言知识,也会发现文章晦涩难懂。内容图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语言图式的不足,帮助学习者预测、验证、消除歧义,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形式图式是指对文章体裁和文章组织结构差异方面的知识。不同内容的文章体裁形式,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框架,特定的内容往往需要特定的表达形式才能实现。读者头脑中形成了各种形式图式,熟悉了各种类型的文章体裁及其结构特点,会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增强对材料的理解。